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云南省1998~2005年12个种烟州(市)及全国2003~2005年烤烟、香料烟和白肋烟的主要化学成分数据,并对云南省三种类型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章至第五章依次论述了云南省烤烟烟碱、总糖、总氮、氧化钾含量和糖碱比的变化规律,第六、七章分别对云南省香料烟和白肋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本书适用于从事烟草工农业生产、科研的专业人员,也可作为烟草生产管理部门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从烟草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种子质量控制、花器官发育特性与种子形成、种子生产、种子清选干燥及贮藏、种子引发包衣和包装、烟草种子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我国烟草种子工作发展历程
本教材共分6章。以国內外技术和研究成果阐述了烟叶调制的物理学基础,烤烟、白肋烟、香料烟的调制设备设计与建造,烟叶成熟理论、采收技术与调制前准备,烟叶调制理论,烤烟和主要晒晾烟调制技术等。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烟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烟草科研单位和从事烟草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形成的生态基础》在总结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重大专项核心课题“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风格形成的生态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阐述我国浓香型烤烟产区的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的分布特征,揭示生态因子与浓香型烤烟风格形成的关系,然后筛选和验证影响浓香型及主要香韵特征形成的关键生态因子,建立浓香型风格烟叶生态评价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浓香型烟叶产区规划,提出实现优质浓香型烟叶生产的技术途径。全书包括7章,分别为概述、浓香型产区气候特征及分区、浓香型产区土壤及地质背景特征、气候因素与烟叶质量特色的关系、土壤因素与烟叶质量特色的关系、浓香型烟叶生态评价及产区规划、浓香型各生态区适宜性剖析及改进意见。 《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形成的生态基础》可供从事烟草科研、教学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存真求实,记载县内烟草业的历史与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上限,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截止1993年底,个别事项延至1996年。 三、本志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综合体裁,以志为主体。志前置序、概述了大事记,全志共7章21节。志后设附录、编后记。 四、本志采用记述体,规范语体文。文字以国家颁布的简化字为准。 五、本志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采用中国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六、本志各项数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准。统计局缺少的,用有关部门提供的确切数据入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