天地人丛书 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入门经典读本。 北宋周敦颐字茂叔,人称濂溪先生。他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家、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 无极而太极 , 太极 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圣人模仿 太极 建立 人极 ; 人极 即 诚 , 诚 是道德的*境界。周敦颐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代表著作《通书》不仅蕴涵丰富的义理,而且浑沦简洁,为后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阐释空间,被后世奉为宋明理学首出之经典。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天地人丛书 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入门经典读本。 南宋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他提出 心即理 之说,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的实在。《语录》二卷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中,不乏饱含哲理,启人智慧,造语精警生动的名言。欣赏、涵咏、准确引用先人的这些名言,不仅对广大学生立志、明理、学习、陶冶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还可使他们谈吐增色,笔下生花。但是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要寻觅一条自己需要的名言,无异于大海捞针,甚或茫然不知所措。有鉴于此,我们编纂了这本《中国历代名言精编》,旨在根据学生的需求,阅读习惯,选目上求精,编例上有所创新,使之既具有 致用 功能,又便于学生观览和采撷,从而省却翻检之劳。 《中国历代名言精编》有三大特点: 一、《中国历代名言精编》共收上自先秦,下迄清末,包括诸子百家、正史笔记、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曲杂著等各类体裁作品中的名言佳句共1940条。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分为先秦、秦 汉、三国 晋 南北
《封神演义(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里的人物大大增多,故事大大丰富,它将商、周之争的历史神话化,创造出众多为大众所喜闻乐道的神话人物和神幻有趣的故事情节,充满了跨越自然的奇异色彩,数百年来久传不衰。
曾朴所著的《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 《孽海花》中笔墨*为集中也*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
《括异志》,宋张师正撰,傅成校点。全书十卷,记述北宋时期的奇闻异事,篇末多说明故事来源,以示可信。书中有的故事对后代传奇小说产生影响。以《四部丛刊》续编本为底本,校以明钞本、《类说》、《说郛》等本。 《倦游杂录》,宋张师正撰,李裕民辑校。书中对于官场黑暗,多所揭露,并收录了相当数量的诗词。作者在南方宦游四十余年,书中记录了许多南方各地的风俗特产,大都出于耳闻目睹,比较真实可信。此书明以后散佚,辑校者据《说郛》、《宋朝事实类苑》、《永乐大典》等书重辑,共得一百八十六条,三万余字。
天地人丛书 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入门经典读本。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他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微,有极浓厚的宇宙论兴趣,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他不仅博览四部,还涉猎佛道二藏,工于诗文词曲。船山之学博涉多方,若要对其思想有一个鸟瞰式的把握,《思问录》可作*。此书分为内外二篇,内篇是对自家基本哲学观点的陈述,外篇则是申说对具体问题的看法。《思问录》是船山学说主要观点的浓缩,可与《张子正蒙注》互相发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严寿澂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归田琐记》,清梁章钜撰,阳羡生校点。《归田琐记》书成于道光二十四年,内容多记朝野逸事、历史人物、草木虫鱼、医卜星相、读书论学及风俗地理等,第八卷则为作者晚年的日记诗。此书正如他门人许敦书所说: 仿唐人之闽书,沿宋稗之旧例,穿穴百氏,剽窃一家,阐扬忠贞,胪述耆旧。小亦足以正洨长之说,补华陀之书。 不但可以广掌故,开见闻,所载医药知识,对中医也很有借鉴价值。此书最早的本子是道光二十五年浦城北东园刻本,此次校点即以此为底本,校以诸本而成。
《开元天宝遗事(外7种)》收录《开元天宝遗事》、《明皇杂录》、《松窗杂录》、《开天传信记》、《本事诗》、《杜阳杂编》、《剧谈录》、《桂苑丛谈》共八种。
本书收录《檐曝杂记》、《秦淮画舫录》两种。 《檐曝杂记》,清赵翼撰,曹光甫校点。《檐曝杂记》共六卷,内容广涉笔记野史、诗文书画、对联箴铭、方言谜语、掌故典章、文字游戏、人物行迹、遗闻琐事、中医偏方,不一而足。 《秦淮画舫录》,清捧花生撰,赵丽琰校点。《秦淮画舫录》共二卷,成书于嘉庆二十二年,记载了清嘉庆年间秦淮河青楼女子的轶闻及文人的题赠。作者自序云因成于画舫之游,故名《秦淮画舫录》。
本书收录《贾氏谭录》和《涑水记闻》二种。 《贾氏谭录》,北宋张洎撰,孔一校点。《贾氏谭录》系张洎于庚午岁(开宝三年,970)为南唐出使宋时,对宋左补阙贾黄中言谈所作的记录,故名《贾氏谭录》。贾黄中出身官宦世家,熟知台阁故事,以张洎实录,得存唐代轶闻,间有足补史书之阙者。本书以《守山阁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并以有关史料参校。 《涑水记闻》十六卷,北宋司马光撰,王根林校点。主要记宋太祖至神宗几朝的军政大事、朝典政章,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向为研治宋史的学者所重视。本书曾经著名学者缪荃孙、傅增汀、夏敬观等校勘整理,今以商务印书馆夏敬观所校十六卷本为底本进行标点,校以他本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和有关类书。
