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天然产物高通量筛选和新药发现》回顾了微生物天然药物的发展历史以及在人类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详细论述了高质量微生物天然产物库的构建和利用高通量技术高效筛选、发现并开发微生物药物的新技术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合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运用基因操作手段进行菌种选育)。《微生物天然产物高通量筛选和新药发现》章主要介绍了微生物来源的药物的历史;第二章阐述了不同来源的放线菌和真菌资源,以及其中发现的具有应用潜力的小分子活性化合物;第三章主要总结了重要的微生物来源的药物;第四章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用于药物筛选的高质量微生物天然产物库;第五章论述了用于高效发现微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高通量筛选策略;第六章阐述了微生物天然药物研究策略,包括样品采集、宏基因组技术、
本书紧密结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重点阐述了微生物检测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上应用所涉及到的仪器与设备,消毒剂与培养基,无菌、微生物数量、抗生素效价、细菌内毒素、控制菌等检查所要求进行的验证项目和内容(含方法、方案和具体的实操)及验证实验实例,提供了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编写的微生物实验数量统计分析软件程序。 本书内容新颖、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既能供各高等、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选修课使用,又可作为培养教材,更可作为微生物检验者的指导书。
中心站自1992年起,着重发展生物、生态监测,先后承担了《太湖地区主要城市环境质量调查和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水源水质保护研究》《湿地大型水生植物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方法的研究》《无锡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有毒害有机污染物调查与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在科研与日常监测中,中心站工作人员观测了大量的太湖及周边水域的浮游植物,根据《中国淡水藻志》和《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等工具书鉴定了常见藻类,对于偶见的藻类,根据形态、特征,并将图片发给国内外藻类分类学专家请教,以期每一个属、种的分类正确。《太湖常见藻类图集》根据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太湖长达30年的藻类监测结果,尤其是近十年来深入的多样性调查及其形态分类学的研究结果汇编而成。书中藻类检索表仅列举了太湖常见藻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医学主干课程,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如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消化所学知识,是教学中的重要问题,而编写一部既体现学科的发展,又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读性的辅助教材,也是护理学专业教师们的愿望。 本书以目前普遍使用的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材为蓝本,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撰而成。旨在辅助教师和医学生全面系统地根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环节过程中重点、难点,使医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之后,进行自我考核和检测,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全书共分三篇,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每一篇章均有内容精讲和自测习题。内容精讲按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重点解析三个层次提出本课程章节重点掌握内容,并就难点、疑点进行重点解析;自测习题中
不说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自然界不一个由空气、阳光、土壤、水等构成的大环境,同时还有一个由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等构成的微环境。同大环境相比,微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似乎更加密切一些。 那么,在这个微环境中,人与微生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微生物在人体的营养吸收、生长发育,乃至抵御疾病等方面扮演了何种角色?微生态平衡与失调是怎么一回事?“菌群失调”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疾病的结果?微生态制剂有哪些功效?服用微生态制剂应该注意些什么…… 本书作者以问答的形式和通俗的文字,生动而全面地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微生态世界。第二版不仅修订、充实了大部分内容,而且增加了“益生元的原理及应用”和“微生态及其制品的进展”,十分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对从事微生态学研究者也颇有参考价值。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医学主干课程,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如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消化所学知识,是教学中的重要问题,而编写一部既体现学科的发展,又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读性的辅助教材,也是护理学专业教师们的愿望。 本书以目前普遍使用的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材为蓝本,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撰而成。旨在辅助教师和医学生全面系统地根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环节过程中重点、难点,使医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之后,进行自我考核和检测,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全书共分三篇,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每一篇章均有内容精讲和自测习题。内容精讲按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重点解析三个层次提出本课程章节重点掌握内容,并就难点、疑点进行重点解析;自测习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