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GIS及空间分析教学、科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状况,以ArcGIS为平台,编写的空间分析课程实验教材。书中的实验内容自成体系,精选了空间分析前的数据准备、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栅格数据的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综合应用等4个方面的20个实验,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内容、原理与方法、设备与数据、步骤、说明等方面的介绍,所有的实验都配备了相关的数据。通过这些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实验,能够让读者有效地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空间问题。它既可作为《GIS空间分析基础教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独立使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阐述了空间数据库技术,论述了数据获取及处理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设计方法及评价等;后以“天地图?辽宁”为例,阐述了其设计方法及部分功能模块,使读者能够形象、生动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实际体现形式及用途。本书可作为工科院校测绘类、规划类、环境类、农林水利类、遥感类、地学类等本、专科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用书。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本书内容进行选择教学。
本书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为依据,介绍了CAD绘图功能,并融入地形图符号的绘制当中,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加入大量的工作流程插图,直观、通俗、简洁、易懂。本书以CAD的基本操作为先导,以绘制地形图符号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共有八个独立的绘图项目:居民地的绘制、道桥的绘制、水系的绘制、垣栅的绘制、植被的绘制、独立地物的绘制、控制点的绘制和图廓的绘制。本书内容简练,注重实践,主要作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测绘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依托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课题,在多年的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C#语言环境下SuperMapObjects组件开发快速学习和应用方法。《C#语言环境下的SuperMapObjects组件式开发》以C#为语言开发环境,以SuperMapObjects功能模块为基础,配以典型的实例,使学习者通过实例实践、总结和分析,加深对SuperMapObjects组件理解,进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C#语言环境下的SuperMapObjects组件式开发》共分为九章,其中章和第二章分别为C#简介和SuperMapObjects概述,第三章至第九章为程序实例,分别介绍了入门程序、数据管理、地图管理、查询跟踪、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和网络分析。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与信息提取》总结作者近年来在遥感图像分割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频域分析的鲜明特色,以遥感图像频谱特征为基础,从频谱分析、滤波器设计、全要素地物分割、特定地物目标提取等方面系统地论述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的学术思路、关键技术及其实现过程。 全书以“频谱分析-滤波器设计-图像分割-信息提取”为线索进行组织,内容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仅具有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反映学科的新动向、新问题,介绍学科前沿的新成果和新内容。读者在阅读《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与信息提取》前应具备数字图像处理相关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与信息提取》可作为高等学校遥感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供遥感相关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卫星定向技术(第2版)》是以作者多年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为基础,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卫星载波相位测量定向定姿技术的基本理论、工程实现与应用。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概述篇阐述了卫星定向技术发展概况以及典型应用背景;原理与技术篇全面论述了卫星载波相位定姿基本原理、误差模型、载波相位模糊度确定关键技术,并结合当前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卫星与惯性导航的全组合导航技术;应用与实现篇介绍了卫星定向/低成本惯性全组合导航技术在军用及民用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船载火炮应用与车载移动卫星通信应用,并对基于我国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的无源定向技术进行了工程实现,构建了北斗双星定向原理样机并完成了静态与车载动态实验。《卫星定向技术(第2版)》力求反映卫星定向定姿技术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突出工程
《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地坐标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分别对大地坐标基准、大地坐标系统、大地坐标参考框架等相关概念以及大地坐标系统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对地球椭球理论、地球参考系统、国际大地测量坐标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结合参心大地坐标系统对我国大地坐标系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为满足我国地心坐标系统CGCS 2000的推广应用,《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除了介绍国家、区域地心坐标系统,还对CGCS 2000及其参考框架进行了重点介绍;从应用角度系统介绍了大地坐标系统变换和地图投影变换;最后系统概括了时变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在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以方便读者掌握大地坐标系统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类本科生或相
《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及地面实验基础》以地表热量平衡、辐射、热量、物质传输等物理过程为基点,定量分析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剖析地表界面所产生的信息流及其随波长、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揭示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内在联系和提取信息的机理,论述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构建的全球、区域地表水、热、碳平衡与循环的定量遥感模型,其中主要有反演士壤水分含量的热惯量和微分热惯量遥感模型、反演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的可操作二层遥感模型、反演植被二氧化碳同化通量和作物估产的遥感模型等。 《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及地面实验基础》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及地面实验基础》突出遥感试验及其对创新思维的启迪作用;突出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的创新成果及野外、
