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下的主角,是各种鸟和鱼。 它们生存繁衍,它们猎食或被猎食或兼而有之,它们随季节变换而迁徙奔波,它们与其他生物互动共生 一个瑰丽奇妙的海洋世界,一段生命轮回的交响曲。 在核污染水永久危害海洋的当下,让我们回溯过去,认识那尚未被工业大规模污染的海洋原生态环境。
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包含2023年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2023年广东海洋经济重点工作,2023年广东地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珠三角、粤东、粤西等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2024年广东海洋经济工作计划等四个章节,全面反映了2023年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目标和规划。
本书译自美国《描述性物理海洋学:导论》(第6版),原书是全球范围内物理海洋学经典教材。本书对原书附件内容(索引、补充资料和练习题等)予以删除(可在相关网页查找到)。全书含14章,从物理海洋学概论出发,详细讨论了海洋的维度、形状、底质,海水的物理性质,水体特征分布,质量、盐分、热量、风力等与海洋的关系,数据分析工具,海洋环流,重力波、潮汐与海岸线,五大洋(传统四大洋和南大洋),以及全球环流等课题。
本书为2022年海洋碳中和中心成员成果作品集,主要分为四个版块:海洋碳增汇关键过程与理论创新,如自然驱动下的碳埋藏理论与技术研究、海洋自然过程对碳的封存、微生物技术增加固碳比例、海洋微生物互作及其驱动的海洋碳汇过程与机制;非碳能源替代方案与关键技术,如偏远海岛波浪能与海流能装置的工程装备定型及应用,海水淡化、海水制氢、海上太阳能等具体能源转化实例;海洋碳增汇应用典型示范与推广,如可行的长时间监测与核算的体系、实时可碳交易的样板、海水养殖的动态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监测;海洋碳交易市场标准与气候评估,如碳汇技术在管理与经济领域实践的直接体现、人类活动对碳中和影响开发气候系统模型、气候评价体系与机制。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全 球环境中具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海洋是保障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物质基础,海洋文明和文化又为 人类相互交流、理解、合作,创造了永续的精神财富 。海洋调查是人类认识海洋的**步。侍茂崇、高郭 平、鲍献文编写的《海洋调查方法(高等学校海洋科 学类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规划教材)》在介绍海洋仪器 的同时,又重点介绍海洋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在介 绍各种海洋调查方法的同时,又重点介绍正确的站位 设置和有效的协调和组织;既介绍常规的资料处理方 法,又对一些计算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做出谆谆善 诱的解释。为了提高海洋调查首席科学家决策的科学 性,在书又专门增加一章有关调查范例和有效规避风 险的内容,讲述保证安全的种种措施。
本书从大数据视角、企业维度,构建海洋新兴产业指标体系,监测人力投入、资本热度、科创能力、市场信心等四个维度10个指标的数据,分析2018-2022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并重点对海洋水产种业、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和海洋信息5个海洋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和指标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绘制产业全景图谱,为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决策参考。本书读者对象为海洋产业管理部门、涉海企业、投资机构、海洋科研机构等。
近几十年来,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类开发活动的日益加剧, 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威胁, 并正以空前的速度消失。在过去的几百年里, 人类活动导致物种自然灭绝的速率比历史上增加了1 000 倍。海洋哺乳动物、鸟类、龟类等海洋生物面临的灭绝风险正急剧上升, 渔业资源被彻底开发、过度捕捞或耗竭, 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湿地等海洋生态系统正逐步退化, 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已成为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本书在评估分析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力, 揭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差异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措施。并以大连庄河市作为典型案例, 构建不同海域使用类型、利用强度和保护政策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
本书着眼国家海洋权益与新的海洋防卫观,以海上通道战略区位与空间信息技术的视角,对环中国及其邻近海上诸多战略通道,进行信息融合与类型体系分析,并重点兼顾*为关注的自然条件逐一阐述的同时,基于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就完善岛链间通道数据处理与应用平台,以专门的章节列述了海峡信息系统建设及其重要意义。
本图谱调查覆盖面广、站位密度较高、考察指标较全面,对推动大连地区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认识海洋(插图第10版)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 者 基斯·A. 斯韦德鲁普著 出版时间 20220301 I S B N 9787533492434 定价 120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本书基于上海海洋大学 数字海洋研究所 相关科研积累,重点考虑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海洋智能感知中数据分析方面的创新与应用。本书从空中卫星遥感影像、岸基视频分析、水下光学图像,以及大数据可视分析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海洋领域的计算机视觉关键技术,并通过海洋涡旋、海洋锋、海浪要素检测、水下机器视觉增强、多视图海洋异常模式挖掘等具体应用案例阐明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潜力。本书内容有助于推进人工智能与智慧海洋交叉领域的研究,加速智能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创新,助力海洋科技发展。
深海科技作为挺进深海新疆域的首要前提和关键支撑,其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把握国际动态、认清自身位置,是研究我国深海科技发展策略的必要基础性工作。2018 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 重点专项设立 全海深样品信息系统建设及深海技术与装备领域发展战略研究 重大项目,《2030 世界深海科技创新能力格局研究》为该重大项目所属课题。课题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牵头,联合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两家单位共同实施,致力于从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三个方向对国际深海科技的态势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绘制知识图谱,多角度多层次准确研判深海科技研发趋势、热点与前沿,掌握创新资源布局,预测 2030 年世界深海科技创新能力格局。
本书为《海洋科学家手记》系列第二辑,本书由14位不同海洋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执笔,以这些科学家的所见、所历、所感、所想为视角,通过自述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他们科技创新的缘由,讲述他们在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中遇到的故事和趣闻,分享他们对海洋科研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情怀。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主要面对青少年读者,鼓励他们更加关心海洋、亲近海洋、了解海洋,进而在他们心中埋下好奇、求知、探索、创新、创造的科学精神的种子。
本书为北部湾环流与相关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北部湾多年(1993-2012年)平均环流特征、广西近海水体输运实测资料与计算结果验证、海南岛西岸近海水体输运、北部湾水平衡、北部湾季度代表月表层温度、盐度、叶绿素a与颗粒无机碳的遥感分析、琼州海峡水通量与北部湾东部珊瑚礁白化的相关性研究、北部湾环流与渔业。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北部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渔业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策略制定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中国工程院“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成果形成了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系列研究丛书,包括综合研究卷、海洋探测与装备卷、海洋运载卷、海洋能源卷、海洋生物资源卷、海洋环境与生态卷和海陆关联卷,共七卷。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海洋经济实力不断加强。本书在对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及研究过程中,作者对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和探索,以呈现出较为全面的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发展规划,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特色之路。以冀为相关科研单位及海洋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国家 海洋强国 的建设有赖于国民海洋意识的全面提升,本书介绍了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与过程,提出了一套网络大数据与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测评方法, 对国内31个省(区、 市) 的国民海洋意识现状进行了测算, 给出了总指数、 分指数、 不同数据源、 不同区域、 典型三级指标的详细数据分析结果, 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同时, 本研究还对沿海城市海洋意识指数、 旅游热度指数、 线上海鲜销售指数以及海洋专利指数等专题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