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然而在全球公共话语中,有关气候变化的争议却从未停歇。本书着眼于思考全球社会应如何回应气候变化问题,媒体和科学家群体应该发挥何种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公众来共同行动保护环境。作者认为,如果把气候变化看作一个社会公义问题,那么这不是一个仅凭一人之力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调动多种资源,合整个社会之力(包括政府、媒体、科学家、公众等)才能实现。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该书集合了作者多年在环境传播和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和卓见,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沟通和传播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和指导意义。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将1901~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7位获得者的成功之路作为一个系统,基于553位中外科学家的数千万条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探讨,提出了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成长的一般规律。对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两院院士和杰青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为代表的中外三个层次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科学论文和发明授权专利进行了研究,既反映了我国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当今的现实,又提出了我国不断产出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战略思考。
本论文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了BMP和FGF信号路径在小鼠牙胚及腭部发育中的作用。论文部分研究了外源性FGF8对小鼠胚胎无牙区牙胚发育的影响。论文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研究了BMP信号通路在牙和腭部发育中
本书围绕视听觉信息整合脑机制这一脑信息学热点研究问题,简要介绍了视听觉信息整合的基本概念及生理学基础;详细论述了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相关知识和视听觉信息整合研究方法。不但总结了自己多年在视听觉信息整合脑机制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力图反应当今视听觉信息整合脑机制研究的近期新进展。可供脑信息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专业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获研究生教材。
大学学术是作为科学策源地、文化发祥地、人才聚集区、社会智力库、知识辐射源的高等学府独具一格的宝贵财富,而大学学者的学术成果则是每一个高等学府经年累月所积淀的思想宝库。大学源于学术,学术是大学的生命力。
在本书的评论部分会涉及各项诺贝尔奖的内容和某些事件。由于20世纪的诺贝尔奖已多有描述和研究。本书所介绍的是新世纪(21世纪)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即从2000年起。本书的视角是把生理学和医学当作与社会学交叉的学科,并且将其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因此,在生理学或医学奖外,各年度涉及其他奖项的有关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也在介绍之列,并且也或多或少涉及诺贝尔奖100多年的历史。尽管本书介绍的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其他诺贝尔奖项,即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外的物理、化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奖,而且把它们当作整体的诺贝尔奖文化来看待。
《国外经典医学教材改编影印系列?双语教材:医学生理学(2版)》自1956年版出版以来,每5年修订1次,历经五十余年,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生理学教科书。的2版依然延续了“用最简明的语言讲述生理学核心知识”的编写传统,并特别加入了近年来重要的进展,涉及心血管、神经、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内容。《国外经典医学教材改编影印系列?双语教材:医学生理学(2版)》的另一特色是将学生“必须要掌握”和“能掌握”的知识进行区分,“能掌握”的内容以灰色阴影进行标示,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进一步提升了《国外经典医学教材改编影印系列?双语教材:医学生理学(2版)》的易用性。
本书围绕视听觉信息整合脑机制这一脑信息学热点研究问题,简要介绍了视听觉信息整合的基本概念及生理学基础;详细论述了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相关知识和视听觉信息整合研究方法。不但总结了自己多年在视听觉信息整合脑机制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力图反应当今视听觉信息整合脑机制研究的近期新进展。可供脑信息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专业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获研究生教材。
医学笔记系列丛书是魏保生医学复习考试方法--"两点三步法"的集中体现。从枯燥中寻找趣味,在琐碎中提炼精华,到考试中练就高分,从零散中挖掘规律,由成长中迈向成功,于寂寞中造就出众,为您在成为名医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