本书主要介绍了外高分辨率商业合成孑L径雷达(SAR)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其相应产品的标准化现状。针对星载SAR传感器的特点,结合外标准产品分级的优缺点,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高分辨率SAR卫星的标准产品分级体系,包括单视斜距复影像(SLC)产品、多视地距(MGD)产品、系统几何纠正(GEC)产品、精纠正(eGEC)产品、正射纠正(GTC)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叙述了各级产品的制作流程。针对这套方案,本书利用TerraSAR—X、COSM0一SkyMed等数据进行了验证。为便于科研和生产人员实现本书中的方案,书中还介绍了星载SAR传感器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和有理多项式系数(RPC)模型以及相应的正反变换等。 本书可供测绘、国土、航天、规划、农业、林业、资源环境、遥感、地理等空间地理信息相.关行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精密单点定位(PPP)是GPS定位技术中继RTK/网络RTK技术后出现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如何保障和评价PPP的精度和可靠性是PPP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书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数据探测与抗差估计理论,系统地研究了PPP质量控制与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别从PPP的数据处理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丰富了精密单点定位数据(预)处理的理论和方法,精化了PPP的函数模型及模型,拓展了PPP质量检验与优化的方法,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精密单点定位质量控制体系,为今后制定PPP测量技术规范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及地面实验基础》以地表热量平衡、辐射、热量、物质传输等物理过程为基点,定量分析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剖析地表界面所产生的信息流及其随波长、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揭示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内在联系和提取信息的机理,论述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构建的全球、区域地表水、热、碳平衡与循环的定量遥感模型,其中主要有反演士壤水分含量的热惯量和微分热惯量遥感模型、反演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的可操作二层遥感模型、反演植被二氧化碳同化通量和作物估产的遥感模型等。 《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及地面实验基础》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及地面实验基础》突出遥感试验及其对创新思维的启迪作用;突出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的创新成果及野外、
《测绘CAD》的编写采用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讲述方法,在理论讲解的同时,配以大量实例,并有简要提示和说明,对初学者来说容易入门,对有基础的读者又能达到较高的AutoCAD操作水平。每章结尾有本章小结,并配有习题与思考题,使读者在学完每章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地籍管理与地籍测量 李海英》以地籍管理和地籍测量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体,引入了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规范,构建了学习任务、知识内容和实习实践体系,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实习实践强化理论认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掌握实践技能。 《地籍管理与地籍测量 李海英》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城市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测绘人员、地籍调查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参考书。
《GPS卫星导航基础》旨在详细描述全球定位系统及相关的技术,讲述GPS如何工作以及如何应用,包括基本原理、系统结构、信号特点、坐标系转换、位置计算、差分技术、辅助GPs、GLONASS、GALILEO与北斗等其他GNSS介绍、数据格式与硬件结构,并包含了GNSS领域的新技术,以及GNSS应用等内容。《GPS卫星导航基础》条理清楚、内容丰富,易于理解和掌握,为GPS开发和GPs应用人员提供所需的参考内容,帮助读者快速和全面地理解GPS相关技术。《GPS卫星导航基础》可以作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开发者、导航技术应用者、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高等院校师生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在本书选题与包含的内容上,作者对是否应包括地热发电的内容作过一番考虑。由于我国适合地热发电的高温地势资源较少,地势电站又涉及许多专门的技术,因此,本书除作为因地制宜地介绍几个小型中低温地热资源电站外,没有将高温地发电列入本书的范围。
《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地坐标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分别对大地坐标基准、大地坐标系统、大地坐标参考框架等相关概念以及大地坐标系统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对地球椭球理论、地球参考系统、国际大地测量坐标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结合参心大地坐标系统对我国大地坐标系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为满足我国地心坐标系统CGCS 2000的推广应用,《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除了介绍国家、区域地心坐标系统,还对CGCS 2000及其参考框架进行了重点介绍;从应用角度系统介绍了大地坐标系统变换和地图投影变换;最后系统概括了时变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在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以方便读者掌握大地坐标系统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类本科生或相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内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增强系统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实际上是在一个新的系统组成基础上开展性能功能指标的设计规划,并且提出测试要求和方法,这是个开拓创新的过程。本书的最后部分展望了在GNSS后时代的定位、导航、授时新技术,尤其是室内外无缝导航和多系统多手段融合定位技术。
针对地理信息对语义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利用本体实现基于语义的地理Agent的集成和互操作的基本方法。通过该方法,首先利用地理Agent中的领域本体把各个分布异构的GIS节点用本体封装起来,对外显示基于本体的界面;然后通过基于遥感影像和地理Agent的语义推理机制,建立不同本体系统之间的语义关系;最后通过不同GIS节点之间的语义关系投影到全局本体Agent中的本体树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从而空间信息集成和互操作研究提供探索性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