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在编写中参考了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507种(2571种及亚种),隶属于26目115科506属。书中给出了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级别。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列出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对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进行了核定,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鸟类。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本书以鱼体色彩鲜艳、花纹美丽、体型或鳍形独特、具有特殊水族功能、有趣生物学习性等作为选择原生观赏鱼的标准,从14个科中选择观赏价值明显、中国原生、较为常见和具有代表性的原生观赏鱼编写成书。对每一种原生观赏鱼主要介绍中文名、别名、拉丁学名、分类地位、分布水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观赏价值、利用概况等内容,并配置1-4张彩色图片。中国原生观赏鱼物种资源丰富,分布区域广泛,本书选择140种中国原生观赏鱼,以图片配合文字说明,既提供鉴定物种的要领,也为中国原生观赏鱼的学术研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世界猫科动物》一书的内容涵盖当今世界所有猫科动物物种,是一本全面、权威的猫科动物生态学综述和大百科。作者以毕生心血收集有关猫科动物的各类资料,从古罗马时代的自然史书籍,到现代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累计引用各类文献近2800篇次,涵盖了几乎所有猫科动物研究专家学者的重要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把庞杂的内容按照地理分布、生态行为、野外生存状况和人工饲养状况进行分类,把科学殿堂中复杂的专业术语、概念用平实的语言加以解释,使普通爱好者到专业人士都可以毫无障碍地领略在过去2000年间人类对猫科动物不断深入的研究,揭示它们那让人着迷的隐秘生活。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我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鱼类系统分类学的中外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近、现代内陆鱼类系统分类研究的发展历史;同时,整理出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记录的内陆鱼类有效种1384种(包括亚种),剔除21引入种,原产于我国内陆的鱼类1362种(包括亚种),隶属于17目47科303属,包括37单型属,84特有属,878特有种(包括亚种),250濒危种。绪论部分结合内陆鱼类物种多样性统计,对不同分类阶元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利用GIS技术,分析探讨了我国内陆鱼类物种多样性,以及特有种和濒危种的分布格局;探讨了我国内陆鱼类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气温、降水等环境因素的关系,特别是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内陆鱼类物种多样性、特有种和濒危种的热点地区。名录部分按分类系统分种记述了我国内陆鱼类,记述内
《南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形态分类图谱》(上册)是在对南海近岸采集的海洋底栖动物常见种进行整理和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海洋底栖动物分类学领域国内外*新研究进展撰写而成的。共收录了7门79科223种底栖动物,包括多孔动物(3科5种)、刺胞动物(13科23种)、扁形动物(2科4种)、纽形动物(6科8种)、线虫动物(11科27种)、环节动物(42科153种)、星虫动物(2科3种),反映了南海近海常见底栖动物的主要面貌。《南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形态分类图谱(上册)》对每个物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地理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以往鉴定有误和有争议的物种进行了修订。《南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形态分类图谱(上册)》所列物种大部分配以原色彩色照片图,力求表现其三维形态和分类特征。
轮虫是各类水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在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物生产力、水产养殖和水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六十卷 轮虫动物门 单巢纲》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简要介绍了轮虫的研究简史、形态和生物学、生态与分布、采集和保存等内容。各论详细描述了在我国已发现的隶属于游泳目、簇轮目和胶鞘轮目等3目25科76属509种及亚种(包括4新种和1新亚种)轮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和生境,并列出各级分类阶元的检索表。各论后附有双巢纲蛭态目3科7属30种轮虫的同样记述。《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六十卷 轮虫动物门 单巢纲》共附形态特征图549幅。书末附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中名索引和学名索引。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时刻:你凝视一只鸟,目光随着它盘旋、摇曳、飞升、俯冲,一时间觉得无比自由,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开始消弭,尽管只有片刻。 博里亚·萨克斯将这样的共鸣时刻命名为“鸟的启示”,事实上这样的共鸣古已有之,无形中塑造了人类的自我身份认同和人类文化。在《鸟类启示录:一部文化史》中,他将鸟类学、绘画、雕塑、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文学、诗歌巧妙编织,描摹了人鸟之间这种精神亲密关系。这是一个人类文明与大自然命运交错、共生的迷人世界。从信使、神明、宠物,到缪斯、计时员、狩猎伙伴,从鸟类身上,人类寻找自己的影子,也看见了自己渴望成为的样子。