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是一部长篇历史传记小说,从袁崇焕的少年世道写起,直到他受刑殉难、明朝倾覆结束。《袁崇焕》熔大量史实与艺术创造于一体,以宏大、凝重而生动的文学叙事,再现了明朝末年错综复杂、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和袁崇焕忠勇报国、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读者重新认识袁崇焕这一极具争议的悲剧性历史人物。可谓“谱一曲英雄悲歌,温一段晚明痛史”。
无
《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主要是王汎森教授对史学视野的一种再思考。在近代中国,当新的思想典范逐渐占据历史舞台时,有不少带有传统色彩的学术论述被推挤到历史边缘,这些思想、论述、视野及方法,值得重新加以检视。“执拗的低音”借用日本学者丸山真男的词语,但这不是复古,而是回到各种论述的起点去重加审视,了解是不是有获得一笔新学术资源的可能。 n
奥古斯丁称历史是一幕世人的戏剧,那么历史哲学就是指导这出戏剧的脚本,不同的导演,对这个脚本就有不同的解说。《历史的话语》是一部关于历史哲学的论文集,它涵括了雅斯贝斯、罗素、汤因比、怀特海、卡尔.波普尔等24位西方现代思想家关于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的哲学思考。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哲学思维,推导出不同的历史发展逻辑。关于历史这出戏的脚本——历史哲学,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解说,精彩,,令人信服。
导语 陈志武、龙登高、马德斌主编的《量化历史研究(第1辑)》研究了文献目前的现状和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如何收集历史资料和量化数据,如何将定性资料进行量化并由量化后的数据做回归研究,并介绍了主要研究结论和方法论上的创新。 本书汇集的是郝煜、龚启圣、李中清、周黎安、李伯重、颜色、陈志武、马金华等教授的讲授内容,每一章由当时授课的助教整理,并同时综合、补充相关文献内容,使每一章不很好的可读性,也能自成体系。 内容提要 陈志武、龙登高、马德斌主编的《量化历史研究》致力于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推广和创新,吸纳和整合外学术资源,尤其注重量化方法、基础理论和前沿课题的跨学科研究,提倡贯通历史与现实、关联中国与世界,跨越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领域,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范式
本书是为祝贺齐世荣先生八十寿辰而编的学术论文集。 齐世荣先生是我国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治学、教书,如今已是桃李天下。本文集的作者,或是就学于齐先生,或是在学术生涯中长期受到齐先生的教诲和扶掖,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知名的学者、教授,更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本书所选文章均是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得意之作。其内容以世界近现代史为主,涉及史学理论和世界史学科的各个研究方向,既有古代的罗马和中世纪的拜占庭,也有近代的美国和日本;既有政治史、外交史,也有宗教史、文化史;既有二战史,也有冷战史,研究对象多为近年史学领域的热门课题。就研究方法而言,本书论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重视史料的挖掘和运用,尤其通过注释可以看出,手资料的引用率所占比例甚大。这无疑是继承了齐先生朴实为学、平实
李忠林编著的这本秦至汉初历法研究依据出土历简资料对秦王政元年(前246)至汉武帝太初改历前的历法做了系统的探究判定这一时期分三个阶段行用过不同的历法,三个阶段的起止时间为:秦王政元年至汉高祖五年(前206年)十二月汉高祖五年正月至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至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三个时段历法的岁首建正置闰规则节气算法相同,但朔望月起算点存在明显差值这反映了当时历法改革的基本情况,据此对这一时期历法后天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南海诸岛主权纷争不断。南海问题成为影响当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 就南海诸岛主权纠纷的研究来说,近年来其成果主要散见于一些文章或专著的章节之中。 本书所收入的是近些年来南海诸岛研究的新成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南海问题的认识。能够对当今及未来处理邻邦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本书以标志着“史记学”形成的《史记》三家注为底本,利用其框架结构,对《史记》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行具有学术性和思想性的品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给现代人以有益的历史智慧和人生启迪。 ???本书正文分三个部分:一是从原文中萃取最能代表
这是英国人的故事。如你所愿,它从古罗马时代的“不列颠尼亚”开始,一直讲到21世纪,用1100页的篇幅完整讲述英国历史。它又出人意料,在历尽贵族、政治家、历史学家的众说纷纭之后,这本书把英国史重新还给诗人。这是一部英国的新史诗。 《英国人的故事》按一个个英国君主的统治期分章,连缀起了两千年的英国历史。故事里的事,不历任国王、女王的丰功伟绩或蠢事逸闻,还有英国探险家、贵族骑士、科学家、商人和艺术家惊动了世界的传奇。翻开这本书,你将邂逅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从阿尔弗雷德大帝、征服者威廉,到“荣光女王”伊丽莎白、被斩首的国王查理一世,再到丘吉尔、玛格丽特·撒切尔。作者语言公正而不失幽默,讲到激动之处,比如名将沃尔夫为大英帝国赢得了加拿大,海军统帅纳尔逊战胜了拿破仑,又令人忍不住热血沸腾。你将明白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太沉重了,今天我们还有必要读《资治通鉴》吗?回答是:有必要。不论是从国家治理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个人生存的微观角度。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历史并无太大的差别,毛主席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楚灭国研究/荆楚文库》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着重于对楚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灭国方略和西周时期灭国情况的考察,中编对春秋时期楚灭国情况加以论述,下编是对战国时期楚灭国情况的研究。《楚灭国研究/荆楚文库》上起西周末年对邯的吞并,下讫战国晚期对鲁国的剪灭,楚国上下五百三十余年开疆拓土的历史,全被勾勒出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气势磅礴的楚灭国历史画卷。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既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梳理,又侧重于对以往学术状况的现代评论、旨在揭示学术论争的来龙去脉、发展线索、内在逻辑,着眼于学术的未来发展。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为其中之一的《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历史认识客体与“历史事实”的多重性、历史认识的本质属性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