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德育正迎来大中小学一体化发展新时代, 如何通过一体化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育人作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上海市“中学德育管理一体化研究实训基地”自成立以来,从中学德育管理面临的紧迫问题和突破路径入手,着力开展初高中德育管理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中学德育管理一体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提出并努力回答以下问题: 首先,影响当前中学德育管理一体化成效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其次,破解中学德育管理一体化问题的路径在哪里? 再次,如何提升中学德育管理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我们围绕这些问题,努力实践、研究,分析、归纳,从中学德育管理一体化的指向、一体化价值、一体化系统、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形态、一体化实务、一体化评估等方面提出了一体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加强
张五常教授旅居美国,上世纪80年代回中国香港执教,并将自己身处中美不同的教育环境下的求学经历和教育理念差异著书论述。本书从教育理论、求学方法、个人求学经历、教育制度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多角度地阐述了中西方教育制度和思维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深刻地对比和分析,如言辞犀利地抨击港大“校外主考”制、公立大学存在的弊端等。 张教授的观点别开生面,他认为教育就应该从学习兴趣入手,从而渐入佳境,就如同他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图书馆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地啃书一样,不依附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规则,培养个人的创造性,这才是教育发展的未来前景。
本书以大学转型为主题,选择了英格兰、荷兰、苏格兰、瑞典、芬兰五所各具特色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作者提出的实行转型的五个要素(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一个拓宽的发展外围、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一个整合的创业文化),展开了深入的个案研究,采用概念分析和校史描述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创业型大学是如何建成的。
从单元作业设计的视角,介绍作业、试卷的主要功能、编制路径,说明进行作业、试卷案例研究的方法,呈现了8个学科段作业、试卷案例编制的主要经验,提供了8份单元作业试卷案例(涉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数学、物理等主要学科),并进行了案例解析。
为了方便学习,本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模块都包括互相穿插的学习内容,为学员有效地研究艺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提供多种途径。 模块:章和第二章,为学员提供了深入了解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机会。其中包括: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背景;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的多种取向;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模块: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介绍当代发达国家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其中,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 第三模块:第七章和第八章,着重阐述艺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阐述统整艺术各门类的综合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融诸艺术门类为一体、以社区为取向、以艺术治疗为取向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跟上脑研究的爆炸式激增是具有挑战性的。但聪明的教育者却正在成功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其结果是一种与脑的自然学习方式相一致的学习取向的出现。基于神经科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学科的研究,我们对于学习与脑之间关系的理解涉及情绪的作用、模式、意义、环境、身体节律、态度、焦虑、心灵创伤、评估、音乐、运动、性别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整合现有的脑知识与标准教育实践,《基于脑的学习》提出了能够将我们的学校转化成完全的学习型组织的途径。
美国著名教育管理学者Wayne K.Hoy和Cecil G.Miskel合著的《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将在我国影印出版,这使我倍感欣慰。因为,这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自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归来,我一直把这部著作作为我给研究生讲授教育管理学的主要参考书目,并且一直联系本书作者,希望把这部著作在我国翻译出版。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可以部分地实现了。《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到目前已经是第七版了,足见其在教育管理学领域中的地位与价值。真正的理论是没有国界的,尽管该著作源于美国,但其蕴涵的管理思想和原理是全世界共享的。所以,《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的影印出版将为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提供一个重要的英语原版教材,将对我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
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在承担本科教育的院校中,地方本科院校数量居多,在全国700多所大学中,除少数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办成应用型大学,而办好这些院校,对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近200所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它们的办学定位不明,发展方向不清,办学模式趋同。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大学应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纳入教育教学实践中,重新研究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合理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为社会生产和经济部门提供“用得上、留得住”
为了方便学习,本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模块都包括互相穿插的学习内容,为学员有效地研究艺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提供多种途径。 模块:章和第二章,为学员提供了深入了解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机会。其中包括: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背景;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的多种取向;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模块: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介绍当代发达国家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其中,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 第三模块:第七章和第八章,着重阐述艺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阐述统整艺术各门类的综合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融诸艺术门类为一体、以社区为取向、以艺术治疗为取向
孙宝志等编著的《实用医学教育学》的出发点是“实用”和“先进”,以适应我国当前医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本书的架构是:介绍世界医学教育改革趋势、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与改革趋势、医学课程篇、教与学篇、医学教育资源篇、师资队伍篇、医学教育评价篇、医学教育研究篇、医学教育新主题篇等。这些涉及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
本书的撰写,我们基于以下的指导思想:,力求从操作层面上来叙述教育叙事的有关问题,重点探讨“怎么做”的问题,使教师在阅读了本书后能更明确如何在实践中去作教育叙事;第二,力求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本书所论述的问题都是从中小学的教学视角提出,所列举的案例都涉及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 本书共分为八章。各章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教育叙事的有关问题,对教育叙事的含义与特征,教育叙事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叙事题材的选择,叙事的基本要求,叙事案例的撰写等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本书采用论述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论述的问题,列举大量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有的摘自有关的教育杂志,有的来自正式出版的案例集,有的来自基层教师近几年所撰写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一方面可帮助说明有关问题;另一方面,为
本书的缘起要追溯到三年前的冬天。那是2007年11月,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期间,欣闻美国著名学习科学研究大师艾伦?柯林斯(AllanCollins)教授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为研究生们授课,便萌生了拜见的愿望。有幸的是,我终于在一个周末的上午见到了柯林斯先生,并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请教。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的睿智和造诣,在为人处事上的宽厚与平和,使此次学术请教如同“拉家常”一样轻松愉快。谈到我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我们多年来在中国农村小学开展的攀登英语学习实验时,教授鼓励我去关注“设计科学”和“基于设计的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新成果,认为这一研究范式会给我们的英语实验带来活力和启发,并可以优化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干预。随后,教授给我列出一个长长的研究人员名单,并答应会随后寄给我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没想到这个“随
如何为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设定教学目标?如何评价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如何为研究性学习制定授课计划?如何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变革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提供有效的支持?…… 本书具体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书中清晰地阐述了跨学科主题单元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为跨学科主题单元的设计提供了系统、实用的指导,包括如何启动一个跨学科主题单元、制定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等。书中所提供的3个详细、完整的跨学科主题单元授课计划极具参考价值,为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应具有更多的发展式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教师的历史使命。 本书是创新教育丛书中的《小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法》分册。全书共分七章,其主要内容包括: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教学氛围,问题教学法,探索法,发散训练法,想象法等。 本书内容全面,形式新颖,见解独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该书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理论研究者来说,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参考资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书的特点和贡献,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 一是提出了阅读的“三体”框架,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阅读是读者通过对读物的整体认知,进而接受和加工信息并产生情感效应和一种精神活动。 二是抓住了阅读学的术科特征,不仅告诉人们阅读“是什么”,而且告诉人们应该“怎么读”。编著者清楚地认识到:阅读是一种完善读者自我和建设社会文明的实践活动,阅读作为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的文章的消费和再生产的技术,应该阐述“如何行动”的理论,让人们学后通过实践,转化为技能。这本《阅读学原理》旨在指导人们的阅读实践,养成人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三是较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视继承,坚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