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阿吉讲二十四节气的秘密·夏
听阿吉讲二十四节气的秘密·秋
倚天屠龍記(1-4)(精裝) 作者:金庸 出版社: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628892129 分類:流行讀物 武俠小說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裝幀:精裝 作者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鏞,香港知名的新聞工作者和社會活動家,也是近代中國文學的重要作者之一。以「金庸」為筆名的小說創作,可謂全球華語社會為膾炙人口的作品。 生於1924年,浙江海寧人。畢生專業致力新聞工作,長達三十餘年,先後在上海《大公報》及《新晚報》任職。1959年,他創辦香港《明報》,成為香港輿論的重鎮,之後相繼創辦《明報月刊》與《明報周刊》;也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各創辦《新明日報》,報業成就斐然。 查良鏞閱歷豐富,文思敏捷,創作概括小說、政論、散文、譯述和劇本。其中以開創武俠寫作新頁為特出
▍西方*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橫空出世之作 ▍ ── 全球*突出的現象級大書 ── ★ 銷售突破300萬冊,多國暢銷榜Top1 ★ 衍生出無數的熱門激辯影片以及筆戰 ★ 50種語言版本陸續推出中 當討論嚴肅生存問題的YouTube頻道,也能擊敗網紅,創下9千7百萬點閱率;當心理學結合哲學及神學的著作成為全球暢銷書,我們知道,現代人需要的,不是虛假的勵志、無法帶來真實改變的安慰,而是直率到近乎殘酷地剖開生存的真相,讓我們看清人類這個物種有多麼擅長輕賤自己、傷害他人,也知道這一切不是無法改變。而解決之道,就藏在生物幾近永恆的演化史、人類亙古以來的集體智慧,以及嶄新的科學成果中。 作者試圖為這價值混亂的當代生活開出解方,處理人類受苦的問題。受苦來自一己的局限及不完美,也來自外界社會的嚴
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 中國中醫文化傳播第壹人 連續七年高踞卓越網中醫類榜艏 想減重卻老是失敗? 先釐清自己是「肥」還是「胖」,自然事半功倍! 一感冒就總是咳個不停、甚至久咳不癒? 先搞清楚是「咳」還是「嗽」的問題,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作者提出,咳是「肺氣不清」,嗽是「脾濕痰動」,也就是說,咳屬呼吸系統的問題,嗽則屬消化系統的問題。兩者雖有密切關聯,但診斷時還是要明確區分,才能針對病灶調理。 自小在父母的引導下,作者遍讀中醫典籍與各類藏書,遂在中醫與國學涵養上有了十分深刻的累積,因此體會出若要研究中醫、發皇古意,就必須先從*根本的漢字入手。全書以「字」為線索,旁徵博引,透過字義的解釋,說明實際的中醫養生之道,行文深入淺出,輕鬆易讀,绝対能讓你大長見識。不論
許倬雲在美旅居六十載, 美國既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 也是觀察現代西方文明的窗口, 更是剖析一個帝國由盛而衰的zui大社會實驗室。 《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既是一部客居生涯的回憶錄, 也是一本剖析美國社會病理的診斷報告, 更是一篇充滿惆悵與悲憫之情的動人史詩, 生動述說著美國社會與政治體制為何一步步走向衰敗。 許倬雲分享了他在美國一甲子的重要親身經歷,將客居美國生涯中,印象zui深刻也zui值得回味的人、事、地、物神龍活現地呈現在眼前,更透過獨到且敏銳的歷史學與社會學視角,幫讀者把這些偶然相逢的鮮活故事,還原其時代背景與歷史源流,並擺回它們所屬的文化、制度與社會脈絡之中。爾後許倬雲再把這些人、事、地、物於不同時期的面貌與本質變化,放入全方位的歷史分析框架哩,
~解決兔兔與飼主的生活疑難雜症~ 「兔兔」是什麼樣的生物呢?唯有了解,才能讓兔子幸福生活! 兔兔老師透過一問一答,傾囊相授能讓人兔生活更圓滿的小祕方。 所有兔兔不為人知的真心話,一本大揭密! 「摸摸我!誇獎我!多愛我一點!」 「什麼?你說我不是真的懷孕?」 「在視線開闊的地方,就覺得坐立難安 」 「不要抓我的耳朵啦!」 兔兔跟人類的生活中,有好多好多希望飼主能了解的習慣與問題。 本書從兔兔的視線出發,剖析兔兔的行為模式與訊號, 解開叫聲、行動、身體構造等不為人知的小祕密。 【兔子的心情】、【兔子的動作】、【兔子的生活】 【跟人類的生活】、【身體的祕密】、【兔子雜學】 分作六大章節,由兔兔老師出面解開人兔生活中的各種祕辛。 搭配可愛又豐富的插圖,
好喜歡刺繡 口金! 本書選用了九款不同大小的經典塞入式口金, 以小巧可愛的波奇包為主題,加上自然風的美麗刺繡圖案, 收錄了許多令人欣喜不已的作品提案。 也由於是在素色布料上進行刺繡後再依紙型裁布, 完成的效果就像自創布料一樣,*一無二&令人自豪! 初次嘗試的新手可以從迷你口金+單個花樣刺繡的作品開始練習, 只要變換布料顏色&繡圖,就能產生新鮮的創意成果, 令人作再多也不厭倦。 名人推薦 ※刺繡&口金創作家kelly熱情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樋口愉美子(ひぐち?6?4ゆみこ) 1975年出生。多摩美術大學畢業後,以手工包設計師的身分活躍於市場上。參與商店販售作品&舉辦作品展之後,2008年開始以刺繡作家的身分參與各項活動。並以植物&昆蟲等生物為圖案,製作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