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轻轻松松地就把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看成一个 班级 ,那这事儿就好理解了! 西藏是美术课代表:穿藏袍、骑牦牛、会画画。 四川是外柔内刚的同学:平时看起来懒懒的很好挼,但关键时候出地、出力、出技术。 湖南是上进坚毅的同学:把丘陵山包改造成 鱼米之乡 娱乐之都 。 江苏是学习委员:生来就资质过人,后天还努力勤奋,经济、文化、教育样样精通。 上海是副班长:不仅自身成绩优异,还团结同学,带着全班高速发展。 浙江是数学课代表:虽然家底不厚,但用不懈努力,书写商业传奇。 翻开本书,在笑出腹肌的同时轻松通晓地理知识!
《这里是中国3》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讲述正在或曾经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200亿中国人,如何用智慧缔造出独属于自己的非凡家园,形成独属于中国人的文明基因,从此瓜瓞延绵,赓续文脉。 一万年以来,农业起源后, 我们创造了蓝色星球上最灿烂的文明之一, 为了养育更多人口,我们建设农田、开发山地, 为了居住,我们建起各式家园, 为了安全,我们修筑大小城池,筑城以守民 为了交流,为了记录,我们发明文字 我们创造了文明,文明也定义了我们, 我们希望,用极致视觉与内容,为中华文明做一份真诚的注脚。
《国家地理百科全书合辑 中国 环球 套装共20册》包括《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和《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两个套系。全书以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为纲,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和中国各个行政区划的基本地理状况、自然风光、人口民族、绿釉地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紧扣时代热点,把握前沿性的地理学研究成果。全书插配了大量的地理摄影图片,精美的图片和科学、严谨、流畅的文字完美结合,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地理科普读物。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国地理普及读物。全书以中国行政区划为经,以每一省区市的行政区划、民族人口、历史文化、地貌、水系、自然资源、经济和旅游地理为纬,内容涵盖了中国地理知识的诸多方面。全书共分10册,选取了5000多个知识点,插配了2000多张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生动、真实、客观、更多再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中国的美丽与神奇。生动流畅的文字、异彩纷呈的图片、精美的装帧设计,使广大青少年在获取地理知识的同时,尽享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感受。
这本书是极致中国丛书的开篇之作,集中展示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国最美山峰之一南迦巴瓦峰及其周边区域 浓缩地球 般的垂直自然地理地貌。通过纵深对比的叙述手法,多项立体的精妙互动设计,该书拆解了这片极致自然景观的复杂成因,展示了其背后的地质演变、生态奥秘及生命的顽强与多样性。 这里有 世界第一大峡谷 中国最美山峰之一 世界上最北的热带雨林 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 20世纪人类最后的地理大发现 世界上最完整的九大垂直自然带 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 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 一日四季,一目十年 本书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对大自然壮丽景观与生态多样性的深刻探索,共赴一场视觉与心灵并行之旅,以走出城市的喧嚣,亲近、了解并保护自然,共同守护这颗蓝色星球上独一无二的生命奇
