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个不同的人类物种,但今天只剩下1个,就是我们智人。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其他人类物种都消失了?我们智人又将会怎样? 以色列知名历史学家尤瓦尔 赫拉利开创性地将历史和科学结合,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至今,智人历史的完整故事。尤瓦尔 赫拉利教授认为,在智人从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到地球主宰者的漫长演化史上,发生了三次关键性的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认知革命让智人拥有了创造想象秩序和虚构故事的能力,彻底超越其他物种;农业革命让智人从狩猎-采集生活走向定居生活,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科学革命让智人成为神一样的 造物主 ,获得整个地球的统治地位。 尤瓦尔 赫拉利教授还提示我们向前看,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开始违背自然选择的法则,而自然选择的法则在过去
本书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视角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关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及其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书首开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视角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的先河,问世后受到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等的高度评价,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影响甚广。
本书将世界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排列在一条时间线上,带领读者沿着时间长河顺流而下,看到帝国的成败、文明的演化、科技的进步,从人类学会用火到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造,从亚历山大的征服到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从中国的诸子百家到欧洲的启蒙运动,一览人类是如何历经400万年的时光走到今天。 这本书搭建了一目了然的时间脉络,为我们提供了看待全球历史的整体视角,我们可以轻松对照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在同一时期的历史:当君士坦丁大帝统一罗马之时,中国陷入了动荡的十六国时期;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时,圣女贞德被英国人送上了火刑柱;牛顿运动定律发表之时,古希腊帕提侬神庙被威尼斯人炸毁;在慈禧太后掌握中国大权之时,南丁格尔开办了最早的护士学校 本书涵盖五大洲各主要文明和国家的约1500个历史事件,搭配近1000张精
《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是一本以地理为视角,以将各大文明联结一体的大航海时代为切入点,解读世界历史的通俗读物。本书以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欧洲人航海线路的开拓为行文脉络,通过地形图和航海图,对航线经由地区的地理、气候、季风、洋流作了简练介绍,对它们和航线走向及人类历史进程的关系作了得当分析。 本书也梳理了大航海时代的推动者与波及者的文明形态,分析了各个文明的特性及其背后的地理因素,解读了面对外来文明冲击时,各个文明所做的不同选择,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命运。颠覆了一些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认知,为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
棉花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往往难以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但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理解棉花产业发展史是理解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关键。本书作者斯文 贝克特通过叙述棉花产业发展的历史,解释了欧洲国家和资本家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塑了这个世界历重要的一项产业,并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的。 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史,内容涉及五大洲,将非洲的贩奴贸易和红海贸易联系在了一起,将美国南北战争和印度棉花种植联系在了一起。在贝克特波澜壮阔的巨著中,商人、商业资本家、经纪人、代理人、国家官僚、工业资本家、佃农、自耕农、奴隶都有自己的角色,贝克特清楚地表明,这些人的命运是如何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塑造我们现在这个存在着巨大不平等的世界的。本
多米尼克 利芬教授的这本新书探讨了历史上众多王朝的君主需要具备的素养。君主需要具备坚韧的耐力、充沛的精力、准确的判断力和适度的自信等素养,当然也需要雄心、勇气和仁慈等品质。这些素养部分是天生的,但也是教育和经验造就的。婚姻策略和继承制度对王朝及其统治者也有重大影响。作者追溯了这些元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尽管现今帝制基本上消亡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当今世界毫无关联,作者的论述向我们展示了,今天人们是如何与它的政治和文化遗产一起生活的。
人类简史系列 (白金纪念版)是怪才历史学家尤瓦尔 赫拉利的作品集,收录了《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智人之上》四部贯穿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想巨著。 该系列作品以宏大视角和跨学科洞察力,揭示了人类从生物演化到文化主宰、再到技术颠覆的史诗历程,并叩问人类在智能革命时代的命运走向。作为不可不读的经典读物,它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从何而来、身在何处,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将走向何方,以及如何在变化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求知者,还是关注未来的探索者,都将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与共鸣。 《人类简史》述说的是人类的过去。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智人如何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等重大事件,逐步成为地球的主宰。 《未来简史》推测了人类未来的模样
