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亦舒停寫《明周》專欄後,就再沒寫新散文了。 本書輯自九十年代未曾出版過的散文。重溫那個年代的人和事,是一份回憶,亦可以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如無意外,這是亦舒的最後一本散文集。
凡是不願隨波逐流的人, 都要耐得住那份寂寞。 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 逢甲大學張瑞芬教授:「這是一個太悲的故事。 繁華落盡,往事成煙,只留下一個活口來見證它曾經的存在。」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易經》與《雷峯塔》、《小團圓》並列為張愛玲的自傳小說三部曲。好不容易逃出衰落破敗、人心險惡的「雷峯塔」,隻身遠赴香港求學,卻又迎頭撞上席捲而來的戰火,猛地燃起了她的孤絕與恐懼。歷盡前半生的情感顛沛,等待她的會是柳暗花明的新生,還是時移事易的囚局?《易經》不是卜運問卦的天命之書,而是記錄張愛玲多舛一生的「變易」之書,透過「琵琶」這個角色的強烈投射,張愛玲娓娓奏起一首起落無常的生命殤歌,而當最後的故事說完,說故事的人,又該何去何從?
※收入周作人散文隨筆五十一篇,是周作人後期的雜文作品。包含〈冬天的蠅〉、〈談金聖歎〉、〈兒時的回憶〉、〈說鬼〉等著名篇章。雖名為雜記,但信手拈來皆是作者對人生際遇、人情世故、人文思想的體悟,既說神鬼,也談萬物。可搭配《苦茶隨筆》一起閱讀更有感! ※冬天的蠅跟夏天的蠅有何不同?周作人對金聖歎是如何評斷的?除了談人,周作人也談鬼!油炸鬼又是什麼東西?想知道情書要怎麼寫嗎?又要如何體會文字的趣味?曾旅居過日本的周作人亦大談日本的衣食住以及關於日本語的感想,看他趣談中日大不同!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周作人最後一部作品 回顧一生傳世之作 不凡之人的不凡之書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與魯迅、胡適同為引領新文化運動之聞人, 他的散文到底有多風靡世人,竟能自成一派? 他的「人的文學」與傳統的文學又有什麼不同? 他的文章對研究魯迅提供了多少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篇幅的一本,也是他晚年回顧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共兩百多篇。原刊載於報紙副刊,後才集結成冊,書籍正式出版時,周作人已去世三年有餘。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
要全面了解中國的民族精神,除了讀《魯迅全集》以外,別無捷徑。 郁達夫 魯迅是個自由主義者,絕不會為外力所屈服,魯迅是我們的人。 胡適 「魯迅是二十世紀亞洲最偉大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大江健三郎 ※收錄魯迅在1933年所寫的雜文共43篇,是魯迅寫給《申報》副刊《自由談》的短評合集。 ※自由竟有真偽之分?什麼樣的自由是真自由?什麼樣的自由又是偽自由?魯迅所說的偽自由,又是如何的偽法? ※對社會弊端一劍封喉,敲響黑暗時代的警鐘,熱血民族魂至死不悔!中國最偉大的作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最勇於面對時代與人性黑暗的作家;掀起文壇筆戰與爭議最多的作者! ※他揭示文學風雲數十年,號稱中國文壇第一人;他自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引領時代潮流,挑戰舊有
問生、問死、問神、問鬼、問靈魂 7個懸疑包裹的真相,7場殘酷人性試煉 駭人又感動! 兩屆「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小說」得主 葛亮 寫出讓人欲罷不能的現代版《聊齋》 暗藏殺機的文字功力,高潮迭起的敘事本領 融合古典魔幻神秘與當代生活情境的「現代版《聊齋》」 「寫懸疑題材,我想表達的是真相倏忽而至時人的無力感。」 繼《七聲》《戲年》《謎鴉》《浣熊》,他再以短篇小說展現敘事本領, 以戲劇化的反轉、情理之中的意外性,撥開驚悚懸疑的表層,直探人性曲折。 他賺活人的錢,養一具死屍;她帶著不甘歸來,要所有人付上血的代價。 他以濺滿浴室的鮮血當作*後的守護;她讓一籠鳥代替自己死去,只為讓時間走得更慢一點。 7個受命運試探的人,7個拷問人性的故事── 1、通*真相──〈問米〉 紀錄片《魍
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 性、權力、升學主義──青澀的表皮、變態社會的日常 如果這件事情正在發生,我們要怎麼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輝煌的人生裡,她的臉和她可以想像的將來一樣漂亮。補習班國文名師李國華是同一棟高級住宅的鄰居。崇拜文學的小房思琪同樣崇拜飽讀詩書的李老師。 有一天李老師說,妳的程度這麼好,不如每個禮拜交一篇作文給我吧,不收妳鐘點費。思琪聽話地下樓了。老師在家裡等她,桌上沒有紙筆。 思琪的初戀是李老師。因為
