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按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编写的《测量学》和测绘工程专业的《数字测图原理和方法》之配套教材。全书包括实验课的一般要求、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实验项目设置按基本实验、提高性实验和前沿性实验安排实验内容,注重科学、先进的实验内容与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本书主要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和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以及测绘工程等专业作为测量学和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等课程的实验教材。其他开设本课程的专业可根据其教学内容、实验学时数以及设备情况选择相应的实验项目。
本书系《中国古代天文知识》丛书之一。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在早期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利用星体的位置辨别方向,判断时间,识别季节,因而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全书用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天文历法知识知识简明扼要地传达给读者,以翔实客观的资料说明了古代天文历法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可谓源远流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本实习指导书是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测量学》(程新文等,2008)的配套教材。测量学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地质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土木工程等24个专业开设的技术基础课。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课堂讲授外,还有实验课和教学实习。为了巩固和加深对测量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编写了《测量学实习指导书》。 《测量学实习指导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分为3个部分:*篇为测量学课程实验与实习的一般规定;第二篇为课间实习,按现行《测量学》分层教学大纲(40学时、32学时)要求编写,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全站仪坐标测量、GPS测量、CASS数字成图软件认识与使用等内容;第三篇为野外测量综合实习,包括全站仪测图
《火灾》通过多个灾害实例,叙述了火灾的特点、成因和对人类及社会的危害;然后通过描述各灾害发生的前兆,介绍了这些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并针对各种灾害介绍了简单实用的自救及互救方法,最后对人们灾害创伤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做了一定的分析,介绍了有关心理干预的常识。
2009年1月27日,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在南极冰盖点(DOME A)建立昆仑站。 这是人类探索环境和自然征程上迈出的新一步,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政治意义,内陆队28名队员经过重重艰险,胜利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国家任务。内陆队随队医生毛一雷用录音笔,真实记录下了这段传奇经历…… 艰巨的一次南极科考行动的全过程,甚至生活细节; 队员们在各种不可预测的艰险面前的勇敢顽强,以及喜怒哀乐。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凭借其丰富的从业经验、翔实的数据资料,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天气、气候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气候经济学》通过一个个实例揭示了天气对经济的影响及气候变化与经济间的关系,对
随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校对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需求日益广泛。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委托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精心编写了《海洋经济统计知识手册》(作者何广顺、王立元)。《手册》以目前海洋经济统计工作为基础,将统计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对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统计常用名词和术语、海洋经济统计基础知识、海洋经济统计制度和标准、海洋经济核算方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建设内容以及海洋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与诠释,是了解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一本很好的参考资料。
本书系统论述了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的理论、试验、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综述,地表入渗影响下的岩坡稳定性研究概况介绍,单一裂隙非饱和渗流研究,完整岩石非饱和渗流研究,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有限元分析,地表入渗影响下的岩坡稳定性研究以及上述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等。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铁路、公路、矿山及核废料深埋处置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上述领域研究生相关课程的参考教材。
《中国古代二十八宿》由陈久金著
这是一本真正意义的不用显微镜岩石学教科书。该教材是为从未学过《结晶学及矿物学》、《晶体光学》和《光性矿物学》等课程的非地质学专业类本科学生学习岩石学而编写的,旨在指导学生使用常规和简便的三小件(小刀、放大镜和鎯头)进行岩石标本和露头的观察、描述和鉴定。 全书除绪言外共分5章。内容包括:在简述造岩矿物预备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基本知识、分类命名、观察描述思路和肉眼鉴定方法;书中初涉一些岩石学基本理论,但可在宏观观察中逐渐认知而不必通过显微镜研究验证;书中后一章的野外岩石学工作方法可以说是笔者多年从事岩石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积累和经验体会的总结,这有助于把自然界孤立的岩石手标本置于地质体系统的时空坐标内进行思考。 本教科书体系结构合理、概念知识新颖、涉及内容丰
认识宇宙万物的不错入门导览,让天文学变得易懂、可用!美国天文学家西蒙·纽康的经典天文学巨著,风靡全球的科普知识读本。本书从宇宙结构讲起,介绍了天体的运行情况,包括太阳系、如何确定天体的位置、地球的周年运动等,进而讲述了观察天体的工具——望远镜——的发展变化,从最初的折射望远镜到反射望远镜,再到折反射望远镜,并新增了当下的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等内容。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耳熟能详的恒星、行星、星团、星系,以及彗星、流星、小行星等各种天体,并在最后新增了宇宙星系、探索地外生命章节,包括UFO、地球的起源、探索太阳系和银河系等,全面呈现了赖以生存的宇宙的主要构成形态以及各自的特点、宇宙的过去未来等丰富的天文学知识。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分类及其危害,探讨了雷电活动基本特征、雷电流幅值分布概率、雷电绕击率、反击率和人工观测雷暴最远距离等问题。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十余年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经验,阐述了防雷装置检测一般规定、常用仪器设备及其原理、检测技术、报告书制作和雷击灾害调查与鉴定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建筑物、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高速公路、移动通信基站、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SPD以及发电厂、变电站地网检测技术方法。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是防雷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雷电防护技术业务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系统阐述了煤地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共有15章。本书是高校能源地质以及勘探开发专业的大学高年级教材,也可作为有关院校地质专业学生、研究生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讲述了现代遥控技术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现代遥控技术概论、传感器、声音遥控器、光控遥控器、磁控遥控器、红外线遥控器、热释电红外遥控器、超声波遥控器、无线电遥控器、语言遥控器、音频遥控器等。书中还编入了遥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50多个。本书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突出新颖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师生、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有关科技人员进行产品开发设计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广大电子爱好者的学习教材。
本书围绕公海生物资源管理制度问题,梳理评述了中外关于渔业资源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讨:首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渔业管理组织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尝试给即将诞生的国际渔业管理组织搭建一个科学可行的框架;对保障国际渔业管理组织得以正常运转的程序和执行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我国公海渔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对公海生物资源管理制度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