这是一套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精美图书知识礼盒。 这里是中国 系列紧紧围绕 中国 这个主题,由星球研究所历时多年打造。它从地理的视角出发,书写中国的地理变迁,从人文的角度,书写中国人的智慧创造。《这里是中国》从空间的角度,讲述中国广阔地域和自然之美;《这里是中国2》从时间的角度,讲述百年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这里是中国3》从文明的角度,悉数华夏大地上的城池家园、智慧创造与人文精神。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到处是景致,处处有故事。这套书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解读中国故事;以唯美的照片、专业的地图、深情的文字,描绘祖国山河,让我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少年中国地理》(全7册)是 这里是中国 系列作者星球研究所重磅新作!历时3年的打磨,送给青少年的一套宝藏级中国地理全书! 全套书共7册,28个篇章,136个知识专栏,分别以穿越6500万年、1万年、100年三大时间尺度,剖析华夏大地,讲述中国的山川地貌、东西南北以及大国工程等。 穿越6500万年感受地球的力量,讲述中国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①大地脊梁、②多彩地表、③壮美生灵。 穿越1万年感受文明的力量,讲述多元的中华文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④北方大地、⑤秀丽南方、⑥秘境西部。 穿越100年感受建设的力量,讲述现代中国有哪些值得书写的伟大工程:⑦大国工程。 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看遍,这里的我们,也包括少年的你。
《中国历史地图集(1~8)(套装共8册)》(以下简称《图集》)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少年中国地理》(全7册)是 这里是中国 系列作者星球研究所重磅新作!历时3年的打磨,送给青少年的一套宝藏级中国地理全书! 全套书共7册,28个篇章,136个知识专栏,分别以穿越6500万年、1万年、100年三大时间尺度,剖析华夏大地,讲述中国的山川地貌、东西南北以及大国工程等。 《少年中国地理:大地脊梁》是该套装的第YI本,穿越6500万年看中国。 中国的山川如同一条条 脊梁 ,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堪称山之王者的喜马拉雅山脉、比神话更伟大的昆仑山脉、横绝东西的横断山脉、分割南北的秦岭 淮河一线,这一条条 脊梁 以雄壮的姿态支撑在中国大地之上。
自然之美 视觉盛宴 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从未被我们真正地好好欣赏过,人们难得领略它的美好。BBC历时4年的鸿篇巨制 纪录片《地球脉动》(Planet Earth),通过开创性的航空监测技术以及超高清晰度的拍摄技术,用镜头记录下了地球上那些绝美到极、令人惊叹的神奇画面。 本书是纪录片《地球脉动》的同名图书,也是对有史以来具有划时代意义、雄心勃勃的自然历史电视拍摄项目的永恒记录。本书对我们的地球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从纪录片中精选了400多幅的照片,包含神奇的野生动物和自然奇景,其中很多照片展现了一些鲜有人知、难以接近的地方,还有从未被摄录或拍摄过的动物行为。 请做好准备,让我们随着镜头感的画面,开始一段特别的世界各地栖息地之旅:从深海中黑暗的地方到广袤无垠的开阔平原,从炙热无比的沙漠到生机勃勃的雨林 地球的丰富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中英文双语版重庆地理、文化类图书。 本书以 山 水 人 城 四个视角组织精美的原创摄影图片及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重庆38个区县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观和文化符号。以图片展示重庆的广度,以文字阐释重庆的长度,力求让读者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重庆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对重庆有更纵深、更立体与更深刻的认知,从而打造一张独一无二的重庆文旅 珍藏版名片 。 本书文字为中英文双语,以便携本的方式,告诉中外读者 什么是重庆 ,助力重庆精神、重庆特色、重庆魅力的国内、国际传播。
在南极洲被发现的两百多年后,探险家洛朗斯 德 拉费里埃和航海家埃里克 卢瓦佐踏上了一艘26米的双体帆船,驶向了那片遥远而又神秘的白色大陆。与他们同行的是一些精英科学家和探险伙伴,他们穿越了波涛汹涌的德雷克海峡,绕过合恩角,深入了南极洲这片冰封的孤独之地,进行了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探险。本书以航海日志的形式,讲述了追寻早期发现者足迹的冒险故事,考察并介绍了各国南极科考站的情况,探寻了南极洲的真实的现状。更最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份独特的宣言,强调了对这片壮丽而又脆弱环境进行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本书按照季节编排,详细阐述了如何从事与自然相关的110种活动:在春季赏花、种菜,在夏季露营、赶海,在秋季打太极、放风筝,在冬季观星、滑雪橇 通过这些深度的自然体验,我们可以缓解现代生活的压力所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学会照料我们赖以存续的这个星球。 不论是久居城市,还是身置乡间,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活动创意,与大自然重新建立宝贵的联系。
