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甲骨文的故事
    •   ( 17057 条评论 )
    • 董作宾 董敏 /2015-12-01/ 海南出版社
    • 汉字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历史*悠久的,要探究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就不能不从甲骨文说起。本书介绍了甲骨文如何被发现以及如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并针对甲骨文和汉字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和介绍,还从甲骨的占卜和记载内容,探讨商代的历史和文化,*后从常用的六十个汉字看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变化,并道出背后隐藏的有趣的文字小故事。

    • ¥33.3 ¥35 折扣:9.5折
    • 甲骨文的故事:殷墟考古第一人董作宾写给文博爱好者的甲骨文入门书,走进殷墟,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密码;探秘甲骨,讲好汉字发展
    •   ( 193 条评论 )
    • 董作宾董敏 著 /2024-11-01/ 海南出版社
    • 汉字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探究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就不能不从甲骨文说起。 本书介绍了董作宾先生亲临殷墟考古现场的故事,收录了殷墟考古第一人董作宾先生的珍贵手稿,重现了甲骨文出土的艰难历程,并针对甲骨文和汉字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和介绍,还从甲骨的占卜和记载内容,探讨商代独有的甲骨占卜文化,最后从常用的六十个汉字看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变化,并道出背后隐藏的有趣的文字小故事。 本书是写给文博爱好者的甲骨文实用入门手册,从甲骨文的基础常识到专业考古发掘历程,从甲骨文书写规律到汉字故事解读,从甲骨占卜仪式到占卜内容的具体解读都有涉及。全方位带领读者跟随大师身影重返考古现场,寻找汉字源头,重新认识古代文字之美。

    • ¥46.6 ¥49 折扣:9.5折
    • 湖南里耶秦简(一)
    •   ( 934 条评论 )
    • 张春龙 主编 /2010-01-01/ 重庆出版社
    • 《湖南里耶秦简》一书收录了百余幅精选简牍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均为毛笔墨书。简牍字迹或圆熟平和,或规整方正,或笔力沈劲,锋芒稍露,或稚拙凝重。 本册图书为第二卷,收录的作品内容大多为秦朝洞庭郡所辖的迁陵县政府档案,其墨迹犹新,工整严谨中不失活泼流畅,是现代人研究学习古文字和书法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实物资料。

    • ¥36.1 ¥38 折扣:9.5折
    • 内蒙古居延汉简(二)
    •   ( 881 条评论 )
    • 胡之 /2008-06-01/ 重庆出版社
    • 魏晋二百年间,草、行、真这三种重要的书体完成了初步定型。此后,汉字便确定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真书这五种基本书体。 唐以降,中国文字结构形态几无变化,中国书法也进入了一个争奇门艳,繁荣发展的阶段。其间自然经历了数个高峰和低谷,以波浪式的方式演进,直至现当代。 作为书写载体的简读的使用,恰存在于先秦至魏晋这一历史阶段。我们编辑出版这一套《中国简读书法系列》丛书,恰是反映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在秦至两汉魏晋这个大变革时期的生动面貌,读者不难从中发现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衍变脉络和发展线索。

    • ¥36.1 ¥38 折扣:9.5折
    • 甘肃天水秦简
    •   ( 382 条评论 )
    • 胡之 主编 /2008-06-01/ 重庆出版社
    • 《中国简牍书法系列》反映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在秦至两汉魏晋这个大变革时期的生动面貌,读者不难从中发现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衍变脉络和发展线索。该套丛书为8开全彩版印刷,每页均附释文。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甘肃天水秦简”。

    • ¥36.1 ¥38 折扣:9.5折
    • 甘肃敦煌汉简(二)
    •   ( 376 条评论 )
    • 胡之 主编 /2008-06-01/ 重庆出版社
    • 《中国简牍书法系列》反映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在秦至两汉魏晋这个大变革时期的生动面貌,读者不难从中发现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衍变脉络和发展线索。该套丛书为8开全彩版印刷,每页均附释文。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甘肃敦煌汉简2”。

