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结合了近三十年国内外冷原子领域研究热点。前两章回顾了近代冷原子物理的发展历程,简要地总结了冷原子领域的常用基础知识。第三章至第七章,讲解了一、二维量子气体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与常用模型,并介绍了一些当下领域内的热门研究方向,如量子拓扑、多体局域化、量子涡旋等。第八章讨论了冷原子系统如何为量子信息、精密测量等前沿热点应用研究提供重要支持。作者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参考书、综述文章的总结以及与多位国际知名教授深入探讨,提炼出冷原子与低维量子气体前沿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并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
本书是关于冷原子分子物理学的专著,冷原子分子物理学是近期取得很多重要实验和理论进展的领域,并且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书从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介绍写起,逐步引入了对冷原子技术的概述,并非常详尽地讨论了磁光阱中的冷原子、光晶格中冷原子 、规范场中冷原子、微腔中冷原子。之后,本书又对冷分子做了全面介绍。在本书的最后,给出了对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的展望。 本书力争给读者呈现冷原子分子领域的全景,同时讨论非常深入,给出了诸多细节,使读者能够建立对该领域清晰、准确的理解。 本书可供冷原子分子领域,以及激光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计算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建模思想和计算模拟方法等,共11章,内容涵盖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经典分子静/动力学模拟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电子结构计算基础、波函数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的角度入手,在分子轨道理论和固体能带理论框架下阐述了分子和固体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展示了电子结构和晶体性能的计算流程。第二部分立足于经典原子行为模拟思想,系统介绍了经验势函数和分子力场、静力学优化方法和动力学数值算法,通过引入统计系综构建起微观与宏观的桥梁。本书主题鲜明、取材典型、概念清晰、推导严谨,可供高等学校材料、物理、化学、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考。
“物理学大题典”是一套大型工具性、综合性物理题解丛书。丛书内容涵盖综合性大学本科物理课程内容:从普通物理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近代物理到“四大力学”,以及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激光物理、量子光学、量子信息等。内容新颖、注重物理、注重学科交叉、注重与科研结合。 《分子、原子与亚原子物理学(第二版)》卷共4篇,包括原子、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实验方法和粒子束。
本书作者长期在一线从事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工作,系统地开展了多尺度、多手段调控高分子结晶结构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结晶理论进展、计算机模拟高分子结晶、嵌段高分子和长链支化高分子结晶、高分子共混物和高分子薄膜结晶、聚烯烃(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结晶、可降解高分子聚乳酸结晶、导电高分子聚噻吩结晶以及介电谱在高分子结晶研究中的应用等。
本书为“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培荣教授及其团队在《生物标志物质量色谱图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汇集常规生物标志物系列和一些在化石燃料中生物来源尚不明确的分子标志物系列的质量色谱图共296幅。
哈科恩编写的《分子物理学和量子化学基础(第2 版)》是一本介绍学习分子和其他化学键性质需要的分子和量子化学知识的教材。这是继作者的早期教材《原子和量子物理学》之后,又一神作,为了物理学的学生描述了物理和理论化学的实验和理论基础。在这新的版本中增加了凝聚态、场致发光、发光二极管中的高分辨率的双光子光谱学、超短脉冲光谱、光电子光谱、和单分子光学研究。目次:导论;分子的机械性质、尺寸和质量;电中的分子和磁场;化学键理论导引;对称和对称运算简述;分子物理和量子化学中的多点字问题;分子谱技术的综述;旋转谱;振动谱;旋转和振动谱的量子力学处理。
本书侧重于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涵盖前沿进展。详细介绍了粒子的对称性原理、性质和分类、强子的夸克模型以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出了电磁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和强相互作用的规范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CD)。在弱相互作用部分,系统地介绍了电中性粒子和中性K介子、中性B介子和中性D介子的反粒子的混合以及CP不守恒。在强相互作用部分,简要讨论了电荷、奇异态、胶体和混杂态、晶格规范理论。还介绍了轻子系统的中微子振荡和CP破坏。此外,本书还简要介绍了标准模型之外的几种新模型,如大统一理论和超对称模型。后介绍了宇宙学与粒子物理关系的基本内容
本书主要介绍了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中的原子分子结构、光谱和碰撞,先进光源与原子分子物理,冷原子物理及其应用,奇异的原子分子团簇四个前沿领域,着重论述了各个方向的科学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特色、优势和不足,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