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由汉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握了大量史料,又到处游历,实地调查。一-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司马迁开始《史记》的编写工作。五年后,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李陵辩护,被处宫刑,后被赦出狱,担任中书令。司马迁忍辱负重,继续著书工作,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史记》一书基本完成。书成后,司马迁的情况史籍缺载,大多人认为他在此后不久即去世,死因不详。 本书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部通史。共五十多万字,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2)约三千年的史事。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一书中把历史著作分为 编年体 和 纪传体 两大类,《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此后历代正史,都沿袭了这一有 纪 有 传 的体例。 据司马迁自序,丰书共一百三
《史记》是我国古代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全书共130篇,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和70列传,保存和整理了自史前传说的五帝时代道西汉中叶三千年间的丰富史料,为中国历史学奠定了初的坚实基础。本书精选了《史记》中代表性的篇章,综合历代研究《史记》的学者的学术成果,对原文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注释,并且对照以明白浅显的译文,同时配有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使读者阅读时毫无障碍,兴趣盎然。
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技术是煤矿安全监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自动分析视频监控数据的异常现象,有助于及时发现监控场景中的突发事故并及时报警,对于生产过程的实时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亦可避免由人工监控带来的漏报和误报等问题,并能显著降低监控人员的工作量。 《煤矿井下视频图像处理技术》以煤矿井下生产人员的行为监控为研究对象,针对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的特点,重点描述如何使视频图像更清晰和如何准确高效地检测出煤矿场景中的人员和环境目标;研究了煤矿井下复杂环境中的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图像检测、人脸跟踪特征提取和识别等方面的多种算法。 《煤矿井下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可供煤矿领域相关人员及从事视频监控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在介绍各种力学计量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各种力学计量的基准、标准,所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介绍了力学计量器具检定中的计量性能、标准器具的选择、检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为了方便读者对力学计量器具检定中标准器具的选择、检定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理解,在相应的章节均设置了数量的例题。为满足检定人员在检定或校准工作中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知识的需要,在力学计量器具章节还增加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内容及实例。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影响力的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动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史书。 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1983-1993)将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本书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4册《参合杀俘王始帝国》,记录了394年至414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历史事件。参合陂杀俘的惨烈程度在历史上记载甚详。而王始帝国没有载入正史,却真实存在,首领人物以王始的大无畏精神,在一块豆腐干一般小的地方拳打脚踢,既去笑人,又被人笑。
《元和中兴牛李党争》内容简介:沂州之屠,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没有权力制衡的政治领袖,是一种危险动物,比疯狂了的毒蛇还可怖,他随时会食言,而且还有充足的食言理由。相信这种人的承诺,就好像把自己的头放到轮盘上当赌注,赢了不过活命,输了就失去人头。官场有句谚语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首领上任,同样也会有三把火。而且,几乎所有新人都烧过一把火,虽然大多数都无以为继,使人失望,但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件事,如果能经常定期地有新人上任烧三把火,弊端才有改革、人民生活品质就有改善的可能。民主政治带给我们的正是这种定期出现的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