※收錄魯迅在1934年所寫的雜文三十六篇,包括〈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答國際文學社問〉、〈儒術〉、〈憶韋素園君〉、〈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阿金〉、〈拿來主義〉等知名篇章。 ※中國一向抱持所謂「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自從給槍炮打破大門之後,又成了「送去主義」,魯迅為何說是「拿來主義」呢?中國總是自誇「地大物博」,面對列強強逼時只好割地賠*,中國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嗎?身處混沌的年代,我們該做俗人還是雅人呢? ※對社會弊端一劍封喉,敲響黑暗時代的警鐘,熱血民族魂至死不悔!中國偉大的作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最勇於面對時代與人性黑暗的作家;掀起文壇筆戰與爭議多的作者! ※他揭示文學風雲數十年,號稱中國文壇*一人;他自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
※本書包含:「茶館」、「我這一輩子」、「新時代的舊悲劇」三個故事。 《茶館》為老舍於1956至1957年間創作完成的三幕話劇,1957年7月《收穫》雜誌創刊號上發表。為老舍知名代表作之一。 《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人物台詞設計生動傳神,同時又簡潔凝練,意蘊深長,至今仍是現代劇院的常備劇目。 老舍為華人文學之中「都市平民的代言人」,有了老舍,現代華文小說才算已走向鮮活與成熟 朱光潛:「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老舍之子舒乙:「生活中的父親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不說話,在悶著頭構思寫作。很嚴肅、很封閉。但是只要有人來,一聽見朋友的聲音。他馬上很活躍了,平易近人,熱情周到,很談得來。仔細想來,父親也矛盾。因為他對生
《二馬》是張愛玲最喜愛的老舍小說 華人文學之中「都市平民的代言人」 有了老舍,現代華文小說才算已走向鮮活與成熟 朱光潛:「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老舍之子舒乙:「父親對生活、對寫作極認真勤奮;另一方面,他又特別有情趣,愛生活。」 附書附贈老舍手蹟藏書票 英國的普通學校裡教歷史是不教中國事的。知道中國事的人只是到過中國做買賣的,傳教的;這兩種人對中國人自然沒有好感,回國來說中國事兒,自然不會往好裡說。再說,中國還沒出一個驚動世界的科學家,文學家,探險家 甚至連在萬國運動會下場的人材都沒有,你想想,人家怎能看得起咱們! 沒到過中國的英國人,看中國人是陰險詭詐,長著個討人嫌的黃臉。 到過中國的英國人,看中
永遠不要發誓 我一輩子只愛你 在尋找真愛的過程中── 我們忍不住在真愛的混沌世界游移, 我們堅持的,就我們需要的就是愛而已 我喜歡寫簡單的故事,好懂的故事,流暢的故事,至少不讓我自己腦袋打結的故事。如果必須費解才能寄生上流,那麼就讓我和俗套和膚淺做朋友吧。 人間邏輯,一切都是通俗情節。這些人可能是你,是我,是芸芸眾生,是每一個你我都可能認識的人。沒有影射誰,又全部都在影射誰。 滄海浮生,我們,都企圖抓住某些東西,證明自己存在過,也許是愛,也許是財富,也許是叛逆,也許是控制,也許是自由。 就算那個東西像麥桿一樣,毫不可靠,但是我們卻充滿希望,期待它是一艘能夠讓我們航行在澎湃大海的船。 我要說的只是,能夠寫完一本小說,對我而言,是人生極重要的事,在我的志願
《神州奇俠》為溫瑞安*具紀念性的傳奇故事 溫瑞安──與金庸、古龍、梁羽生並列為新武俠四大宗師 他的詩作聞名於港台,他的事蹟如同武俠小說一樣傳奇 「神州奇俠的激越、神州奇俠的情懷、神州奇俠的快意恩仇可歌可泣,我想,我不能也無法再重頭活一次,故此不一定能再寫得出來。雖然,我以後的小說可能更臻成熟,結構更加周密,筆法更為洗煉,但永遠不是神州奇俠式的大氣大概、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大情大義。」──溫瑞安 為一首詩而往來三千里 為一句話而生死兩無悔 為一次抱不平而對抗一統武林的權力幫 為一個信念而決戰稱霸江湖的朱大天王 《神州奇俠》蕭秋水系列初寫於一九七七年,溫瑞安在台大成立神州詩社時期。內容描述「浣花劍派」的蕭秋水結合一干少年英雄力抗權力幫、鏟除附逆於秦檜的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