《大迁徙:地球上*伟大的生命旅程》一书介绍了地球上迁徙动物的生活方式。*章为理论介绍,探讨关于动物迁徙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从迁徙的时间到迁徙动机,从迁徙的信号到动物的导航能力,展示目前人类对动物迁徙的研究情况;第二、三、四章分别介绍了陆上、水中和空中的动物迁徙的情况,每章以十几种有代表性的迁徙动物为例,详细介绍该种动物的迁徙路线、迁徙方式和生活方式。每种动物的迁徙还配以迁徙地图和迁徙档案,为读者提供详实全面的动物迁徙信息。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国地理普及读物。全书以中国行政区划为经,以每一省区市的行政区划、民族人口、历史文化、地貌、水系、自然资源、经济和旅游地理为纬,内容涵盖了中国地理知识的诸多方面。全书共分10册,选取了5000多个知识点,插配了2000多张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生动、真实、客观、全面地再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中国的美丽与神奇。生动流畅的文字、异彩纷呈的图片、精美的装帧设计,使广大青少年在获取地理知识的同时,尽享全方位多角度的阅读感受。
本书是继《海错图笔记》之后,《博物》杂志编辑张辰亮对《海错图》继续深入解读的又一次心得分享。第二册收集了作者的24篇考察、论证笔记。较*册相比,第二册虽比*册少6篇,但这次考证了40余幅《海错图》中的原图,内容更丰富。此外,在第二册中,减少了现代照片的比例,增加了古代日本、欧洲的博物学手绘,用图风格更偏古韵。 《海错图》是清朝康熙年间,由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海洋生物图谱。他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描绘了300多种生物,涵盖大部分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以及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奇闻异事和风土人情,雍正、乾隆、嘉庆、宣统等清代皇帝都很喜爱这部图谱。 受时代所限,书中记述虽妙趣横生,但时有夸张,亦真亦假。作者自2015年7月起通过考证、分析、比对 抽丝剥茧地鉴定、
《海错图》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是浙江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聂璜把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海洋生物都画进了这部图谱。书中记载亦真亦假,妙趣横生。清雍正年间,此书传入宫中,深受历代皇帝喜爱。现一、二、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 故宫博物院 。 2014年,北京故宫出版了前三册,我买了一本,开始系统地了解这部书;2015年,正式考证书中的生物。2016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考证了36幅《海错图》原图。2017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 贰》,考证了40幅《海错图》中的原图。 在第三册中,我考证了63幅《海错图》原图,而且每篇文章的字数比前两册有显著增加。写*册时,我都挑简单的写。第二册挑战了一些有难度的物种。到第三册,那些考证困难的物种,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解决掉。这是需要时间的。有些问题
作者以野外考察笔记的方式记述了2011 2020年,在祖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尤其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山野里探求追索的难忘经历。内容涉及的研究有:证明以披毛犀为代表的冰期动物群起源于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推翻了 北极起源 假说;为研究青藏高原在晚新生代的强烈隆升及其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巨大影响,提供了更多化石证据等。从另一侧面 科学家本人的科考感受和考察印迹,体现了他们在丰富人类的古生物古地质知识过程中不畏艰苦、脚踏实地的科学家精神。本书也反映了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力支持。
