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Tacha Wade Shelly Sommer编著的《A to ZGIS图解词典》在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出版社(ESRI Press)2006年再版的 A to ZGIS: An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一书译稿基础上,补充了200多条国内常用(GIS词条,共有2000多条词条和近400幅插图。内容涉及地图学、地理学、大地测量学、测量、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全球定位系统、导航以及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天文学、计算技术、程序设计、互联网、ESRI软件等学科、技术与应用领域。本书正文词条按英文字母排序,图示解义,书后附有汉英索引,利于读者自学和理解,且便于携带和查阅。 《A to ZGIS图解词典》可供高等院校师生、GIS科技工作者及GIS用户参考使用。
本书以统计学思想为主线,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部分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如何对一元地学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和统计推理;第二部分从应用层面讨论如何对多元地学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并寻找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及其应用;第四部分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一些常用地学经验图解的原理和解读。对于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都设置了实训项目,并以光盘的形式提供。本书最显著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注重突出基本概念和论述基本原理,又强调掌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书适合用作高等学校地学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地学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钢铁冶金概论(第2版)》共分10章,以钢铁冶金工艺流程及与钢铁冶炼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主线,系统介绍了采矿、选矿、铁矿粉造块、焦化、高炉炼铁、炼钢连铸、轧钢、钢铁产品及其质量检测、钢铁生产用耐火材料和钢铁生产节能与环保等专业知识。通过学习《钢铁冶金概论(第2版)》,读者可以对钢铁联合企业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并初步掌握钢铁冶金的基本知识。 《钢铁冶金概论(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冶金相关专业的工科、理科、经管、文法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非冶金工程专业学生进行钢铁冶金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用书。
《测量学(第三版)》在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与内容有关的主要仪器的使用作了较为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增加了近年来测绘科学的新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和测量新技术方法的介绍。《测量学(第三版)》力求说理详明、文字浅显,以方便教师教学和使用者学习。在内容上针对农林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地形测量和地形图的应用为重点,对距离、角度、高程的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传统方法和数字测图方法、地形图应用以及园林施工测量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另外,《测量学(第三版)》附录包括测量学实验、实习内容,使教材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测量学(第三版)》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林学、园林、园艺、资源环境类专业的测量学教材,亦可作为相关专业工作者学习测量学课程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篇规定了工程中连续运行基准站建设中的土建工程、设备工程、质量检查与监理、资料汇交和运行维护等内容;第二篇规定了工程中GNSS大地控制网的布网设计、点位勘选、观测墩建造、观测,以及资料汇交等内容;第三篇规定了工程中高程控制网中的水准路线布设、水准路线的普查、选(补)埋、水准观测和资料汇交等内容。本规程针对点位建造和观测环节,还规定了建造流程、质量控制、施测方法、精度指标等内容。附录部分是针对正文的细化,并给出了样例。 本书适用于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可作为其他类似工程的参考书,可为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和从事测量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重点介绍了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工程实地测设以及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等内容,最后介绍了近景摄影测量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本课程与地形测量、测量平差、全站仪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之间联系密切,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实施和项目管理》包含4部分12章内容,具有深入浅出、全面详实、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全书从设计、实施和项目管理的视角综合讨论了空间数据库系统的各个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空间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关系、数据模型和数据建模、空间数据标准和元数据、空间数据共享和数据仓库、用户教育和法律问题、空间数据库实施项目管理、空间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实施和项目管理》系统、完整地探讨了空间数据库设计、实施与管理等各方面的核心技术,全书结构性好。严谨规范,并给出了作者对空间数据库系统发展趋势的展望,适合高校或研究院所相关IT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城建管理、城市规划、教育和法律等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或辅助读物,对于与空间信
本教材特色是强调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观点。全书共分为8章。章绪论中介绍地球系统科学背景、科学意义和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思路、基本概念、研究步骤等;第3章至第5章详细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分支、技术方法;第6章介绍地球系统科学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第7章对地球系统科学数字表达——数字地球进行了概括介绍;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第8章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教材充分体现了地球系统科学大跨度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突出了地球系统科学对于认识地球和管理地球的重要作用,使读者对地球系统科学有完整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基础知识框架的建立。 本教材可作为地质学、地理学、大气、海洋、国土资源等地球科学分支,以及信息科学技术、行星科
本书结合项目的实施讲述基于MapX技术的地理信息与定位系统的实现过程。全书共分16章。章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建立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方案和开发技术选型。第2章讲述基于多层分布式的体系架构及其相应的基于标准组件模式的应用服务器的开发。第3章建立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基础数据。第4章重点讲述GpsOne定位方式的特点、流程和通信接口协议。第5章以第4章的通信协议为基础,实现定位通信服务器的设计开发。第6章讲述如何通过主叫号码截取的方式获得主动触发定位号码及数据传输。第7章讲述局端应用服务器定位通信子线程的设计和实现。第8章介绍MapX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与开发语言进行集成。第9~14章作为本书的核心内容,重点介绍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的实现过程。这其中,为了提高大数据量图元的生成效率,本书引入了开源的Mitab技术,解决了常规MapX方法
本教材特色是强调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观点。全书共分为8章。章绪论中介绍地球系统科学背景、科学意义和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思路、基本概念、研究步骤等;第3章至第5章详细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分支、技术方法;第6章介绍地球系统科学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第7章对地球系统科学数字表达——数字地球进行了概括介绍;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第8章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教材充分体现了地球系统科学大跨度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突出了地球系统科学对于认识地球和管理地球的重要作用,使读者对地球系统科学有完整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基础知识框架的建立。 本教材可作为地质学、地理学、大气、海洋、国土资源等地球科学分支,以及信息科学技术、行星科
本书系统、透彻地阐述了GPS及其接收机设计的各项相关内容,包括GPS信号结构、时空坐标系、测量值、定位原理、卡尔曼滤波、接收机的射频前端、信号捕获和信号跟踪。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差分精密定位、GPS与惯性导航的组合和地图匹配三方面GPS应用技术,并对多路径、电磁干扰、互相关干扰、高灵敏度GPS、辅助GPS等关键课题做了论述。本书理论分析清晰,实用性强,并且内容力求反映近些年来出现的GPS技术和成果。 本书可以作为本科生高年级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材参考书。也是所有与GPS等卫星导航系统及其接收机设计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都应当配备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