《投辖录》,宋王明清撰,朱菊如校点。此书多记奇闻异事,偶亦涉及历史人物及其活动。作者家学渊博,耳濡目染,考其实而笔录之,内容多正史所未见。尤其是南渡以来,简册散佚,尤显其价值。以涵芬楼本为底本,参校《说郛》、《五朝小说大观》、《四库全书》等本。 《玉照新志》,宋王明清撰,汪新森、朱菊如校点。全书五卷,记述北宋后期朝野旧闻,涉及政治军事等方面为多,反映了北宋朝廷腐败,权臣误国,百姓苦于战火、流离失所的情景。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校以明钞本、尚白斋本。
本书收录《朝野佥载》、《云溪友议》两种。 《朝野佥载》,唐张鷟撰,恒鹤校点。本书记述唐代前期朝野遗事佚闻,以武后一朝事迹为多。举凡政治黑暗、吏治腐败、酷吏横暴、民生疾苦等等,均有涉及,暴露了 贿货纵横、赃污狼藉 的现实世相。其他的治病医例、星相占卜、神灵怪异、文坛掌故等资料和琐闻碎语,也都有涉及。此次以《宝颜堂秘笈》本为底本,参校《太平广记》、《说郛》、《历代小史》等本。 《云溪友议》,唐范摅撰,阳羡生校点。本书共六十五条,记载了唐开元以后文坛的逸事琐闻、诗歌本事。作者生活年代与所记之事的时间接近,较集中地提供了唐代白话诗的资料,其中不少被后人改编为戏剧或者小说,成为后世其他艺术形式的素材。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根据《四部丛刊》影印明刊三卷本排印,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稗海》
本书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影印《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进行注释。由与其他版本以及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有重要出入之处,则在有关的注释中加以注明,供读者参考。 \n\n本书注释办法:每篇篇题之下,均有简明内容内容提要;根据原文意思分段标点;难懂的字、词、句分别加以注释,并尽可能注明根据;每段均有译文,称为 大意 ;每篇之后有 简评 ,对各篇内容有重点进进行简要评述。原文一般采用简化汉字,个别容易产生歧义的字,仍保留繁体。\n对《孙子兵法》中历来有不同理解的某些重要词句,采取几说并存的办法,但 大意 中则主要根据编者的理解作了语释。\n为了有助于读者理解《孙子兵法》的军事理想,在注释中选用了若干有关的中国古代战例。
本书收录《教坊记》、《隋唐嘉话》、《唐国史补》、《刘宾客嘉话录》、《尚书故实》、《北里志》、《幽闲鼓吹》、《中朝故事》共八种。 《教坊记》,唐崔令钦撰,曹中孚校点。本书记述了唐代的教坊制度、人物、轶闻、琐事,特别是记录的三百多曲名,不但保留了唐代乐曲的丰富资料,并且能从中反映出盛唐四十年间的文治武功、礼俗宗教、风俗民情等方面的一鳞半甲。全书虽然仅仅二千余字,资料价值却极高。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以《古今说海》本为底本,以《说郛》校勘,从《全唐文》中补自序,从《类说》中辑补数则,成为一个比较完备的本子。此次即以此本为主,重校后印行。 《隋唐嘉话》,唐刘餗撰,恒鹤校点。本书三卷,作者有意以此书作为正史大典的补充,主体记载唐代逸闻轶事,详细于唐太宗一朝君臣时事。片段言行,
《佩文诗韵》清初编定,为当时士子科考作试帖诗的官方韵书,韵部即 平水韵 的106部,所用的数据是金、元以后作诗用韵的根据,至今仍为广大创作近体诗者所惯用。《词林正韵》三卷,清戈载著,根据《广韵》206部,共19个韵部。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奉为圭臬,成为填词者之韵书。《中原音韵》,宋末元初周德清所著,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以韵书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00余字,按读音分类,编成曲韵韵谱。韵谱分为19韵,每韵又分阴平、阳平、上、去四部,而入声全部派入平、上、去三声。每一类以"每空是一音"的体例分别列出同音字组,共计1586组。第二部分为《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及北曲体制、音律、语言和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近代*负盛名的文学批 评论*之一。其论词的核心是 境界 说,提出 词 以境界为上 。王国维本人又是其词学理论的创作实 践者,其词作中浸透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观,饱 含对宇宙、人生扣问的哲学况味,于清末词坛独树一 帜。 《人间词话 王国维词集》是《人间词话》的注评 本,由陈永正注评。
《萍洲可谈》,宋朱彧撰,李伟国校点。本书所记,多为朱彧随父朱服游宦所至见闻,卷二详细记载北宋广州市舶司的职能以及舶船航海、外商 住唐 等情况,最为精彩。对在 蕃坊 居住的外国商人的衣饰、饮食、宗教信仰等多所记载,这些材料在浩瀚的宋代史料中极少见到。另外描述宋代朝章国故、制度变更、士人风气等,也十分可贵。此次校点以《四库全书》的《墨海金壶》本为底本,校以各本,并从《永乐大典》和《宋会要辑稿》各得逸文一条,附于书末。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高克勤校点。陆游书室自号 老学庵 ,本书是陆游晚年所著的笔记,所记内容多为作者耳闻目睹之事,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记录了当时大量的史实和掌故,可补正史之阙;而且反映了陆游的政治思想和文学观点,也是研究陆游及其作品的重要资料。作者既富诗人之才,又具史家
《拾遗记(外3种)》收录《拾遗记》、《异苑》、《幽明录》、《续齐谐记》共四种。《拾遗记》,前秦王嘉撰,梁萧绮录,王根林校点。《拾遗记(外3种)》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
宋罗大经撰,田松青校点。全书十八卷,或考证经史,或记述时事,议论多能有感而发,所记事实也能补史之未备。书中若干人物逸事亦颇具小说价值,常为后世小说、戏曲所采用。以涵芬楼《宋人小说》本为底本,校以《稗海》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