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远无法公开的故事,一场诡谲迭起的三国暗战 龙难日 东汉末年,灵帝宠妃王美人诞下双生子,因遭何皇后迫害,对外称只生一子刘协,另一儿子刘平则被人偷偷带出。十八年后,一批效忠汉室的志士谨遵献帝临终前嘱托,从温县司马防家秘密迎立献帝的同胞弟弟刘平入宫,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 潜龙在渊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拉开序幕。献帝深入官渡战地,曹丕鼎力相随,多次绝处逢生。曹袁两军战况胶着不断,却不知背后操纵者竟是沉迷酒色的郭嘉和隐居东山的蜚先生,只因多年前一场爱恨情仇让二人结下积怨。究竟谁才是终结这场战争的真正王者?
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住着庄家、林家、吴家三个家庭,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让三家家长和孩子们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辈们先后随时代变迁,或调动或留职停薪,各寻出路。 晚辈们随时代变迁而奋力拼搏。 大时代风起云涌,小巷灯火可亲,总有一些相互陪伴与治愈,会让你无惧时光,步履不停。
《望江南》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沉潜2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二十年间波澜壮阔的社会进程中,江南茶叶世家杭氏家族的起落浮沉和人物命运。 王旭烽写茶人茶事,在翻天覆地的大时代中,写出了江南烟雨浸润中的中国人的选择和敞开、融入和奋进;在时代的激昂与风雷声中,王旭烽写得悠远低回又荡气回肠,写出了茶香和茶性,写出了江南文化的诗意和力量,写出了中国的风度、情怀和品格。 杭家人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它交集了历史回忆和情感想象,既是对消逝的时间的重构,也是对文化传统现代传承的探索。这部小说为中国生活和精神的剧变与恒常提供了一种新的叙事,见证了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中的百年中国。
吐蕃王朝崩溃后,蒙古崛起于北方,灭金吞夏,面对军事和政治实力强大的蒙古汗国,当时富有盛名的僧人贡噶坚赞考虑到乌思藏(西藏)的命运,最终同意作为代表赴凉州商谈西藏归附事宜,怀揣的乌思藏民众和僧人的未来和希望,经过长途跋涉,于1247年与蒙古汗国代表阔端举行了 凉州会谈 ,实现了蒙古汗国中央在西藏地方建立了行政体制,奠定了元朝西藏地方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治理的政治基础。小说以乌思藏僧人贡噶坚赞为主人公,以其视角展现当时西藏各方势力此消彼长的社会现实,讲述了宋末元初的西藏是如何最终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纳入中国版代的历史风云。
一个普通人活着的记录,一部追问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之书。 著名作家王十月暌违十五年、致敬《西西弗斯》的诚意之作。 《不舍昼夜》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的成长,时间的流逝,以及命运的流变的故事。主人公王端午出生于1970年代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一次不经意的玩闹,弟弟不幸去世,王端午觉得弟弟的死与自己有关,从此弟弟活在了他的脑海里,成为他人生的另一面。从小热爱读书的王端午不甘走父辈的老路,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辗转深圳、东莞、广州等地打工,度过了短暂、平凡,却不乏精彩的一生:他经历过居无定所的窘迫,体会过成功的快乐,品尝过爱情的甜酸 他的生命经由这些体验与他所走过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完全融合为一体,成为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这里面有时代声音的回旋,有人们内心沟壑的纵横,也有各式人物命运的漂泊和浮沉
1个虚构的小镇,155个词条,《马桥词典》以别开生面的词典形式集录马桥人的日常用词,用方言叙述地方小镇连串的传奇、各色人物和风俗情景。 任何特定的人生总有特定的语言表现。 《马桥词典》里关于时间的词条,显示了马桥人锚定特殊时间节点的多种方式,反映了他们独特的时间观和历史观;由民俗日常追溯当地历史和家族的渊源,通过语言窥探人类文明史中原始而野蛮的时代。 作家对语言的特性和功能有深刻而切身的体会,且杂糅了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的种种学识。虚拟的一个村庄、一部词典,真实的中国农村的生存境况,马桥的语言就是马桥,也渗透了马桥以外任何一处中国的村庄。《马桥词典》透视了一个民族生存挣扎的真实情状,挖掘了民族苦难的历史根源,同时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面,可以说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中国农村的又一途
