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他与吕思勉、陈寅恪、钱穆并称为杰出的四大史学家。 陈智超所著的这本《陈垣—生平学术教育与交往》主要对陈垣的生平、学术、教育等方面作了有关探讨。
如何认识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如何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这两个问题是学校和教师普遍关注并不断求解的问题。《教学相长: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与教师的故事》是海淀区融合教育的掠影,一个个故事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的活动场景和教育教学片段,是区域融合教育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份珍贵回忆,同时对各地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的借鉴意义。
《西潮》所谈的是从1842年香港割让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的10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故事。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作者利用抗战期间躲空袭的“闲暇”,在没有灯光、没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和硬面笔记本,写成这样的一部“自传”。这部书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新潮》则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虽未写作完成,作者就病逝了,但存稿中仍留有许多作者的人生经验与智慧,记录了作者在农村复兴事业上的投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