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是20世纪苏联杰出心理学家。本书选译了他的三篇重要专著:《思维与言语》、《学前教学与发展》、《学龄期儿童的教学和智力发展问题》。作者建立起了唯物主义的意识心理学理论,正确揭示了教学与发展的一般关系以及学校每一门学科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的特殊的、具体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日后教育界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教育测量与评价》内容介绍: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它不仅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也是学校和政府做出诸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教育测量与评价在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教育测量与评价常常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课程改革的支撑点之一。正因为如此,在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各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关注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这是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所下的断语。凡科学,都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几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这门科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初始阶段探讨学科命名,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学科的定位、定性与定向,发展到现在,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互动结合已成为学科建设的主体,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研究,形成双翼,从而最终架构并完善了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历来重视汉语本体研究,深明“水涨船高”的道理。自然,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应该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但对此不应作狭义的理解。语言研究的成果,大多只能间接地应用于教学。对这四部书中的汉语本体研究,亦应作如是观。
本书以定性和定量方式,系统地回答了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管理人员、广大命题教师关闭的一系列命题和评价的基本问题,介绍了相关的技术和方法。考试机构命题管理、考试研究和评价人员,参与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的教师,在高等学校学习教育测量和教育考试的研究生,教育招生考试机构领导,一般教育问题研究者都可以在书中发现自己需要的内容。 本书阐述了大规模教育考试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现代教育和心理测量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以及大规模教育考试的局限性;阐述了大规模教育考试设计、开发的基本问题;运用大量的试题实例,讨论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主要测量功能,命题客观题和主观题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主观题评分标准问题等,以及在网络阅卷的背景下,主观题评分的误差控制理论和方法;介绍了考试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包括试题分析,
在本书中,陶行知主要阐述了“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生活教育的观点,其中有对办学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对八股及会考制度的抨击,有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小先生制”的阐述,有对中国教育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编写者通过导读使读者更能联系今天的实际情况理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引起读者对教育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