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集中研究逻辑代数的滤子理论和算子代数上可导映射的数学著作,主要是作者近年研究工作的总结,同时也介绍了与之相关的靠前外众多学者的近期新成果。全书共7章,涉及两大部分的内容:靠前部分(靠前-4章)逻辑代数即滤子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格与剩余格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利用区间模糊集的方法原理,研究剩余格(可交换剩余格与非交换剩余格)上各种滤子的系统结构,获得这些滤子间相互等价的条件,建立逻辑代数上滤子的表示理论;第二部分(第5-7章)算子代数即可导映射部分,主要介绍非自伴算子代数,是三角代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特征,并在三角代数上研究可导映射和与可导映射有关的函数方程的Hyers-Ulam-Rassias稳定性问题,很后给出所得结果的若干应用。
本书为物理学家谢希德重要著作,作为经典文库丛书再次出版。群及其表示理论是处理具有对称性的物理体系的一种有力工具。本书在论述群及其表示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群论在原子、分子和晶体等物理体系中的应用。本书可供大专院校物理系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随着光电子信息技术、纳米科技和生物生命科学的发展,要求光学成像或光刻的分辨率达到亚波长甚至纳米尺度。然而,由于受到阿贝衍射极限的制约,无论是光刻的特征线宽、光盘存储器件的记录点尺寸、还是光学图像的分辨率,按照传统的衍射光学理论很难突破半波极限。对此,科研人员提出了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挑战半波极限,实现纳米尺度的光学分辨率。《非线性超分辨纳米光学及应用(英文版)》首先分析和介绍了目前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常见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案,然后聚焦于利用薄膜材料(是半导体薄膜)光学非线性效应来突破阿贝衍射极限。从薄膜材料非线性折射和吸收的表征方法出发,分析半导体薄膜以及金属掺杂半导体薄膜的非线性吸收和折射特性。
《量子输运——纳米科学导论(英文)》是对于快速发展的内容繁杂的量子输运领域的综合性介绍。量子输运在纳米器件中糅合了很多看似互相矛盾的概念,如量子与经典、导电性与绝缘性等等。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宽广的理论背景和奠定该领域基础的开创性的实验。 本书适合纳米科学、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作为参考,也可用作研究生教材。
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报告,以我国正式出版的、2017年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各学科1900多种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包括英文版期刊)为统计源期刊,从学科、地区、机构和作者等多角度对该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国外检索工具SCI, Ei和ISTP对我国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的数量、引用情况等进行了分析。本报告可用于定量分析和科学评价我国科研发展现状。
《红外辐射与目标识别》是作者及其所在团队基于多年的光学特性研究与实践应用编写而成。《红外辐射与目标识别》从目标特性服务于光学探测识别应用的视角,系统地论述了目标与环境红外辐射及其传输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介绍了红外成像探测的基本原理、目标特性与红外探测的相互约束及影响、红外成像与红外光谱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并将目标特性与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对智能红外目标识别技术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