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诗史》内容简介: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方面浙江诗人屡次诗歌革命浪潮,借鉴西方诗歌传统,倡导启蒙主义,推动革故鼎新:另一方面又从未抛弃中国古代诗歌传统,较早提出“押韵不是可怕的罪恶”,主张从古代诗歌传统中汲取有益营养,走出一条中外古今的融合、平衡、综合之路。这条“综合之路”正是浙江新诗发展的标志性道路,逐渐成为浙江新诗自身的传统。《浙江新诗史》大体以新诗潮流出现的时间先后为序,对浙江新诗进行地域文学史与全局文学史相结合、精品文学史为主而风貌文学史为辅、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历史叙述,将浙江新诗创作者的诗作、诗学贡献和事迹梳理成一部系统完整的浙江新诗史。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而社会如何改变;无论是阳光普照,还是漫漫长夜;无论是在幸福的时刻,还是在苦难的岁月;无论是享有
《近代欧洲文学史(插图珍藏本)》周作人名下有《近代欧洲文学史》,而他已面世的作品中并无此种。估计是未出版的遗稿,遂请作者家属代为查看。系线装一册,目录三叶,正文七十九叶。正文栏外有“近代欧洲文学史国文门二年级周作人编”字样。原是当年在北京大学的讲义。 一九一七年九月,周作人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据他介绍:“课程上规定,我所担任的欧洲文学史是三单位,希腊罗马文学史三单位,计一星期只要上六小时的课,可是事先却须得预备六小时用的讲义,这大约需要写稿纸至少二十张,再加上看参考书的时间,实在是够忙的了。于是在白天里把萆稿起好,到晚上等鲁迅修正字句之后,第二天再来誊正并起草,如是继续下去,在六天里总可以完成所需要的稿件,交到学校里油印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