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刘静、李霞编*的《设计制图》针对建筑、环境艺术、展览、公共艺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培养设计能力,借鉴传统工程图制图方法,以“看得懂、学得会、能制图”为原则,全面阐述设计制图基本体系。内容主要有手绘图工具介绍、几何作图法、制图基本规范、投影、组合体视图、轴测图、透视图等;着重讲解了建筑制图、装饰设计制图等方面的内容,尤其对室内设计平面、顶棚平面、立面、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室内设计透视原理与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文字叙述结合制图步骤及实际案例的方法,图文结合,循序渐进,力求以科学的方式表现设计目标,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力求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切合实际,让设计师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具有可以实现的基础,体现出感性创想与理性思维智慧的交融,表现出科学与艺术共同的光辉。 本书可作为高
陈彩苹、刘普海编写的《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第2 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在2005年版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订。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单列为第五章,并增加了非等精度观测平差内容;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两章合并为第六章控制测量;其他章节不变。对传统的、已不常用的方法做了简要介绍或删减;详细介绍了CASS软件在数字化制图及工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中增加了CORS基站及其应用内容。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书后附有主要仪器技术参数和参考文献。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水土保持工程专业、水文地质专业、水资源管理专业及港口与航道等专业的本、专科教学用书,也适用于上述专业的成人教育和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介绍了沙质海岸风沙运动、波浪理论、泥沙特征、泥沙的输移运动、海域含沙量特征、海岸变化及海岸变化模拟等内容。
这本书由王笑峰主编,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八章,主要介绍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高差、角度、距离三项测量基本工作,分别讨论了普通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和检校方法,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现代测绘技术的新成就、新仪器和新方法;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测设(放样)的基本方法,水利_T程建设中常见的大坝、隧洞、渠道等的施工测量技术以及变形观测,同时补充了部分有关路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监理、水土保持_亡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作为我国大通江湖泊与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水沙具有显著的高时空动态。本书以近十几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遥感影像(MODIS)为基础,结合大量现场实测水文、气象、水色等数据, 研究了包括湖面范围、水体混浊度、湖底地形、水量收支动态等要素的遥感获取方法。并通过分析不同水环境要素时空格局的动态特征,探讨了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以此为基础, 初步形成了一套高动态通江湖泊水沙时空动态遥感分析方法体系。
由张博、蒋喆和程小兵共同主编的这本教材《数字化测图(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适用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规划教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字化测图的工作过程,将全书分成了1个课程导入和8个项目:项目1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 ,项目2 野外数据采集 ,项目3 数据处理 ,项目4 数字测图成果质量评定与技术总结 ,项目5 地形图图形输出 ,项目6 地形图数字化 ,项目7 单项实训 ,项目8 综合实训 。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如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矿山测量、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和从事测绘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赵桂生主编的《水利工程测量》是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服务能力项目——水利工程测量课程建设成果之一。本书是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依据,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学习形式编写的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本书在介绍基本测量方法及相关仪器的使用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有关规定、要求和测量方法。全书共分十二个学习情境,分别为:工程测量基础,测量仪器及使用,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测量精度评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数字测图系统,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施工测量基本方法,渠道测量,水库大坝施工测量,水闸施工测量。 《水利工程测量》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土建行业职业岗位的培训教材,还可供专业人员及成人教育师生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