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第2版)》 当前,项目化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风向标,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日趋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 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①核心知识的再建构,②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③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④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 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项目化学习 的实施 》 在《项目化学习设计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由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领衔的权威专家团队研究编写了《知心育人 适合每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小学版、中学版)。该系列图书由基础教育司指导审定,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手册》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聚焦教师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难点,帮助教师基于学生发展规律,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学生情绪、行为、学习、交往、个性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何帮助学生完成入学适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等。 《手册》秉持 五育 并举育人目标,根据教师真实工作场景进行内容设计,能够为教师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师生交流、家校协同等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本书讲述的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问题。这里提出做“成功教师”,其定位是从“合格教师”到“优秀教师”的关键环节,如果说优秀教师凤毛麟角,但成功教师是大多数历史教师能够做到的,是历史教师的常态表现。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为困难的阶段是如何从“成功”走向“优秀”。
阅读教学新视野丛书( The Art of Teaching Reading)是一套全面介绍阅读教学的实操性手册,也是美国大学师范专业及培训机构的阅读教学教材,作者露西 麦考密克 卡尔金斯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长期在美国中小学校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实验。丛书介绍了阅读的内容选择,阅读的方法、策略,工作坊的组建、实施和阅读习惯的养成等,对国内中小学语文、英语教师设计阅读教室、图书馆,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设计阅读课程等,都有很好的借鉴指导意义。
本书建立在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复杂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评价对象的复杂多样、评价内容的纷繁复杂、评价的目的多重性、评价方法多种多样、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多元、与评价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等。本书提出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研究必须基于其复杂性特点来进行。 目前对高校教师评价的研究多建立在将高校教师作为单纯的“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之上,仅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忽视高校教师传承文明、教书育人的崇高社会责任,针对这种现状,作者提出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应该在将教师作为“社会’人”的前提下来探讨,避免评价的片面性,既要考虑显性指标和非显性指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各指标之间权重分配的合理性。 本书通过整合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层次分析法(AHP)和模
本书分析了教师研究的现状,对如何开展群体实证研究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突破教师研究的个体行为困境,从教师的个体经验走向教师研究的群体的实证研究,群体实证研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协同参与者、主体参与者的角度,反思教师成长,追问教师研究的价值。
本书通过对40多个典型教育案例的详细解读和深入讨论,系统地介绍了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的方法。读者亦可从中获得处理各种棘手教育问题的思路。 本书适合于中小学教师阅读与培训,也可作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材。
《爱上数学》在孩子跨入学校大门的初几年,有没有办法不让大多数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吃力的事情?有没有可能以不损伤孩子生命热情的方式来教数学?本书从方方面面探讨了如何通过游戏和绘图学习数学。这些游戏满足了孩子对身体活动的渴求,满足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 《故事和你说晚安》这部经典的故事集包括:怎样给孩子讲故事的建议,如讲故事前的准备工作,怎样创立一个套路,营造一种氛围,怎样将故事拟人化;还收录了分别适合3—4岁、5—6岁、6—7岁三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41个故事,很多是历久不衰的经典故事——改编自《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故事,一些来源无从考证的传统民间故事,一些关于不可思议的生灵和动物的故事,以及从每天的生活中得来的故事。 《你也可以成为故事高手》这本小书中,南希?梅隆用生动的话
徐健顺著的这本《普通话吟诵教程(上下)》是学习吟诵的入门教材,解决了吟诵 基础的概念和规则,并以普通话吟诵的学习为脉络,为传统吟诵的学习打下基础。本书也是专门教授普通话吟诵的教材,是吟诵学理研究、吟诵教育研究 的成果之一,将极大的有利于吟诵的当代传承和发展。全书内容报刊吟诵理论与知识:吟诵的历史与学理、汉语编曲法、汉字的音义关系、吟诵的价值;技能与练习:古诗文各文体知识及对应的吟诵方法、白话诗歌吟诵等。
本卷选取了廖世承具代表性的两部著作,即《中学教育》和《教育心理学》。前者是作者在南京高师主讲《中学教育》基础上写成,详述中学教育的各种理论观点与看法。后者系以作者在东南大学教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成果,涉及学习心理、儿童心理、个?别差异诸内容。
本书介绍了教研活动的基础、原则、策略等基础理论,介绍了教研活动的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及选课、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等七个环节的操作模式,以及教师磨课、案例写作、专题研讨、专辑编印等常用方法,探讨了工作落实、研管结合、实验开展、效益提高等管理措施,提出了师范院校学生开展教研活动的新思路,还介绍并分析了教研活动的一个典型案例。 本书可供广大在职教师、师范学生、教研人员和教育专家使用与参考。