    • ¥36.1 ¥38 折扣:9.5折
    • 内蒙古居延汉简(四)
    •   ( 336 条评论 )
    • 胡之 /2008-06-01/ 重庆出版社
    • 《中国简牍书法系列》反映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在秦至两汉魏晋这个大变革时期的生动面貌,读者不难从中发现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衍变脉络和发展线索。该套丛书为8开全彩版印刷,每页均附释文。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 内蒙古居延汉简4 。

    • ¥36.1 ¥38 折扣:9.5折
    • 埃及历史铭文举要
    •   ( 448 条评论 )
    • 李晓东 译注 /2007-1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古代埃及原始文献选辑,收录古埃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63篇,计有墓铭、碑铭、建筑铭文、神庙铭文等多种文体的文献。 本书旨在为古埃及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基本的铭文文献,以备国内学界参考。选文大多译自古埃及象形文字摹本,在翻译过程中亦参阅了西方各国埃及学专家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对相关问题予以注释。

    • ¥36.1 ¥42 折扣:8.6折
    •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精)/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   ( 30 条评论 )
    • (日)工藤元男|译者:(日)广濑薰雄//曹峰... /2018-09-01/ 上海古籍
    •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 与社会(精)》是工藤元男教授 主要的学术著作之一。主要利用睡虎地秦简对秦国及其统治地区展开社会史研究。其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考察了秦 史等官职制度、伴随秦国疆域扩大形成的 秩序等问题。后半部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的结构分析,探讨了日书这种民间术数的占法原理,以及由日书反映出来的 信仰、 风俗、秦国在占领地区的法律和习俗。

    • ¥38.9 ¥78 折扣:5折
    • 出土文献的学派判定(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
    •   ( 11 条评论 )
    • 李锐|责编:徐德霞//白泽琼//李艳红|总主编:王中江 /2023-09-01/ 中国人民大学
    • 近年简帛出土古书颇多,有关一些古书的学派判定是许多思想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然而对于相同篇章,诸家说法差异较大,甚至有多达二三十种意见者。这显然不是简单的诸家说法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研究方法有问题。诸家说法之所以看似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成一家之说,却相去万里、互相矛盾,是因为我们在用同样的几种研究方法作推导、得结论,而论者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故意立异,标为新说,多不能涵摄诸家,圆融无间。探本寻源,其实恰恰是论者作为根据的那些研究方法本身有问题。 《出土文献的学派判定》大体按照问题出现的先后,选取信阳楚简、简帛《五行》、帛书《二三子问》、帛书《易传》、秦简《为吏之道》、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上博简《子羔》诸篇、上博简《鬼神之明》、上博简《慎子曰恭俭》几篇学界讨论颇多的古

    • ¥44.7 ¥69 折扣:6.5折
    • 上博
    •   ( 100 条评论 )
    • ?O?w燕著 /2014-06-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上博简容成氏文本整理及研究》对上博藏简《容成氏》的文本和思想进行了研究。文本整理方面,在全面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的校释工作,为学界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可以利用的文本。并对竹简编连、字词考释都提出新的见解。思想研究方面,通过对简文內容的分析,探讨其中反映的尚贤、恭俭得国、反对战争、君臣之分等思想。

    • ¥45.6 ¥48 折扣:9.5折
    • 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 丁四新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丁四新 著 /2000-10-01/ 东方出版社
    • 本书采用心理与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郭店楚墓竹简》中的重要篇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内容进行了整体勾勒和通论。认为郭店简书乃是战国中期编晚以前制作或传抄的儒道著作。前五章对《老子》、《太一生水》两种道家著作,《五行》、《性自命出》和《语丛》三组在抄作时间上呈现出历时性变化的文体特征;在战国早期《老子》当远较郭店简本三组的总和为多。 且简本《老子》的发生,对于老子原本的思想及原始儒道关系的理解,也具有重要意义。《太一生水》的理论贡献则主要表现在宇宙生成论系统的构筑上,可能出于战国中期南方楚道家之手。对于儒简《五行》、《性自命出》及《语丛》诸篇。本书深论其心性论及伦理思想,对心性论所根源的天命、天道观亦有所探究。在分析各篇简书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又结合世传 文献的考证,认为楚简《五