《风起云飞扬》 本书以钱乘旦教授开设的颇受北大学生欢迎的 大国崛起 课程为蓝本,讲述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等九个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本书讲大国崛起不仅讲基本故事,讲一些有趣的情况,更着力于将大国问题、大国兴衰的问题讲清楚,寻找普遍规律和共性。跟随钱教授的讲述,读者能够明白:所谓 世界大国 是什么?这个现象何以出现?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上, 世界大国 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一些国家崛起、另一些国家衰落,大国兴衰的机制是什么? 《新世界史纲要(全新升级软精装版)》 本书旨在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自己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提供思路。全书以马克思的 世界历史 理论为指导,阐释世界历史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交叉并举的客观事实,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
本书以钱乘旦教授开设的颇受北大学生欢迎的 大国崛起 课程为蓝本,讲述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等九个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本书讲大国崛起不仅讲基本故事,讲一些有趣的情况,更着力于将大国问题、大国兴衰的问题讲清楚,寻找普遍规律和共性。跟随钱教授的讲述,读者能够明白:所谓 世界大国 是什么?这个现象何以出现?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上, 世界大国 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一些国家崛起、另一些国家衰落,大国兴衰的机制是什么?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内容简介:《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 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一共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这是一项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 ,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 *的巨献 。
我们将会怎样被记住?历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的冒险、勇气、抱负、愚昧而产生。如果没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将无法知道拿破仑曾经用一个沙箱制定了自己作战计划,用旗语向军队传递作战信息;我们也不会知道哥伦布踏上了美国国土却将它误当作印度,并且还将当地人命名为印第安人。 《历史》一书详细的记载了迄今为止的整个世界史。阅读此书,我们将了解到尼禄施暴基督徒的细节,忽必烈汗择妻纳妾的方式,马可波罗在丝绸之路上遇见了谁,再到一个卑微的小铁匠如何影响整个世界宗教。本书展示了百张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图上标有详细的符号,记录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具体信息。本书展示了成百上千张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图上标有详细的符号,记录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具体信息。在这里,作者对每
《世界通史(上下册)》为美国著名历史家迈尔斯教授极负盛名的作品。它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影响巨大,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西方历史著作。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松、周谷城,甚至文学名家茅盾都颇受其影响。本书的内容从史前人类开始,终于*次世界大战后,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世界通史。全书结构清晰,体例完善,语言优美, 阅读的时候能感到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 ,是一部真正的具有扎实学识功底的史学大家撰写的通俗历史作品。
从我们的远祖第一次使用工具和生火,到构建现代科学体系的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再到塑造当代生活的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我们通过科学改变了世界,科学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本书将人类科学发展历程中上的里程碑式事件排列在一条时间线上,一览300多万年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本书收录1400多个重要科学事件和重要科学家,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医学、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不仅包含现代科学,也展现了历史上中国、印度、波斯等文明古国的科技成果,搭配近1000张精美插图,其中有博物馆藏品照片、古书中的插图、空间探测器照片、电子显微镜照片、磁共振成像等等,还包括100多幅简明易懂的CG示意图和70多个小专题,帮助读者理解一个个科学知识点。 这本书搭建了一目了然的时间脉络,带领读者追溯人类智慧的演进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那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它的想象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穿行于尘土飞扬的沙漠中,在中国与罗马之间络绎不绝。但本书将要为你揭晓:现实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而且比这幅景象有趣得多。 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发现,综合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第一手文献材料。这些文献材料涉及多种古代语言,有古代中国僧人和现代探险家的回忆录、古代女性写的信件、法律契约、宗教赞美诗等。《从敦煌到撒马尔罕》有更高的学术价值、更脍炙人口的故事,也让读者更贴近古代丝路的方方面面,亲身感知丝绸之路的真实面貌。
