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王国 系列图书共4册,精选了近600幅绝美的手绘植物图,均来自17 20世纪世界权威博物学图谱和著作,如《柯蒂斯植物学杂志》、若姆 圣伊莱尔的《法国植物》、魏因曼的《药用植物图谱》等等,不仅展示了这些影响世界发展的植物的起源、演化和栽培史,还揭示了鲜为人知的植物生活史。各页均有关于每种植物的 词条 解说 插图 及 插图介绍 ,卷末还设有专栏 天地庭园巡游 ,介绍了25座围绕古今中外、真实与虚构的庭园,以探索人类与植物之间影响深远的关系。 《花之王国1:园艺植物》以园艺植物为主题,不仅展现了作为大自然最精致雕塑艺术的各类植物形态及其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通过丰富的民 间历史传说、植物的发现和栽培史,揭示了人类与植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共3卷,对杭州市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编写杭州市区的地方植物志,为该地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反映的植物分类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1999版《北京鸟类图鉴》首次在中国大陆鸟类图鉴上使用了全彩色鸟类生态图片作为图鉴来介绍鸟类,是一本集学术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工具书。当时大陆的鸟类图鉴十分罕见,且市面上的图鉴都为手绘版,多以标本为参照绘制,缺乏生动性。《北京鸟类图鉴》开创性地运用了鸟类的生态照片结合文字描述了在北京地区能够记录到的224种鸟类。《北京鸟类图鉴》(第2版)将介绍的鸟类扩展到400余种,以反映近十年来北京地区鸟类的新纪录。由于数码照相技术的发展和鸟类数码照片的丰富,此次采用的鸟类生态图片质量较版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同时,有针对性地收集了雌、雄、成、幼差别较大的鸟种的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代表图片。在版的文字描述(形态特征、生态特征、分布、居留类型)基础上,新增“野外识别特征”的描述,引导人们学习和掌握鸟类野
翻开《酷虫视界》,作者开启微观新视角,带我们重新认识身边的昆虫。《酷虫视界(全彩)》中,这些原本并不陌生的家伙放松警惕,在镜头前展开独特个性,或光鲜亮丽,或狂野奔放,好像飘落凡间的精灵或冷面杀手。在这里,每只虫都是特立独行的,哪怕只有一天生命,也必将演绎出最绚丽的传奇。请随《酷虫视界(全彩)》作者一起进入这个精灵出没的世界。
本书旨在纪念这样一些人:他们通过愚蠢的方式毁灭了自我,大义凛然地把自己从人类的基因库中永远抹去,从而保证了人类长久的繁衍。
《云南常见湿地植物图鉴(卷)》共收录湿地植物84科265属500种(其中含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拉丁学名参照了Flora of China的处理,蕨类植物依然沿用了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采用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采用哈钦松系统,科内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中大部分种类为野生,但也收录了极少数常见的栽培植物,分别介绍了其生态类型(除水生植物外,标注为湿生植物,未再做细分)、生境(除湿生生境外,对该物种的其他的生境也有介绍)、分布(参考《云南植物志》,并增加了根据我们多年野外调查和相关可靠资料而获得的新分布点)和关键鉴定特征等,大部分种类还通过相近种的比较,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物种识别特征,基本做到了通过看图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就能达到认识这些湿地植物的目的。另外《云南常见湿地植物图鉴(
这是一套大自然口袋珍藏图鉴,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图片精美,内容丰富,从花朵到宠物,从鲨鱼到太空,是读者了解和补充植物、动物、天 文和地理知识的理想读物。详尽的信息,有趣的知识,将自然科普知识一网打尽,被誉为“口袋自然珍藏图鉴”经典中的经典! 每册图书都有配有专家创作的精彩插图和丰富的实际精美照片资料。书中的科普知识涉及天文、昆虫、爬行、两栖、各类野生生物等很多方面。 这本书便于人们深入观察鸟类,它介绍了鸟类的飞翔、栖息、迁徙、筑巢、鸣叫、羽毛、分类,以及鸟类的观察和鉴别等。