《极限人生》是一部以作者为生活原型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石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回到村里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牺牲多年的 烈士 突然回村,且面目丑陋,村民大骇,演出了一场 打鬼 闹剧。从小和石痴订了亲的方巧兰,新婚之夜发现了石痴隐秘处的伤情,吓得赤身裸体跑出洞房一去不返。疗养院护士李艾荣冲破世俗的束缚,勇敢地与石痴结合,甘愿终世照顾他。后来,石痴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并几经磨难,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少年时代,初平阳和小伙伴们在运河边一座摇摇欲坠的斜教堂外,听见一个文盲老太太独自在里面一遍遍地念叨:耶路撒冷。初平阳一直以为是这个词的汉语发音足够动听和神秘,才让他多年来念念不忘。直到博士毕业前夕,在一个从以色列来的犹太教授的追问下,他才发现,自己对耶路撒冷的想往,不仅源于汉语发音的诱惑,更是内心里隐秘多年的忏悔和赎罪之结 《耶路撒冷》是70后首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的长篇小说成名作。本书聚焦在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代中国年轻人,以在运河边长大的五个年轻人举行的一次赎罪式的聚会开始,展开他们各自的人生境遇和理想追求,勾连出故乡、北京、上海和国外等不同城市和地域的生活,旨在通过对他们父辈以及自我切身经验的忠直描述,深入地探寻在疾速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这一代人的精神脉络,以及他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生于世代以养殖渔业维生的大家庭,主角贞观遇到从台北初到布袋镇的表哥大信,两人开始了一场若有似无的爱恋。后来贞观上台北工作、大信到金门当兵,两人之间产生了误解,美好的情愫因此也产生了令人唏嘘的变化,一切就像镜中花、水中月,淡淡的,看似若有若无,却又萦绕心间,久久生挥之不去。故事以布袋的萧姓大家族为中心,叙述传统大家庭的习俗和人情琐碎,并探讨生死、亲情、爱情的冲突与矛盾。 在萧丽红的叙述中,充满了台湾民俗的瑰丽与趣味,而贞观与大信古典又含蓄的恋情,为这个时代逐渐失去的纯然恋歌,悠悠地低吟了一遍。
每当《流光协奏曲》在指尖流淌,我都会想起十四岁那年,半明半暗的阁楼,演奏李斯特音乐的少女。 与夏悦的相遇,让我无意中跨入音乐的国度,她却不辞而别。此后多年,我走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人,一路上跌跌撞撞,唯有音乐伴我左右。 一场无端的邂逅,小涵进入我的生命。她的天才、她对音乐的真诚、她对艺术纯粹的执着,使我对她神秘的过去感到好奇。以音乐为纽带,我和她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愿时光定格在这个瞬间,使我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能永远持续下去,只可惜 真相揭晓的那一刻,我是否有勇气承受那份痛彻骨髓的剧变?
1933年秋的胶东昆仑山区,桃子嫁给石匠于震海结婚,并以为能平平安安过日子,但于震海是共产党员,国民党搞 清乡剿共 大屠杀,令桃子担心。桃子遭受到很多磨难,使她明白穷人要过上好日子,就必须起来革命。于震海在党组织的指示下暂时撤离胶东,但不久,传来于震海被打死的噩耗,桃子无比悲痛,敌人却逼她嫁给一个痴子。跳潭寻死的桃子被痴子救下,她决心报仇。但于震海实际并没有死,几年后,他奉命回来组织武装暴动。桃子激动地去见丈夫,可两人却都误会对方已经变心。痴子向于震海说明的真相,使两人解除误会,重新团聚并一同投身革命事业。
长篇小说《天地扬尘》系湘籍作者潘峰以其家族历史为素材创作的一部纯文学作品,时间跨越百年,从战乱频仍的20世纪初开始,讲述了家族先辈从东瀛到安徽贵池和当涂,再一路在三湘大地颠沛流离,终到达湘西古山城沅陵,其间起落沉浮,而在湘西终老一生的故事。雪峰山、悬棺、放蛊、赶尸、赛龙舟,湘西深处的天主教堂、金发碧眼的修女、土匪、各路军队。湘西古老山城沅陵神秘、奇异的风情画卷,讲流利沅陵话的保牧师, 小南京 古洪江的繁华喧闹 故事一直延伸到当下的时间,将家族命运和这块土地上百年来的重大事件紧密融合在了一起。
《吉普赛郊游》是青年作家路魆的全新小说集,收录十篇中短篇小说。十趟彷徨低回的索隐之旅,去异国,返故地,在迁徙与洄游的探索历程中,旅行者坠入吉普赛式的命运回旋,行遍生死与爱欲,毁灭与诗意,蛮荒与柔情:他们以身犯险,攀登绞刑山,奔向乞力马扎罗,逃离小岛入群星,踏上巨轮去暹罗,周游列国寻找亚特兰蒂斯 一次次短暂出门的郊游,却成为永恒漫游的开始。就在跃出日常边界,纵身移动,去窥探广阔、绚丽而崎岖的世界那天,故事陡然发生扭转,真相不期而遇,命运像午夜时才降临的雨,始终,也势必会落下。在这十个故事里,持续的漫游、放逐、归来、游移、观察,是他们共同的心灵史。
《丰乳肥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创作于1995年。丰茂的想象力、强烈的历史批判精神、厚重的悲悯与救赎情怀,让这部史诗性作品被誉为“高密东北乡的‘圣经’”。曾荣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誉之为“莫言尤为卓越的小说”。 本书通过高密东北乡一个家族诸成员的起落还原了近代中国一个世纪间动荡起伏的历史进程。书中的母亲宛如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命运多舛,而她生养的众多儿女构成的庞大家族与各种社会势力、民间组织及癫狂岁月下的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的联系,并不可抗拒地被裹挟卷入政治历史舞台。各色力量间的角逐、厮杀在家庭内部展开,继而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
《返城年代》是梁晓声的代表作,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在哈尔滨生活的几个返城知青家庭的悲欢故事,反映一代人在激情过后的挣扎与创痛。小说以林超然、何凝之、罗一民、杨一凡、张继红等人物命运的发展与纠葛为主线,艺术地、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知青返城后所经历的生活的艰辛、迷茫、彷徨、辛酸,甚至绝望。然而,他们不曾向命运低头、向生活屈服,通过奋斗与打拼,终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