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涵盖了植物生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技术,所选实验内容大多数经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此外,我们还挖掘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各课题组科研工作中目前常用的植物生理实验相关项目,设计成实验。参加编写的人员均为多年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及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骨干教师,保证了所选实验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在出版纸质教材的同时,部分重点实验还配套制作了数字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拓宽视野。
一棵树会散射出有毒的汁液,一颗亮红的种子能让心跳骤停,一丛灌木可以引发难忍的疼痛,一株藤蔓可以把你迷倒,一片叶子可以诱发骇人的战争。 千万别小瞧了植物王国!深不可测的邪恶早已悄悄潜伏。 艾米 斯图尔特,我们非常熟悉的作者 《鲜花帝国》《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醉酒的植物学家》都来自她!这一次,她历数全世界数千种植物中那些*让人着迷却又邪恶异常的植物,将它们以从A到Z的顺序,按照不同的 邪恶属性 致命、致痛、致幻、成瘾、过敏、侵略性 逐个点将! 自然可亲可爱,也可敬可畏。植物,可能是菜,是药,也是毒。 请你保持愉悦而又警醒的心情,开始阅 毒 之旅! 《纽约时报》*畅销科普作品!
本书在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与特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110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的中英文通用名,结构式、分子量、CAS登录号、别名、化学名称、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征、应用、注意事项、主要制剂和生产企业等内容。同时,全面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田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上的主要应用技术,还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剂型、科学使用和残留控制等内容。 本书可为从事农作物种植管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发应用的农林科技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攀援植物的运动和习性》是《科学素养文库 科学元典丛书》之一。本书是达尔文近十年的观察研究结果,书中描述了42种攀援植物,至今仍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文献。图文并茂,也是可读性极强的普及读物。
这本书采用对比手法,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林奈与班克斯的故事。二者都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大博物学家,既有着相似的理想和抱负,如为自然建立秩序,用自然为人类服务,实现国家经济自足等,也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发展博物学的方式。法拉将著作分为七章,按主题描述了他们的异同。 正像作者自己所承认的,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史学著作,从其尾注的数量和类型可以明显反映出来:参考书目较少,且主要依赖二手文献。但作者确是一位材料驾驭和逻辑论证的高手,特别是她对视觉材料的分析,令读者印象尤其深刻。这本著作的另一个特色是,强调了博物学与海外探险、帝国扩张的关系,作者详细描述了两位博物学家,特别是班克斯,如何利用自己与权力机构的关系,来实现博物学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
成都的魅力无需多言。热辣的美食和安逸的生活,让多少人魂牵梦萦;而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也让这里成为植物的天堂。成都四季有花,轻灵而不单调:春日锦江江畔泡桐花盛开,夏初东大街蓝花楹绽放,深秋华西钟楼前银杏叶飘落,隆冬沙河边蜡梅吐露芬芳。哪怕再平淡不过的墙角,也会因为物候和植物种类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 落虹桥、浣花溪、濯锦路、百花潭 光是听这些地标的名字,就已令人神往。知名植物科普作家孙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成都街头巷尾的植物,以及它们在流传两千多年的城市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书中附有作者精心绘制的四季植物导赏地图,特别按照花期排序,便于在全城观花打卡,带你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成都。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古田山册)》介绍了浙江古田山及其邻近区域的维管植物,共计140科394属677种下包括种以(分类单位),约占古田山地区维管植物种类的45%,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该地区常见种类,同时兼顾一些重要或特色的种类。 由于古田山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方腾和陈建华主编的《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古田山册)》收录的植物种类绝大多数同时见于福建、江西、安徽等地,从这个角度看,本册对浙、闽、赣、皖等地的常见植物识别也具有参考价值。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由宋希强主编,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内容丰富,适用面广。综合国内外先进成果,反映了国内外观赏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学术水平。本书从观赏植物的起源、演化、分类、研究方法、资源收集、引种与驯化、鉴定与创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各层次,介绍了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手段。第二,基本原理与区域特色兼顾,这也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本书以热带地区为例,介绍了地带性植被、区域气候及观赏植物资源的关系,并就常见的种类做了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地理起源分布、栽培演化历史、主要品种和类型,以及同属其他主要种类的资源利用状况,便于读者全面理解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种质资源从单一或少数的野生型发展成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栽培品种的必然途径。
植物学实验教程(第三版)赵遵田苗明升主编北京内容简介本书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和系统分类学部分,共设33个实验。书中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测量技术、细胞结构、种子植物形态结构、孢子植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种子植物主要科、属的特征和植物标本制作等,以及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还附有常用植物学实验仪器和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徐洪富主编的这本《植物保护学》是实施*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和成果。 本书综合植物保护各分支学科,将提炼的内容有机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便于学习的教材体系,系统介绍了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涉及到的各类有害生物及其发生危害规律、预测方法、防治技术与策略,以及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和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本书可作为农科非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农业技术推广及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使用。
读者朋友,您也许是喜欢户外运动和野外观花的驴友,也许是植物分类学的爱好者,也许是需要进行样方调查的生态学工作者,总之,只要您需要在野外识别植物,本书就会成为您的好帮手。本书介绍了山东野生维管植物711个分类群(含665种,10亚种,36变种),约占野生种类总数的一半,山东常见的植物在本书中均能找到,包括房前屋后、路旁或田边生长的常见杂草。