    • ¥40 ¥87.37 折扣:4.6折
    • 历史不忍细看:增补修订精装版(让你一看就停不下来) 赵越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赵越著 /2019-12-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明清时期对云南民族认知的演进与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视角下,通过对明清云南省志的全面解析,就明清云南民族认知演进和国家西南边疆治理进行深入研究。明清时期国家政权对云南民族的认知经历了由收集民族外貌服饰、生产生活方式等表征信息,到关注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国家民族双向认同的发展过程,认知模式也由明代以汉人移民区为核心向外拓展的墨渍浸染式,逐步转变为清代以已知民族为介质去认知陌生民族的链条推进式;明清国家政权通过主观能动举措形成对云南诸多民族的认知,成为国家西南边疆治理的基础,民族认知与治理之间存在互动调适关系,民族认知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建构有重大意义。

    • ¥40.45 ¥90.9 折扣:4.4折
    • 古莲花池碑文精选 柴汝新, 苏禄煊 河北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3 条评论 )
    • 柴汝新, 苏禄煊 /2012-10-01/ 河北大学出版社
    • 《古莲花池碑文精选》的主要内容为莲池为古碑荟萃之地,惜乎缺乏宣传介绍,“养在深闺人未识”。本着弘扬祖国文化的宗旨,《古莲花池碑文精选》极尽搜罗,并力求碑文句读准确、注释详而不烦,对每件碑石大都有裁体尺寸、存放地点、书写者简况、内容提要等基本情况的介绍。读者手持此书,按图索骥,可以对古莲花池碑刻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 ¥38 ¥113 折扣:3.4折
    • 简帛易卦考
    •   ( 41 条评论 )
    • 史善刚 /2016-01-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该书通过文献和实地考察,对产生于战国秦汉之际的简帛易卦的类型、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揭示了数字易卦的渊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对今本《易》与简帛《易》的异同点做了深层的比较和分析,厘清了千载之谜中的 殷易 与 归藏易 问题,辨出八卦与六十四卦先后问题,考证了今本《易》与帛本《易》卦序结构的源流与嬗变,总结出了代表中国阴阳哲学的卦序结构。

    • ¥37.6 ¥58 折扣:6.5折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精粹
    •   ( 194 条评论 )
    • 白立献,梁德水 /2012-06-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魏晋時期,佛教興盛。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在洛陽城南二十五里的龍門山上,大規模開鑿石窟雕刻佛像,其遗存即為今之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的開鑿年代遲在北魏太和七年(483年),經過北魏至清代康熙年問的鑿造,至今仍留有窟寵兩千一百多個,造像十萬餘尊,造像題記三千六百餘品,這當屬全國各地石窟造像題記之。這些造像題記不但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宗教、醫藥、藝術等多方面的資料,而且也為我們研究漢字的流變、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參照。龍門石窟造像書法多是北魏、東魏時期,為漢晋隸書向隋唐楷書過渡階段的正書書法。以《龍門二十品》為代表的魏造像書法,结體剛健,用筆方勁,書風樸拙,多以方筆為主。 本書從眾多龍門石窟造像題記中精選出四十餘品。因石窟經歷千餘年的瀝蝕,很多造像已漫漶不清,所以我們

