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高敏感族,当这个人是孩子时,就是“高敏感孩子”。高敏感孩子因为心思细腻又敏感,但是通常被认为难教、难搞、难相处。在本书中,儿童精神科医生、HSC 临床医生长沼睦雄为高敏感孩子及其家人专门剖析高敏感孩子的特征、他们会遇到的种种问题、父母因此会遇到的问题、父母应该如何对待高敏感孩子、如何将高敏感转化为优点。 高敏感是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孩子们无法精准地用语言表达感受,痛苦程度恐怕远超于成人,它究竟会成为孩子的弱点或是优点,父母的教养方式 重要。本书就是要帮助父母们学会如何面对、照顾、支持这种敏感的孩子。
性格类型指标(MBTI )理论源自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类型》,现已发展成一套简易、细致、科学的性格评估工具,用以了解不同性格的人在思考方式、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MBTI 理论将性格分为4个维度(8种倾向),进而归纳出16种性格类型。 将这套理论运用于家庭教育领域,能够帮助父母、老师发现自己与孩子的优势性格与性格盲点,看清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适用于不同性格孩子的沟通和教养方法,并通过自我觉察和同理他人,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提升孩子的竞争力,轻轻松松培养出的孩子。
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也是近年来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是作者近十年在幼儿园课程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内容包括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立场、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幼儿园课程资源、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幼儿园课程与教师和家长、托幼一体化课程、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幼儿园课程现象透视等几个方面,对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都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丛书·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系列:幼儿园家园共育指导》诠释了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下的家园共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要领,明确家园共育的目标和内容,探索家园共育的教育途径与方法,通过案例解决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存在的困惑,提出相应的家园共育实施建议,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丛书·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系列:幼儿园家园共育指导》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指导性与使用性相融合,为广大幼儿园一线教师理解和践行《指南》、促进家园共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丛书·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系列:幼儿园家园共育指导》可作为幼儿园教师、教研员和园长培训教材,也可供学前教育研究者参考使用。
成尚荣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教育研究。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儿童本身与教师视角,阐释了作者的儿童立场,即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是教育的基本立场。 儿童研究是教师发展的“专业”,它超学科,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儿童是一种可能性,教育的视野要从关注现实性向关注可能性转移;儿童研究的主题是重新认识和发现儿童,因为儿童对于我们,是熟悉的陌生者。 儿童期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儿童阶段所受的教育会成为影响一生的关键因素,从这本书中,不管是儿童研究的专家还是普通的一线教师都可以找到研究和日常教学的若干连接口,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注入新的积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