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阐述了石墨烯作为可饱和吸收体的特点以及石墨烯作为锁模器件在光纤激光器中的应用。基于改进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在理想饱和吸收体的模型下数值模拟了锁模脉冲的产生,并分析了石墨烯的调制深度对脉冲输出特性的影响。
本书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章介绍了外流域跨行政区水污染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通过对太湖流域自然、经济、社会、水环境分析,总结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的总体特征,对太湖流域跨行政区水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太湖流域跨行政区水污染是流域环境管理系统性偏差所致,必须进行系统创新,构建以生态补偿体系为核心的太湖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协同管理模式。 第二章分析了湖泊流域的结构特点,定义了描述湖泊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协同管理的六个基本假定。提出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协同管理“双向付费”的理论框架,并构建了湖泊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协同管理结构描述模型。以太湖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跨行政区污染纠纷的产生机理,构建了太湖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协同管理结构描述模型,提出建立流域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区域补偿体系是解
本书是《水泥生产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了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对大气污染物的治量技术措施,同时介绍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及水泥工业“四零一负”等有关方向性、前瞻性的内容,在治理技术措施中,重点围绕对大气污染物的重中之重——粉尘的治理展开,分别介绍了袋除尘,电除尘,重力、旋风除尘,烟气调质及通风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设计、选型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针对新型干法窑、机立窑、煤窑及烘干机、通风设备的除尘(包括分散扬尘点的治理)进行专题叙述,引用了先进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对于除尘、电除尘的改造技术做了推荐。本书还对害气体的防治(包括对二氧化碳的减排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本书内容较为全面、适用,既有必要的理论分析,又注重实际应用,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可供水泥生产企
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带给我们享用的同时,也向人类索取着代价。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不同波长和强度的电磁辐射,这些辐射能量充斥在人们工作与生活的空间,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对人类生存环境构的污染与威胁,这就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第污染——电磁污染,又称“电子烟雾”。 健康是人类的财富。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家用电器与各种各样电子、电气设备的辐射危害,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就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采用通俗手法叙述,一看就懂、一说则明,既可防止对电磁辐射污染“怕得要死”,又可防止“无所谓”的错误态度,防患于未然。 本书可作为一切关注电磁辐射及污染的读者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为了军事需要和科学研究目的,在预定条件下进行核试验是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必不可少的手段。1945年-1998年间,在全世界范围有8个国家进行了不同目的、多种爆炸方式和各种爆炸威力的核试验,其总数达2057次;其中,在1945年-1980年问实施的528次大气层核试验,总当量为428Mt,约占爆炸总当量的84%。 1980年全世界范围大气层核试验停止后,国际社会对大气层核试验所致环境放射性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很关切,我国也不例外。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一直注意收集分析这方面资料,在1962年—2000年间有7份报告中设专题讨了核试验爆炸的后果问题。20世纪末,国际科联(ICSU)下设的环境问题委员会(SCOPE)安排了专题国际合作项目“来自核试验的放射性”(RADTEST),并于1999年出版了反映此项目成果的专集“核试验爆炸一环境和人类的影响”(SCOPE
《世界城市空气污染治理与空气质量管理研究》系统剖析了世界主要城市(伦敦、巴黎、米兰、纽约、洛杉矶、东京、首尔)的空气质量现状、过去几十年空气质量发展变化、空气污染治理历程、主要政策(措施)及效果,总结归纳了世界各国城市空气污染发展演变的普遍历程与规律,分析了世界各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可以为目前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治理和空气质量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世界城市空气污染治理与空气质量管理研究》适合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人员阅读,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也可用作政府决策支持和公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