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乃楣、杨小微著的《互动与共生——学校文化 转型的机制研究》从教育交往的视角切入,历数教育 交往的发展 与异化,以及当代学校变革如何使教育交往得以摆 脱异化、回归“家园”。全书以访谈对话的方式拉 开帷幕,从互动与共生的视角,回溯并展开学校十 五年文化转型的历程,透视领导与管理领域中的组 织整合与机制优化,阐释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校本 研修与专业发展,探析班级建设中的师生交往方式 及共同成长经历,同时还展现了学校在变革和发展 进程中与家庭、社会、兄弟学校乃至国际同行之间 对话交往的丰富而生动的画面。在本书的最后,不 仅试图理性地揭一不人际和组织之间的互动类型与机 制,还充满激情地讲述了教师亲历的一个个感人至 深的共生故事。相信本书带给你的不仅是一些情节 与事例,更有直达心灵的感悟与启示。
作为“DIYI个在楼道里办公的校长”,黄春校长已三次“从零开始创建一所学校”,先后担任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创校校长、广东珠海容闳公学创校校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创校校长。在本书里,黄春校长本着“做有温度的教育”理念,向中小学校长和各级教育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管理实战经验,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文化设计、教师招聘及师资培训、管理干部团队组建、招生、入学教育等方面,希望能 多的教育管理者“靠近”学生,让一所学校的教育资源发挥强大的教育作用。
《给校长的建议》由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八次谈话组成,包括对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施行领导的下列几个方面: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和教师的个人创造,课堂上的教育和教学过程,教师的教育学修养,怎样指导教学过程
本书采取编年史的体例,以中国法制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为背景,以“西政精神”的形成、发展和传承为主线,以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为重点,遵循学校历史发展的脉络,客观、真实、准确地记载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充分反映学校在办学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提炼西政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为加速推进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会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