《成为有效教师:从了解学生如何学习开始》以 关注教育过程,重在教育结果 为核心理念,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不仅包括教学内容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习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也包括教师需要掌握的新技术和新手段,维护课堂环境以及有效组织课堂交流的能力,处理好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和行政人员,甚至是法律的关系的能力。读了本书如同上了一堂精彩的教学培训课,使人深刻理解21世纪教师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对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此外,本书在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上都充分体现了互动性理念,全书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来检验、反思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这一点可促使教师思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营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以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当前,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都已形成市场,但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性研究则不足。而我国广大教师又迫切需要操作性比较强的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书籍。鉴于以上考虑,本套丛书以教师为主要阅读对象,内容实用,语言通俗易懂;紧扣当前中国课程开发的实际,能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有可操作性和可模仿性,教师看完后能直接用于课程开发的实践。
本卷内容主要是欧元怀有关大学教育的论述,包括大夏大学的历史、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青年自我教育与训练、近代留学政策和战时教育、边疆教育、乡村学校课程改造等方面。其中关于大夏大学办学历史的记述尤其珍贵。
本卷收录常道直《各国教育制度》一书,分上、下两册。此书以国家为单位,对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与丹麦等八国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前者包括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及职权与教育视导制度;后者则划分章节,包括各级学校系统,其中特别侧重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说明与分析。
本卷收入沈灌群《中国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和《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教育》两本著作,分别阐述了我国远古时期至明清时代、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夕的学校教育和教育学遗产。。《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教育》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论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状况和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近代教育史专论。
《手巧才能心灵》本书通过系统介绍华德福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手工课,展示如何有意识地发展和训练手的功能,加强孩子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培养对生活的爱,由此增强心灵的力量。 《心灵的色彩》除了有实用可信的基础知识和详尽的练习指导外,更重要的,它着重于保留并发展孩子与生俱来的敏锐觉察力,提升创造力,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大地的礼物》用清晰的语言和精炼的插图,把一整年的周期中每个阶段的园艺技巧娓娓道来,为我们介绍了典型的有机花园、城市里的花园以及用瓶瓶罐罐种植的花园,甚至如何制作果酱和鸟儿的箱巢。音乐、歌曲和故事穿插其中,体现出作者对儿童情感世界的理解以及与自然息息相通的神奇能力 《我从彩虹那边来》本书缘起于一所学校的家长系列讲座,介绍了家庭和学校的健康节奏、什么游戏可
本书聚焦于那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教育者。在两年时间里,作者卡特里娜 弗里德采访并记录了美国50位富有激情、具有创新力、备受赞誉的教师的故事,这些受访者来自全美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公立以及公立特许学校。这些教师以极富创造性的新颖方式,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和未来。在这些教师的故事后面,还附有学生情真意切的信;而那些极富感染力的照片,则出自全美各地优秀摄影师之手。 这些教师是教室里真正的英雄,他们改变着这个世界。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好的教育能够并且的确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本书在美国再版多次,在美国为师范生的经典教科书、入职新教师的***之物。本书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成为优秀的教师应该具体的条件、应做的准备,与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旨在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为优秀的教育者。 本书作者Forrest W. Parkay为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美国教育界知名学者,其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我国课程改革先锋钟启泉教授的地位,颇俱影响力与权威性。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研究》初步总结了国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相关研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认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框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研究》既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测评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测评工具,也为教师教育改革、教师选拔和培训提供理论基础。在总结近几十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素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研究》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主要问题;通过访谈研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初步编制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测量问卷》,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记录一种教育生活方式,提供一种教师成长可能。 觉者为师 系列由《寻找不一样的教育》《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成为更好的老师》四本书构成,诠释了一线教师可能会经历到的迷茫探索、慢慢清晰、渐入佳境和追求更好等成长阶段,旨在唤醒教师的成长意识,帮助教师获得精神上的自我觉醒,专业上的自我觉察,行动上的自我觉悟。 书中,作者以自身及众多凭借叙事教育成长起来的一线教师的经历现身说法,帮助教师从琐碎与平庸中挣脱,寻求到适合自己的有质感的教育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