这种联结如此紧密,以至于一个没有鸟的世界事实上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猕猴繁殖生物学》猕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之一,在生物医学科研和生物技术、药物开发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的积累和当前国内外研究动态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①猕猴分类及生态状况,是研究者和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的基本内容。②猕猴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殖生理,是从事相关研究的基础,也是猕猴生产的重要基础。③猕猴辅助生殖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本书从超数排卵、卵细胞的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包括胚胎干细胞的建系等做了系统的介绍。许多研究成果属于次报道,对干细胞研究、基因操作技术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④猕猴繁殖管理,是猕猴生产与应用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猕猴高效生产,研究一致性、可重复性、可塑性关键所在。其所介绍的内容都是国际现行的标准,其中有
做一只鸟是什么感觉?在本书中,伯克黑德带领你探索鸟类的各种感官。猫头鹰如何在夜间飞行?火烈鸟如何感受到千里之遥的暴雨?鸻鹬连续迁徙上万千米、雨燕在飞行时休息、几维鸟嗅到泥土中的蚯蚓 援引几十年来鸟类行为学、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成果,本书带领我们深入鸟类的感官世界,探寻这些飞翔的(或者不会飞翔的)精灵的奥秘。
本册志书为偶蹄目(下册),内容包括中国境内已发现且研究过的(截至2021年)鹿科与牛科化石,共计2科70属185种。科级阶元包括分类、主要特征、演化历史与地理分布等方面的论述;属、种级分类阶元均有较详细的厘定,包括异名录、鉴别特征以及产地与时代等,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注。《中国古脊椎动物志 第三卷 基干下孔类 哺乳类 第九册(下)(总第二十二册下) 鲸目 偶蹄目II: 偶蹄目II》附有插图206幅。
该图集图文并茂,重点介绍了渤海山东海域海洋保护区常见游泳动物的分类学地位、主要识别特征、地理分布及习性,每个物种均以多张图片进行展示,部分易混淆物种进行了典型特征局部放大拍照,丰富了该区域游泳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东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形态分类图谱:全2册》作者在团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历年来搜集的东海海域常见的底栖动物标本,收录并整理鉴定了东海常见底栖动物共13门229科522种,在详细描述了各物种的标本采集地、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等鉴定资料基础上,同时附有每个物种的图片及参考文献。
本书收录了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已知哺乳动物种类。通过收集整理正式出版文献中的哺乳动物编目资料和最新研究发现,本书作者根据最新的动物分类系统更新了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编目,经过甄别筛选,确定中国现有哺乳动物12目55科245属673种。此数据更新了中国哺乳动物记录。本书为中英文对照,由世界著名哺乳动物学家Don E. Wilson 博士作序。前言回顾了中国动物学研究史、本书中中国哺乳动物编目的研究过程和中国哺乳动物学研究的未来方向。正文逐一介绍了每种中国哺乳动物的分类地位、学名、命名人、英文名、同物异名、种下单元、所在生境与生态系统、濒危状况、国家保护等级、IUCN红色名录、中国红色名录等级、CITES附录以及国内地理分布区和分布国家,并配有最新的物种分布图。
《阿拉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由阿拉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两部分内容组成。阿拉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部分,介绍了阿拉善地区分布的92种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类地位、保护和濒危等级、特有性、致危因素、本区分布与种群数量状况,同时附有鉴别每种动物的清晰图片;阿拉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部分,介绍了17种阿拉善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74种地方珍稀濒危植物的分类地位、保护和濒危等级、特有性、致危因素、保护价值、本区分布与种群数量状况,同时附有鉴别每种植物植株、枝、叶、花、果实形态特征的清晰图片。
海南长臂猿是珍稀濒危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种和伞护种。开展海南长臂猿食源植物研究,对海南长臂猿食源植物野外辨识和分类,以及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通过长期监测调查,收集了海南长臂猿采食的47科88属134种植物的原色照片,根据植物分布情况绘制了适宜分布图,介绍了植物物种的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并展示了相应的取食部位和取食月份。
在藏族民歌中,人们认为苍鹰飞过雪山也会折翅,青藏高原应该是天神栖居的地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矗立于世界之巅,是全球海拔、落差的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享有“地球第三极”之美称。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别具一格的藏族文化使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该保护区的特点是由特殊的生态环境造就的丰富独特的动物多样性。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曾鲜为人知,光怪陆离的神奇色彩等待着被人类发现。 《活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大量异彩纷呈的照片,展示了珠峰壮丽的景观及珍稀鲜活的高原精灵,体验这片属于野生动物的乐土与天堂所带来的惊喜和触动,揭秘那令人怦然心动的野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