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培训教材 小型水电站运行与管理》主要介绍了小型水电站主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管理的内容,全书共分为八章,依次介绍了农村水电站的生产组织和运行管理,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变压器的运行,配电装置的运行,调速系统及励磁系统的运行,油、气水系统的的运行,电动机的运行,二次系统及直流系统的运行。
《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探讨的虽然仅是水土资源及其维护,但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却可视为当代生态问题讨论的缩印,其中包含了众多备受争议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生态危机是20世纪末开始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严峻问题。在世人认识到生态危机严重性的同时,随即也引发了一系列尖锐的论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学科理念出发,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理解各不相同,所提出的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也是大相径庭。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背景下,《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一书的出版显然具有其特殊意义。因而,对《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作一个简单的述评肯定有助于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理解的深入。
本标准规定了并入电网运行的水力发电厂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技术性能与功能要求、涉网功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10MW及以上的并网运行水轮机调节系统,包括数字式、模拟式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其他容量、类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也可以参照执行。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1〕25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NB/T 35077 2016 水电工程数字流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数据内容、数据处理流程与质量要求、数据管理、数据库建设、系统建设内容与要求、系统管理与运行维护。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0011号)的要求制订的。 根据近年来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力发电厂自动化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规范我国水力发电厂测量仪表的设计,使之达到技术先进、准确可靠、监视方便、经济适用,编制本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首次制订的。 随着水电工程建设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越来越重要,鉴于水电水利工程的特殊性,针对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以适应其技术的发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编制该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标准的编制在总结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对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技术要求作出规定。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业电视的系统设计、设备选择、传输线路的敷设、设备布置、照明、防雷接地及电源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
本书共分两篇七章。篇共四章,讲述水电站自动装置,包括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同步发电机自动并列和同步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第二篇共三章,讲述水力机械自动化,包括自动化元件、水轮发电机组自动控制、机组辅助设备和全厂公用设备自动控制。 本书着重水电站自动装置和水力机械自动化基本原理的阐述,对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也作简要的分析。本书可作为水电站电力设备专业《水电站自动装置》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中小型水电站电气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是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其施工环境保护技术标准,规范行业环境保护行为,对促进水电水利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遵循了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政策,征求了国内一些环境保护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了我国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本标准涵盖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场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和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与《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DL/T5402--2007)标准相协调。主要包括废水控制,粉尘和废气控制,噪声控制,固体废弃物控制,放射性物质污染、电磁污染和危险化学品控制,生态保护,水土保持,节能减排,人群健康保护,环境监测等内容。 本标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是在原能源部、水利部联合颁发的SDJ249.4~19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安装工程(试行)》(以下简称原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设备进步、安装技术发展及相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制定的。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系统地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面的原理、方法以及众多的工程实践经验。全书共分16章,分别概括了水库管理、建筑物的养护和维修以及水电工程管理的内容,如水库库区的防护、库岸失稳的防治、水库的泥沙淤积及防沙措施、水库的异重流排沙、土坝和混凝土建筑物的养护和修理、溢洪道和输水建筑物的养护和维修、水电站建筑物的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适合水利水电类学校的大中专学生学习使用,同时也是科研、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参考书。本书由北京动力经济学院顾慰慈主编。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制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水利部和国家电力公司联合颁布的《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为了规范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遵照GB 5043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基本原则要求,在总结近年来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基本资料、设计深度、水土流失分析预测、防治分区划分原则、防治措施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以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做出了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叙述了水工程技术经济的计算理论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水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给水排水工程投资估算、价值工程等。为适应读者的不同要求,在附录中增加了综合利用水工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投资估算案例及其相关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作为环境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等专业教材和水务工程部门的培训教材,以及有关工程人员的学习参考资料。
本书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规程,并结合工程特点和实践经验,总结了中小型水电站工程的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制造安装的质量检查检测项目、标准和方法、全书层次清晰、内容翔实、文字通俗,各项检验项目、标准和方法简单明了,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从事中小型水电站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管理等人员的一部工具参考书。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对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导则。《NB/T 35067—2015 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技术导则(代替DL/T 5090—1999)》的主要技术内容是:系统电压与中性点接地方式,暂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及其保护,雷电过电压和过电压保护装置,架空线路段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变配电装置及建筑物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旋转电机的雷电过电压保护,中性点的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
本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水力发电的原理和水电站的类型,水轮机及其选择,水电站进水和引水建筑物,水电站压力管道,水电站的水锤及调节保证计算,调压室,水电站厂房设计,地面厂房结构布置设计。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专业需要,突出实用性和特色性,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锻炼,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结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力求课程内容精炼,基本概念准确,文字通俗易懂,叙述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学习;全面采用新规范、新标准,适当反映水电建设新技术。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工程建设监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和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