本书是一本关于生石花的图文书。从三个部分对生石花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部分,生石花的发现历史、养殖经验、命名规则和专业名词解释。第二部分收录了迄今为止发现的36个种的生石花的名字来源、分布、特性以及相应的亚种、变种和园艺种,并对每一个种、亚种、园艺种都配了数幅高清彩图。第三部分解答了一些生石花养殖者容易遇到的问题,解释了生石花界存在的一些谜团,以及附录了生石花按发现时间,关键词等排列的索引。
战争,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其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形势的影响。在大规模战争里,某个或某几个地区由于位置的重要,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热点,它的得失对战局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战略要地在军事地理学中被称作“枢纽地区”。本书上起三代,下迄南宋,对三代之甘、管,秦汉之荥阳及敖仓,三国的合肥、濡须和汉中,北朝至唐中叶的河阳三城,南宋末年的襄阳等枢纽地区进行了细致探讨,并由此出发,对战争的策略、部署、路线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以历史地理学家之卓识洞见,论述历代将领之得失,探究战争胜负背后的成因。同时,书中还探索了枢纽地区的分布和变化问题,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研讨各个时期兵家要地的转移情况,剖析其中的社会背景与原因。此次增订本在对已有内容进行必要修订的基础上,新增《秦、
重庆如何被山封锁?被水塑造?生活在此的人们是如何打破地理封锁?如何创造出一座绝无仅有,难以复刻的超级都市?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从山、水、人、城四个角度来呈现重庆的山水奇绝,追寻重庆和重庆人的前世今生 ?,西南大地的琴弦。 水,三重天地的塑造。 ?,千里江山的解锁。 城,立体都市的诞生。 本书从重庆的自然地理环境出发,讲述自古以来,重庆人在今天重庆这片土地上的适应、塑造与创造,带领读者一书读懂重庆和重庆人的前世今生。书中用200余幅极致摄影作品沉浸式呈现重庆的山水人间,展现重庆的空间广度;以几十幅内容丰富的科学制图,剖析重庆的地理文化深度;用文字阐释重庆的长度,向读者展现,重庆绝不仅仅是一时的 网红 之地,其背后还有更广阔的内涵等待着我们探索。
2006年首次全程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地球脉动》是当时BBC摄制的一部很有水准的电视系列纪录片,被誉为 一次对地球极不可思议的探索 。10年后,《地球脉动2》运用同样的前瞻性思维,采用超高清4K摄影机进行拍摄,使用了无人机和远程控制拍摄技术,展现了不可思议的环境和令人难忘的生物,堪称我们星球的非凡写照。 本书为《地球脉动2》系列纪录片的同名图书,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角色探索6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从丛林到山脉,从沙漠到草原,从岛屿到城市。我们看到了蜘蛛猴的 五肢 摇摆,透明蛙大隐隐于林,真菌会发出幽灵般的光亮,还有寻偶的雪豹、沙漠中铺天盖地的蝗虫群、孤岛中侏儒化和巨大化的奇异生物,以及那些我们认为不可能生活在城市的野生居民。潮起潮落,日升月落,四季更迭,镜头下的这些大自然的场景被定格在本书中,让我们
这是一本聚焦北京的自然环境,讲述北京的自然要素以及它们与北京、北京人之间关系的信息可视化科普书。北京,耸立着2000米以上的山峰,蜿蜒着超过6400千米的河流,滋养着超过5000种动植物。但北京的自然包括但又远不限于此,而是早已同城市融为了一个整体。 在本书中,我们将通过游山、玩水、沐风、赏景和博物这五个主题,来探寻如下问题:北京有多少超过1000米的山峰?北京的地下水有多深?北京的风速和风向在近60年间有着怎样的变化?北京的300多个公园都在哪里?是什么让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这些关于自然和自然背后的文化信息,会让我们对这座城市更多好奇与向往,而北京,也会因此更加美好。
这是一部描述河流的自然生态文学作品。作者基于从2014年到2021年8年间的观察,以一年时间为线索,用随笔形式纪录了靳江流域(湘江一级支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万物生长及物候变化,铺展开一幅新世纪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与博物学画卷、一段人与自然的传奇历程、一张河流生命共同体的巨大关系网。它讲述的既是一条河流的生命历程,同时也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觉醒,歌颂了 人与河流、动植物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倡导融入大自然去体验大自然更深层次的奥妙与乐趣,以更平等,更和谐的方式去保护河流生态系统。 《醒来的河流》已入围湖南省 碧水青山新湖南 自然生态文学专题创作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