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博物散文精品,目光始终聚焦在英国本土和外来鸟类,在这些鸟类大合唱中,作者通过多年细致入微的观察,详尽描绘了各种鸟类求偶、换羽、繁殖、组建家庭、驯养等全过程,它们的生活场景在作者笔下活灵活现,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魅力。
虽然我们人类标榜自己是社会性动物,但在生物学家眼中,这绝非人类独有的特征,甚至有许多生物看起来比人类更具有社会性。 企鹅聚集区的“托儿所”在成年企鹅外出觅食时,可以为幼小的企鹅提供庇护场所,待父母回来时,幼小的企鹅可以通过声音定位找到家人,从而获得食物,免除被饿死的灾难;白蚁巢内有着明确的分工,蚁后负责繁殖,兵蚁负责防御,工蚁负责劳作和觅食,但令人惊叹的是,整个蚁巢似乎也可以被看成一种生物,蚁垄是身躯,里面的白蚁是血肉,蚁后和蚁王是繁殖奇观,延伸到外面的蚁路是触手,起到获取食物和防御的作用;座头鲸经常会破坏虎鲸的好事,在虎鲸围猎海豹、海狮等动物时出手解救,据说可能是因为虎鲸会捕杀座头鲸的幼崽…… 每种动物都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自然,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繁衍,它们有的结成联盟
观鸟是走进自然之门的钥匙,自然是抚慰人类心灵的良方。本书是资深观鸟者和环境教育者朱敬恩博士(山鹰)的野外日记选编。从观鸟到观自然,再到探讨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者渊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和动人的笔触不仅为读者呈现一个野性十足的鸟类世界,还精心勾勒出一个充满情感启迪的感性天地。这是一部对自然及生灵充满爱、妙趣横生的自然笔记,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本书共分“城市观鸟”“深山相逢”“湖海听翼”“旷野对视”四个篇章。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观鸟体验,带来不同的人生感悟。读者跟随作者“上山下海”,将收获对泰戈尔名句“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的深刻理解。
从怪异的梦和幻觉,到精神分裂症与多重人格,脑是各式各样怪念怪行的肇事者。从外部看,这些现象常显得“疯狂”,但其实它们都有逻辑可循,这套逻辑使我们能创造经验、保全自我。 无论是哈欠会传染、虚假记忆、不饿却进食、片盛行、感同身受等常见的行为、心理状况和情感,还是清醒梦、濒死体验、盲人看到的景色、梦游杀人等惊奇案例,埃利泽·斯滕伯格著的《神经的逻辑:谜样的人类行为和解谜的人脑机制》都为我们娓娓道来。以这些现象为契机,斯滕伯格博士深入脑和神经系统的内部,揭示并解读脑与神经中理性的有意识系统和幽深的无意识系统,解释两套系统怎样造就了我们或平常或怪异的行为。弄清楚脑与神经系统的运作模式和逻辑,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心理疾病和超自然体验的看法,也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的隐秘之处,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从怪异的梦和幻觉,到精神分裂症与多重人格,脑是各式各样怪念怪行的肇事者。从外部看,这些现象常显得“疯狂”,但其实它们都有逻辑可循,这套逻辑使我们能创造经验、保全自我。 无论是哈欠会传染、虚假记忆、不饿却进食、片盛行、感同身受等常见的行为、心理状况和情感,还是清醒梦、濒死体验、盲人看到的景色、梦游杀人等惊奇案例,埃利泽·斯滕伯格著的《神经的逻辑:谜样的人类行为和解谜的人脑机制》都为我们娓娓道来。以这些现象为契机,斯滕伯格博士深入脑和神经系统的内部,揭示并解读脑与神经中理性的有意识系统和幽深的无意识系统,解释两套系统怎样造就了我们或平常或怪异的行为。弄清楚脑与神经系统的运作模式和逻辑,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心理疾病和超自然体验的看法,也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的隐秘之处,做出更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