翻开《酷虫视界》,作者开启微观新视角,带我们重新认识身边的昆虫。《酷虫视界(全彩)》中,这些原本并不陌生的家伙放松警惕,在镜头前展开独特个性,或光鲜亮丽,或狂野奔放,好像飘落凡间的精灵或冷面杀手。在这里,每只虫都是特立独行的,哪怕只有一天生命,也必将演绎出最绚丽的传奇。请随《酷虫视界(全彩)》作者一起进入这个精灵出没的世界。
本书概述了生物医学光子学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及应用,包括心脏光学标测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光学纳米探针、生物分析中的光捕获技术、光动力疗法,以及基于激光技术的基因转染和基因治疗方法、微水刀激光、光波导光模光谱等的新发展;从分子水平上获取位置、大小、层次和形态等功能信息的生物医学光子学中的光谱分析和成像技术,包括共聚焦荧光成像、双光子荧光成像、荧光寿命成像、光漫射成像、近红外光谱成像、光声成像、声光成像,近场光学显微技术、二次谐波成像和光学层析成像等技术和方法。 本书可作为生物医学光子学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把彩色图解工具书的制作技术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以清楚的解说和清晰的照片介绍《诗经》中的135种植物,让国人在吟诵诗经时可以立刻看到诗经引喻植物的真实形象,帮助了解诗经之美以及诗经名篇在创作时的心境,同时也填补了以往《诗经》释意中对植物的介绍过于简略的缺陷。本书作者系植物学家同时对古典文学又颇为精通,故能成此佳作。 本书曾获中国台湾2001年“联合报读书人书奖”。
DNA科普系列漫画是由十个生命科学故事,十本原创科普漫画组成的,科学家写给小读者的DNA漫画故事书,其中有: 故事1.有这样一个小宝贝; 故事2.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造; 故事3.告诉你DNA的距离; 故事4.蝙蝠“超能力”的一点感悟; 故事5.细菌的一次真情告白; 故事6.北极熊之圈里圈外 故事7.从菜鸟到课代表 : DNA10问10答; 故事8.当PKU来PK“U”; 故事9.致DNA的美丽邂逅故事; 故事 10.大熊猫崛起之趣味杂谈
本书对基因治疗领域的现状进行了透彻全面的阐述。书中首先阐述基因治疗所用的技术,然后按疾病系统分类对基因疗法在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探讨,还简单讨论了疾病基础与临床及其目前的处理措施。 基因治疗在囊性纤维化、肌肉疾病及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疾病用其他医疗技术无法治愈,而新兴的基因疗法则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目前基因治疗引起了医药卫生界、患者协会以及各种媒体的广泛关注。基因疗法也使人们产生一种急切的期望。该书对基因治疗的现状进行了透彻全面的阐述。读者可以不难从书中获得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包括疾病流行病学、实验方法以及临床治疗的进展。这是目前惟一一本给读者提供了有关基因治疗的信息的著作,可谓。因而科研人员、临床医生以及各行各业对基因治疗感兴趣的有识之
1999版《北京鸟类图鉴》首次在中国大陆鸟类图鉴上使用了全彩色鸟类生态图片作为图鉴来介绍鸟类,是一本集学术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工具书。当时大陆的鸟类图鉴十分罕见,且市面上的图鉴都为手绘版,多以标本为参照绘制,缺乏生动性。《北京鸟类图鉴》开创性地运用了鸟类的生态照片结合文字描述了在北京地区能够记录到的224种鸟类。《北京鸟类图鉴》(第2版)将介绍的鸟类扩展到400余种,以反映近十年来北京地区鸟类的新纪录。由于数码照相技术的发展和鸟类数码照片的丰富,此次采用的鸟类生态图片质量较版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同时,有针对性地收集了雌、雄、成、幼差别较大的鸟种的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代表图片。在版的文字描述(形态特征、生态特征、分布、居留类型)基础上,新增“野外识别特征”的描述,引导人们学习和掌握鸟类野
失落的痕迹——动物环保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