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测土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王腾军、宋伟东、邹进贯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配套用书。全书包括习题、实验、电子测量仪器使用说明、数字地形图测量规定和控制测量计算程序(C )参考等五个部分。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其他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学时数选择必做的实验项目和习题,或根据教学内容和仪器设备条件做灵活安排。
本书是大学的入门教科书,它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描述GNSS各种参考系统、卫星轨道、卫星信号、观测值、定位数学模型、数据处理以及数据转换。对于GPS、GLONASS、Galileo以及其他单个系统..主要描述其特定的参考系统、服务、空间与控制段、信号结构等。 本书涵盖了导航系统未来可能的发展,是一本GNSS基本参考书。英文版所有作者的主要学术背景都是大地测量学,他们的母校都是格拉茨技术大学。Hofmann-wellenhof是奥地利国家导航研究所创始人,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与导航研究所的所长;Lichtenegger是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与导航研究所的成员:Wasle自2001年受雇于Teleconsult Austria GmbH,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国家与国际GNSS研究与发展计划的公司,他同时也在卫星大地测量与导航研究所定期开设伽利略课程。
本书是根据全国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通用教材编写委员会2009年制定的编写规划,为适应当前测绘类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编写的。本书课程是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编写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性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知识,以生产过程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模式。教材的编写自始至终贯穿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全书共分为10章。 本书作为高职院校工程测量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参考用书。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第2版)》系统阐述了变形监测及其数据处理与分析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反映了变形监测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变形监测的基本内容及现代发展;数理统计的有关理论;变形监测技术;变形监测资料的预处理;变形监测网的参考系和参考点的稳定性分析;变形分析与建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变形的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等。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教材,并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GIS与GPS导论》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地理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在林业及相关领域中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