    • ¥36.1 ¥38 折扣:9.5折
    • 出土简帛与中国早期藏书研究
    •   ( 104 条评论 )
    • 傅荣贤 /2014-01-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根据出土简帛实物的时代起讫以及中国古代藏书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土简帛与中国早期藏书研究》将文题中的所谓“早期”限定在从殷商到魏晋之际。《出土简帛与中国早期藏书研究》以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彼此对读和相互印证为主要研究方法,初步勾勒了中国早期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等方面(所谓“藏书”)的基本史实及其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致力于突破“中国”、“早期”本能的时空维度,追问早期藏书的世界意义和现代价值;以及突破“藏书”本能的学科维度,追问早期藏书的文化意味。

    • ¥49.9 ¥58 折扣:8.6折
    • 文书之力:唐代奏敕研究(精)/日新文库
    •   ( 4 条评论 )
    • 郭桂坤 /2023-07-01/ 商务印书馆
    • 文书,中国古代各王朝维系统治的要件之一,至迟在秦汉时期便已高度成熟。王充《论衡》即有言曰:“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在唐代文书体系中,奏敕——臣民上报的奏事文书与皇帝颁下的命令文书,居于核心地位。它们是朝廷日常政务信息往来的主要载体,紧密关系着王朝的统治。奏敕处理流程,实际上就是唐王朝日常政务运作与中枢权力运行的过程。 本书从公文形态与政务运作联动关系的角度入手,对唐代奏敕体系的变化与中枢政务运作机制的演进加以研究,既丰富了唐代文书运作与制度变迁的若干面相,也可以为认识中国古代 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 ¥49.68 ¥72 折扣:6.9折
    • 天、人、性:读郭店楚简与上博竹简
    •   ( 51 条评论 )
    • (澳)陈慧//廖名春//李锐 /2014-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早期中国研究丛书·天、人、性:读郭店楚简与上博竹简》借助这些出土新材料,探讨有关“天”、“人”、“性”等传统哲学命题。分析战国竹简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先秦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脉络——“天人合一”抑或“天人相分”?性善还是性恶?何以修身?何以治国?何以事天?

    • ¥42.8 ¥45 折扣:9.5折
    • 内蒙古居延汉简(三)
    •   ( 385 条评论 )
    • 胡之 主编 /2008-06-01/ 重庆出版社
    • 汉字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早可上溯至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的饰纹和刻书符号。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文字的定型当在上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此前应属草创阶段。周继殷而王天下,此后八百余年,汉字历经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钟鼎文、石鼓文及不同诸侯国流行的〔一字数形,随意增省〕的形形色色的籀文,至秦始皇统一为小篆。全国始有了统一的文字。汉兴后的四百余年间,汉字又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隶变〕。这是一个由篆书逐渐演进为隶收的过程,是中国文字和书法史上*创时代意义的变革。其特征为〔简省笔划,划圆为方,划转为折〕。这一变革,突破了汉字象形、指事、会意等的造字准则。如此,隶书较之以前的各种书体便更加符号化,定型化,成为了一种结构规整而风格庄重的书体,盛行于两汉、魏晋。〔隶变〕的创时代变革,不仅成就了隶书的

    • ¥36.1 ¥38 折扣:9.5折
    • 北京大学藏秦代简牍书迹选粹
    •   ( 417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2014-02-01/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大都用秦隶书写,有很小的一部分近于篆书。竹简中有两组表格形式的日历,即秦汉简牍中常见的「质日」,分别属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和三十三年。参考简牍内容,可判定抄写年代约在秦始皇时期或稍早。这批简牍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整理与研究」,批准号:IO ZD090),目前正由本所负责进行整理,预计近年可整体出版。关于它的学术价值和其中的主要内容,我们已在众文物移二○二一年第六期以及《简帛》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二二年)中发表系列文章加以介绍,可供读者参阅,此处就不再详述了。 这批简牍抄写的时代,正处于汉字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隶书在日常使用中逐步取代篆书,并不断走向成熟。随着秦对东方六国的征服,晋、楚等东方文字的字形和笔法经过不同的书手,渐渐融入

    • ¥47.3 ¥55 折扣:8.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