大约10万年前,不知是否出于本能的冲动,一批智人离开非洲,开始向未知领域探索。智人在4.8万年前进入了欧洲,在2万多年前踏上了美洲,又在约700年前抵达新西兰。经过数万年的漫长旅程,智人已经散布于地球上的每一片陆地,成为万物灵长。 4000多年以前,在几条大河的下游,拥有成熟农业的文明建立了最早的一批国家,并逐渐发展为强大的帝国,它们统治着辽阔的领土,将它们的文明传播开来,并兴建了伟大的工程。后来,在大草原上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摧毁了帝国,但也带来了更广袤范围中的交流,族群的融合与碰撞创造了新的文化。 15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地逐渐被编织进了一张网络之中,但也伴随着血泪斑斑的奴隶贸易与殖民征服。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完全重塑了世界的面貌。无数人离开了数百年来定居的土地,来到城市
毕蓝老师留美二十余年,从看到美国到看透美国,以细腻、真诚、幽默的文笔,自2010年起开始在博客上写美国,从 五月花号 开始写起,时至今日,依然持续更新中。网友评价她的美国史 简明而不简单,严谨而不严肃 。如果你想要了解美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来听毕蓝老师给你讲讲美国的故事 1 殖民之地 从1587年到1765年,北美*初的13个殖民地是如何形成的? 从 五月花号 登陆北美到独立战争打响前夜,美国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2 革命之火 从1765年到1776年,从 大觉醒运动 到签署《独立宣言》, 那些往日的英国人怎样一步步变成了美国人 3 独立之战 从1776年到1783年,从溃不成军到完败英军, 英王 无敌海军 大兵压境,华盛顿和他的大陆军将会如何逆袭 4 制宪之路 从1783年到1789年,从一位英雄到一个国家, 刚刚独立的美国,如何在动
埃及 世界上*伟大的文明体,其古代故事跨越了四千多年的历史时段,而这一历史时段又塑造了日后整个世界的形态。英国古埃及研究权威、BBC古埃及历史纪录片首席讲解乔安 弗莱彻教授将古埃及的往事连缀成书,完整地讲述出来,记录王朝的兴衰沉浮,并将古埃及人的整个世界呈现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一个历史情境之中。 本书是乔安 弗莱切的代表作,作为英国BBC该书电视台相关古埃及解读的系列节目的原著,因此具有BBC纪录片式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全书以古埃及4000多年一代代的王朝为阶段,按时间推行的王朝兴衰为轴线来讲述不同王朝的情况,根据考古实物,如壁画、神庙、金字塔等,以及各类出土的文献来还原每代帝王的生活和王朝的发展,同时会记录当时民众的世俗生活。全书按照历史上的王朝分目,共分为20个章节,再现了公元前埃及的数千年
《世界文明史》(第二版)(上、下)从文明演进的视角出发,以全球史的视野鸟瞰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时间上贯通古今,从古代农业文明论及现代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空间上跨越各文明界限,兼顾各文明的独立演进与彼此交融,囊括文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维度。 《世界文明史》由北大历史学系等机构的十余位知名学者共同编写,建基于北大历史系深厚的治学传统,是多年科研与教学的结晶,展示了中国人视角下的人类文明史。自首版以来,广受好评,并多次重印,可谓国内学者世界通史著述的经典之作。
这是一本关于全球各地魔法信仰与实践的百科全书,帮助您快速了解魔法的源流分支、关键人物、关键神灵、宗教组织等知识,也搜罗了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到《魔戒》《哈利 波特》等流行作品中涉及的魔法话题。全书设置了丰富多彩、简明易懂的专栏版块,配有大量考古文物及艺术作品的精美图片,并通过图表详细解析魔法和神秘学的各种象征符号。 从人们耳熟能详的手相术、占星术、塔罗牌、魔药和护身符,到神秘深奥的魔典、玫瑰十字会、赫尔墨斯主义和卡巴拉传统,再到北极冰原上因纽特人安抚海中老妪的仪式或非洲雨林中钉满钉子的尼孔蒂人偶,千变万化而魅力无穷的新奇魔法知识将会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纵览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历史能与埃及历史的古老、丰富与多样性相媲美。然而,由于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埃及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代 史前时代、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科普特时代、中世纪伊斯兰时代、奥斯曼帝国时代和现代,所以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幅全景图来研究。 本书文笔行云流水、内容严谨可靠,以前所未有的广度,生动地讲述了关于埃及上下数千年的广博历史,带领读者穿越埃及历史的长廊,从神秘的古埃及前王朝来到 21 世纪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作者将目光投向一些核心问题,例如怎样用整体视角来看待埃及历史,西方又是如何通过直接接触和学术视角来塑造埃及之主流形象的。 杰森 汤普森将当前的历史学术研究和自己的研究相结合,撰写了一部综合而简明的杰出作品,为学生、旅行者和大众读者提供了一部引人入胜的、
《美国史(第13版)》讲述 地理大发现 至今的美国历史。以政治史为经,以经济史、文化史为纬,兼采新文化史、跨国史等多种崭新视角,展现了美国从初生到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历程。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而且叙述流畅,生动活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国通史。
传统观点倾向于把西方文明想象成一条自古代希腊罗马以来贯穿古今的文化谱系。可如果,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呢? 在史诗般的历史回顾中,《发明 西方 》以全新的视角,通过选取从希罗多德到今天的14位人物的经历故事以及其所处时代的横切描绘,展现被主流历史叙事所掩盖的奇妙而丰富的多样性侧面,从而揭示了 西方 观念为何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一步步被建构出来的。 西方 是如何被发明的?它是如何一步步被用来为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辩护的?在今日,这个概念又将何去何从?在这段跨越数千年的全新叙事中,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