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全面收集最近两年有关水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展示水科学研究的研究进展,为水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资料。全书共分11章。章首先阐述了水科学的范畴及学科体系,介绍了本书的总体框架;重点对2011-2012年水科学研究进展总体情况进行介绍,是研究进展综合报告;最后简要介绍水科学发展趋势与展望。第2~9章是对2011-2012年水科学八个分类的研究进展专题介绍,分别包括有关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经济、水法律、水文化、水信息共8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是研究进展专题报告。0、11章分别介绍了2011-2012年水科学方面的学术交流、学术专著情况。
本书内容可以概括为五部分。部分为岩石水力学与工程前沿概况,包括两章:章绪论,第二章岩石水力学与几个重大工程事故;第二部分为岩石水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六章:第三章完整岩石的水力特性,第四章单一裂隙水力特性研究,第五章裂隙测量、统计及裂隙网络的计算机生成,第六章裂隙网络水力学,第七章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的渗透张量,第八章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渗流分析若干问题;第三部分为岩石工程中的岩石水力学问题,包括五章:第九章山体中的初始渗流场,第十章大坝、库水与地基的相互作用、第十一章岩石水力学和岩石边坡工程、第十二章岩石中的隧道工程、第十三章大型地下洞室;第四部分为讨论和总结,即第十四章;第五部分为附录,包括张量的指标符号表示法、概率密度函数基本公式、分维几何学简介。为便于读者查阅,书末附有参考文
张永春、张毅敏编著的《平原河网区前置库研究与实践(精)》在总结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中“平原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前置库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发的生态植物栅、生态透水坝、生物浮床、生物操纵等技术与集成的生态河道技术、人工湿地技术以及示范工程建设经验,全面介绍了在外首次开发的平原河网地区面源污染强化净化前置库系统,重点阐述了湖泊上游平原河网地区以地表径流形式出现的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参考。
项彦勇所著的《地下水力学概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地下水流动、传热和溶质运移的基本理论、数值解法、参数估计方法和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正文分10章,依次阐述了地下水系统与工程关系,流体力学理论基础,孔隙水流动理论,不同含水层系统地下水因外部作用而流动的一些理论模型和解析解,裂隙水流动理论,地下水流动-传热理论和一些解析解或半解析解,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和一些解析解,数值解法要点及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积分有限差分法和边界单元法理论,参量模型及参数估计的逆分析法、普通统计法和地质统计法,参数的概率模型及不确定性分析的微分方程模型、可靠度模型、抽样法和近似极限状态法。附录包含7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张量与积分定理、矢量恒等式与积分定理、泰斯公式的3种推导过程、二维稳态流动的复变势函数理论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