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原著一百回,约成书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小说广泛吸取了民间传说,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演绎成了以姜子牙佐周伐纣为背景,阐、截二教斗法为主线,众神魔斗智斗勇、各逞神通、演阵斗法的精彩神话故事。几百年来,广为流传,是脍炙人口的神话佳作。
《海上繁华梦》取材于十里洋场的上海晚清时期的社会生活,它以描写妓院、赌馆为中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封建阶级、买办势力在半殖民地的上海滩狂嫖滥赌的恶习,揭露了娼妓、嫖客、赌徒之间形形色色的欺骗、敲诈、坑害的卑污行径。这部作品是晚清狭邪小说中颇有影响的一部,它所描写的十里洋场中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了解那个时代、那个世界,具有形象性的认识价值。
这本书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更像是一部小说,充满了灵性和想象力。本书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混合形式,叙述先哲老子的人生心路、还原历史。将老子的一生串成一个完整的人生历程,关于老子与孔子、苌弘、常枞、秦佚、杨朱、周王室的关系,作者都交待得合理而平常,从语言、习俗、礼乐、天下变迁等方面部分还原了先秦的历史。通过讲述老子的爱情、友谊、教育、仕途人生,探索《道德经》思想的缘起和发展。本书还叙写了老子的爱情、友谊、教育、仕途、隐居等一生的活动。
一代文豪苏东坡,是个琴棋书画诗酒茶俱全的生活家。而后世论起东坡的生活趣味,多谈起他的美食与酒,而对东坡在饮茶一道上的品位与情趣,少有谈及。其实苏东坡爱茶爱得紧,对茶叶、用水、茶器、同饮之人都很讲究。茶是他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苏轼的诗词文章中也处处有茶的身影。苏东坡的茶生活,也是宋代茶文化发展繁荣、宋人生活美学的一面镜子。 知名茶文化学者周重林,细细梳理了苏东坡与茶相关的50余篇诗、词、文章,辅以权威注释、白话翻译,细细钩沉出一个精细、闲雅、清欢、充满人情味的东坡茶世界。以茶喻人,最重要的是“清白”;以茶喻生活,很好的滋味是“清欢”。
施耐庵、罗贯中著的《水浒传(上下)》是中国文学目前第一部白话章回体小说,开创了中国白话文长篇小说的先河。它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由明代施耐庵在此基础上加工、整理,创作成书。小说主要写了北宋末年政治动荡,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贪官污吏陷害忠良,民不聊生,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被情势逼迫落草为寇,聚义梁山泊。这些好汉,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惩恶扬善,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层的嚣张气焰,弘扬了人民群众的英勇斗志。作品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本书是清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
三言二拍 是我国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凌濛初所撰的五本著名话本、拟话本小说集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其中, 三言 总收小说一百二十篇,每本书四十卷,每卷一篇。 二拍 则共有八十卷(篇), 三言二拍 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三言二拍精选集》从 三言二拍 五部作品中精选、编注了近30 篇古代白话小说,以飨读者。其中, 三言 的底本选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天许斋、兼善堂、叶敬池刊本; 二拍 的底本则选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尚友堂刊本,并多种现行版本编辑而成,为了保留原作精髓,本次编辑,严格遵从原文,部分字词及用法依循了旧作,力求在保留原文原貌的基础上,更方便当今读者的阅读。
品读古典诗词中的浪漫与哀愁,读一首诗,讲一段故事。 全书从每小节的引子,到文中引申,涵盖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歌赋近百首。 每个诗词歌赋,引出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诗词歌赋…… 书名取李清照的词:“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全书汇集从先秦到大清,各大家、各种类经典诗词歌赋,由作者解析创作而成。 书中有闲情,有深意,有情怀,也有故事,读来轻松愉悦。 有人说,一部宋词,就是一部情史。 此“情”,不仅是风花雪月的儿女之情, 亦是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之情。 历经千年洗礼,宋词之美,不仅没有过时, 反而因岁月润泽而愈发醇香,动人。 品读好看宋词,重拾我们内心对美的向往。
本书以《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作为第一手的材料,兼及文人笔记、地方志等,又广泛参考前人研究成果,从而重建了陆游仕途坎坷又诗词极丰富的一生,厘清了其仕宦生涯中不少疑难问题,再现陆游在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中浮沉悲喜的经历。叙述手法上基本延续了“诗词人生”文白对照的形式,以严谨而不失趣味的宗旨分析各种传世史料,同时顾及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对征引的材料基本都做了白话解析,并将陆游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诗词呈现于其具体的创作背景和时间经纬之下,令读者能一目了然。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中国志怪小说的巅峰之作。该版本由《聊斋》专家、“百家讲坛”《说聊斋》主讲人马瑞芳选定,收录了《画皮》《聂小倩》《婴宁》等各个类别的经典60余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丰富而精彩的神鬼狐妖世界。 该书由“原文”“译文”“点评”三部分组成:原文以辽宁图书馆手稿本为底本,参照康熙抄本、铸雪斋抄本、异史本、青柯亭本等,权威严谨;译文明白晓畅,简洁生动,力求保证小说的原汁原味;点评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精彩之处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便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部名著。书前有知名插画师付璐绘制的《画皮》《画壁》《狐仙》等精美插画,色彩艳丽,赏心悦目。