植物学是生物学类和种植业类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增强学生对植物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会学、能学、爱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成才。这是编者多年的夙愿,本书也因此而成。全书分为三篇。篇是学习植物学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入门,为他们指点迷津、传道授技;第二篇是植物学主要知识梳理、习题与答案,突出了知识要点,且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习题并配备了参考答案;第三篇选配了6套植物学综合考试模拟试卷,让学生复习参考,了解考试题型、内容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
本书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中 229 种常见的维管束植物,包括植物的主要特征、利用价值、识别特征和资源状况等,并配有大量精彩的植物照片,书末附有植物学基础知识简介。 本书作为一本植物分类学科普和环境教育的读物,图文并茂,设计精美,适合高校学生、中学生、园林工作者和植物爱好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鉴赏价值。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陆地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平面形状斜长方形,东西优选间距约480千米,南北优选间距约530千米;地跨中、南亚热带,处于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交汇处。福建气候区域差异较大,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水热条件优越、垂直分带较明显,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各种植物生长,原生树木丰富,引种栽培的树木也易于驯化利用。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满足林业生产、园林绿化等方面的需要,从省外、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树种资源。由于数量较大,树种的定名、识别有一定的困难。为此,编者为满足院校教学需求、为方便科研机构和基层组织野外调查方面的工作,将福建木本植物进行整理、修订、补充、编成《福建木本植物检索表》。在编写过程中,核对了福建各植物标本室所藏的树木标本;查阅了历年来重要的植物分类学文献、著作
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的植物500种,主要包括有文献记载可食用的植物、据研究证实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药的植物等。每一种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药用、食用、毒性等信息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适合中医药、植物学、农学、园林学等专业人员及植物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实验教程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新世纪教材《植物学》的配套教材,全书内容分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和植物学实验两部分,基本实验技术部分详细的介绍了显微镜及其操作技术,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生物绘图技术技术,植物材料的采集、培养和保存等内容。实验部分共设计了23个实验,包括18个基础性实验,每个实验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某项基本技能,5个综合性、研究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书还附有植物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参考用书。
本书是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或土壤农化专业的农业部指令性教材。 全书共分十章,内容是肥料概论,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钙、镁、硫、硅肥与稀土农用制品,复合肥料,绿肥,有机肥料及农业废弃物利用,城镇废弃物的农业利用和肥料的科学施用与管理。 本书同时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种植类与有关类别的各专业,如农学、园艺、植保、植生以及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参考教材;对从事土壤肥料、肥料生产、农业环保等有关人员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业务管理干部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也都有参考价值。
人们常说:铁树开花,哑巴说话。虽说铁树开花在南方并不罕见,但国家一级濒危保护物种一一野生仙湖苏铁一一在深圳的开花结果并不那么容易。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工业污染及其他生物入侵等严重威胁着这一现存早种子植物的生存和繁衍。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深圳,对于这来自远古时代的植物界“*”的保护已经受到市政府、水务局、科协等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截至2008年下半年,深圳市已经组建成一个包专家、科研人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园林工作人员在内的保护小组,其成员经过千余个日夜的辛勤工作,有效的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创新性野生仙湖苏铁保护行动,终于使得这恐龙时代的活化石逐渐摆脫濒危的状态,成功复壮并开花结果。这为深圳市文化立市和水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写下精彩的一页,为世界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实验与野外实习教学是该门课程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验与实习课时约占50%,由于植物生长、分布与各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季节有密切联系,结合福建省药用植物的资源特点,便于就地取材,更好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特地编写此实验实习指导。本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药用植物形态与显微观察、药用植物系统分类、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它是根据全国高职高专中医药专业、药学专业的《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与相应的教材编写。
本书吸取了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先进技术,重点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植物组织和器官培养、生殖细胞培养、细胞培养及次生代谢物质生产、离体快繁及无病毒苗木繁育、种质离体保存及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并列举了20多种我国南北方常见园艺植物的组培实用技术。本书还增设了16个实践技能训练以及各章复习思考题,力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及时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相应的实践训练,掌握实际操作技术。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及本科院校的生物、园林、园艺、植保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中专学校、大专函授、成人高校等相关专业师生使用,同时还可作为植物组织培养培训教材以及相关从业者参考用书。
本书是作者在20多年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基础上逐步补充、完善而成的,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了逆境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适应机理,力求反映当今国内外逆境植物生物学的*研究成果。 全书分为6章,内容包括逆境植物生物学概论、盐渍逆境植物生物学、干旱逆境植物生物学、洪涝逆境植物生物学、低温逆境植物生物学和高温逆境植物生物学。每章分别介绍自然环境中逆境条件下植物资源种类及适应该逆境的形态解剖学特性、逆境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植物抵抗逆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分子机制及基因工程等内容,对学习、研究逆境条件下植物生命现象的研究生、本科生和科研人员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