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兴和夏汉宁主编的《文学地理学》这本书,除“学术档案”这一部分之外,均为“中国首届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所收到的论文。本书根据这些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将其分为“文学地理学科学建设”、“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文学与地理环境之关系”与“作家作品的文学地理学研究”等四个部分。
《国家大地坐标系实用宝典》主要介绍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启用与实施进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理论与方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成果的提供与后续技术保障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坐标系、框架、地图及基础地理数据库中基本概念、现有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及转换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国家大地坐标系实用宝典》内容系统全面,力求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易于读者掌握和实际操作。 为方便实际应用,《国家大地坐标系实用宝典》将《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作为附录供有关人员参考。《国家大地坐标系实用宝典》可作为测绘行业有关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的技术手册,同时也可作为地学领域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中国省市区地理:河北地理》以河北省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格局和过程研究为独特视角,强调人地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全书共分为部分,部分为总论,反映现代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内容,包括地理区位、各组成要素格局与过程的地理特征和地理区划;第二部分为分论,反映河北省下辖地理区域在全省比较中的地理特征,也体现了地理学多尺度研究的独特视角,包括冀中南区、沿海区和冀北区;第三部分为专论,反映河北省在全国比较中特色的综合性地理问题,也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地理学应用研究特点,包括京津冀区域联系与一体化进程、水资源短缺与节水社会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省市区地理:河北地理》可作为省内有关高校地理学各专业及相邻学科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教材,也是省内外各界人士了解河北省情的重要读物。
本书根据作者长期从事地理学研究的实践与理论积累,针对青年地理学工作者(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在学术文献查阅与研究创新方面的薄弱状况,详细总结了基于文献阅读的地理学研究继承与研究创新,并结合实际研究工作案例进行剖析。《地理学文献阅读与研究创新》对提高广大青年地理工作者文献查阅能力,培养科学研究中的继承与创新能力有所裨益。 本书适用于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青年教师、研究人员,以及该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
从流域-河口-海洋连续水动力系统角度,分析长江河口吴淞潮位记录(1912~2000年)中的理论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三峡大坝导致的河口河槽冲刷、城市地面沉降、河口深水航道整治与促淤围垦工程导致雍水的复合效应,预测2030年长江河口地区海平面上升10~16cm。海平面上升将导致近岸海域潮位上升、潮流流速增大,设计高潮位和设计波高抬升,海塘防潮和供水安全标准降低。为此,提出上海市应对相对海平面上升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应对行动指南。
西南三江地区是中国是重要的成矿带之一。这里拥有中国目前的铜矿(西藏玉龙铜矿)、的铅锌矿(云南金顶铅锌矿)、的锗矿(云南临沧锗矿)及一系列其他重要的金、银、锡、稀有金属和稀土元素等矿床。这些矿床主要形成于新生代,并且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或者说大陆构造环境的深化密切有关,从而为研究大陆成矿体系提供了典型范例。本书在对三江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成矿特性、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新生代碱性岩、煌斑岩、碳酸岩等岩浆作用及成矿年代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大规模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的追踪,厘定了矿床成矿系列,建立了新生代成矿谱系,提出了“大三江构造-成矿”一体性、大型矿集区“两横两纵两斜夹一点”分布格局、新生代大陆成矿“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