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侧重从思想史角度勾勒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演变史,涉及中国现代性发生的许多重要问题,尤其是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文化中形象和现实的紧张关系。在作者看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心形象是作为“病人”的中国,但过度沉溺于此形象则是主体放弃自律的表现,鲁迅等作家的恰在于同一切时代幻像都清醒地保持了距离,代表着一种倔强的理性反思精神。
本书包括先唐、唐宋元、明代、清代四卷。在勾稽、分析演变之史迹时注重环节的完整性,力求对小说史有比较全面、准确的描述;在具体论述上则追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全书文言、白话并重,作品和史料并重,文献考据和理论分析并重。同时,针对不同对象的特殊性又有所侧重,如早期的文言部分,侧重文献考据与脉络追索,明清白话小说部分则侧重文本阐释。全书信息量丰富,力求反映的学术成果,包容不同的学术见解。本书可供古代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