佚名所著的《隔帘花影(插图)》又名《三世报》,全书四十八回,书署佚名撰。《隔帘花影》实际上是删改丁耀亢的《续金瓶梅》而成,是《金瓶梅》三种续书中“好评”的一种。本书讲述靖康年间金兵进犯中原,吴月娘等人的经历,书中杂引佛、道、儒三教经文,多写因果报应之事。《隔帘花影》一书,保留了《续金瓶梅》的基本情节,删去了有关宋金战争的描写,调整、修改了一些情节,作者本意不过借影指点,在小说前面的部分写南宫吉生前好色贪财等事,随着情节的展开,故事的叙述,将人情之恶薄、报应之分明,极力描写,以突显无人不报,无事不报的善恶因果关系。
本书以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忧患精神为红线贯穿全书。作者以平实无华的语言、优美流畅的文笔和深刻独到的见解叙述了杜甫的忧患一生,将一个活生生的杜甫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本书以杜诗和史书为材料依据,记录杜甫一生行止踪迹,力争无所遗漏。同时,通过分析杜甫各个时期的作品,将其思想、感情、性格、兴趣以及诗歌艺术,予以揭示和评论,力图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气的鲜活生动的诗人形象,还杜甫以本来面貌。
“文各有体,得体为佳。”各种文体,其职能是并不一样的。不但与传奇小说相比,笔记小说有其独特的文体规范,而且,在笔记小说的领域之内,志怪与轶事的审美追求也是泾渭分明的;更进一步地说,志怪中的“博物”体、“拾遗”体、“搜神”体,轶事中的“琐言”体、“排调”体、“逸事”体,也各有不同的旨趣。为了帮助读者领略和把握六朝笔记小说的审美特性及其演变线索,《前言》将分别对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的文体职能加以探讨、说明。
元曲,顾名思义,即元人所作所唱之曲。元人立国时间不长,但曲之一体却空前发达,以至取代传统诗词的宝座,成为有元一代文学成就优选的体式,俨然与前之唐诗、宋鼎足而三,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绚丽奇景。本书是一部口碑卓著的元杂剧、元散曲选本,适合对元代曲体文学有兴趣的文学爱好者。《元曲选》选录元代散曲与剧曲中的名作、佳作,包括关汉卿、马致远等九十余位作者,小令、套数等各种体式的三百余篇作品。选目以“趣”字为原则,较为全面、精当,既能体现元曲的艺术成就,又能反映元代社会情况。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分春馆词话》,一为《分春馆词话补遗》,一为《宋词选析》。《分春馆词话》是朱庸斋先生一生创作和研究的心血结晶,一是教人如何读词,二是教人如何作词,这是历代词话从未达到的成就。同王国维、顾随以西方文艺美学观审视历代词作不同,此词话强调实践、贴近传统,字字皆出于个人的体悟,堪称填词理论之大成,传统词话之绝唱。《分春馆词话补遗》,为评骘当代诗词的文字和指导弟子填词所作的批语。自由表达,平等讨论,畅舒己见,可体现朱庸斋先生的文学批评思想。《宋词选析》,由两部分组成,一为1982年朱庸斋先生为赴香港中文大学讲授词学撰写的讲稿,一为1981年朱庸斋先生为刘逸生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人选集》撰写的《吴梦窗词选》(10篇)。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经典戏曲小说彩绘本》为有名画家戴宏海所绘,40幅工笔彩画呈现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中不同阶段事件情节,分则各自独立成图,合则气韵贯通,起承转合,和谐自然,有整体感。
《九尾龟》,晚清艳情小说,作者漱六山房。小说主要描写妓院情况与嫖客的狎妓生活。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了妓女、流氓、帮闲、腐吏、商贾、戏子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叙述了刁妓论诈、庸臣弄权、官商勾结、公报私仇等奇奇怪怪的事件,刻画了中国近代都市生活的众生相,反映了晚清社会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具有一定的现实批判意义。 作品语言典雅,情节曲折,那时而出现的吴语方言,极生动地把人物的神韵表现出来。此书刊行后,立即受到人们的关注。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长篇小说前半部分写唐敖等人游历海外,经过许多国家,经历众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的冒险经历。后面讲述了武则天开女科,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才女在朝中大有所为的故事,同时也展现了古代的文字、音律等各式各样的游艺项目。 《镜花缘》的前半部分所经历的君子国、无肠国等充满奇思妙想的国度,这些风土人情的展现,充满了艺术张力,蕴含了李汝珍对社会败坏风俗的讽刺。《镜花缘》中先进的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以及女性应有的受教育权等实际主张,是一部基于现实的且影响深远的奇幻巨著。
《唐宋词谱粹编》是对唐宋词谱的一个梳理、筛选、解读。学者谢桃坊先生选取唐宋词人常用词调二百调,分调类编,每调下注明体制,调后附该调宫调及调看来源的简要说明,并附关于体制及声情特点的简要说明。该书对喜爱诗词的人是一个很好的读本。
本书是本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精选杜甫代表作品126篇,其中诗124篇,文2篇,另请当代研究名家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其中诠词释句,发明妙旨,有助于了解杜甫名篇之堂奥,使读者尝鼎一脔,更好地了解杜甫诗歌成就之博大精深、沉郁顿挫、波澜壮阔、切合现实。另外本书末还有附录《杜甫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