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首次从理论上探求了日本民族主义的文化根源;首次系统地运用“民众统合”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从根源上探求了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形成的历史过程;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在首次论述日本近世与近代之间在政治上的内在关联,即与中国的对抗及天皇的树立是两个时代之间的重要纽带。
本书在首次从理论上探求了日本民族主义的文化根源;首次系统地运用“民众统合”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从根源上探求了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形成的历史过程;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在首次论述日本近世与近代之间在政治上的内在关联,即与中国的对抗及天皇的树立是两个时代之间的重要纽带。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几乎全国都沦为废墟,民生凋敝,生产能力退回到了1931年的水平。在这样的基础上,日本经过20多年的奋斗,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创造了被许多追赶型国家羡慕和模仿的“日本奇迹”。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日本的政治、企业、教育、文化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一个与旧日本帝国完全不同的新国家。本书描写了从1945—1973年期间日本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生动记录了28年间日本国家重生的艰难历程。 本书是“日本三部曲”的后一部,它和《国家的启蒙》《国家的歧路》一起,组成了日本近代史长卷,反映了1853—1973年日本120年的历史,以生动、客观和理性的笔触描写了日本现代化的完整进程:开国-追赶-崛起-歧路-毁灭-重生,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历史。
本书在首次从理论上探求了日本民族主义的文化根源;首次系统地运用“民众统合”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从根源上探求了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形成的历史过程;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在首次论述日本近世与近代之间在政治上的内在关联,即与中国的对抗及天皇的树立是两个时代之间的重要纽带。
《拥抱战败》介绍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令人震惊:更迅猛、更无畏、更成功,然而最终也比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更疯狂、更危险、更具有自我毁灭性……这是一部美国学者的日本史研究著作,文本中所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学术资源的复杂性超乎想象。
本书介绍了战后日本人围绕“跨越战后”而发生的种种思考:有人直面日本作为国家及个人作为日本国民的责任,作为“悔恨的共同体”,经过痛苦的反思和艰苦的努力,坚持战后日本的和平道路,使日本重新获得理解与信任;但也有人回避责任,漠视历史教训,将日本的侵华战争与对朝鲜的殖民统治相对比,批评前者的反思为“自虐史观”,致使战争结束60多年后的日本仍然徘徊在战后的十字路口。《跨越战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的作者步平希望通过对战后日本战争责任认识问题的历史回顾与理论分析,促使人们思考:如何让历史“跨越战后”,如何让历史认识“跨越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