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埃尔诺采用白描、片段式、无人称的创作手法,以自传体小说或者日记形式,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她写父母亲、童年、与社会的决裂、母亲的死、结婚、嫉妒、破裂,以及社会生活中 容易被忽略的角落的记忆等等。本书叙述了作者父亲的生活和死亡。这是一个工人阶级的故事,他相信自我克制,努力工作和小心翼翼的言语会使他进入中产阶级,那里有良好的礼仪、良好的言语和受人尊重的地位。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感情用事,传达了阶级限制带来的疏远和痛苦。
故事从主人公保罗·汉森在蒙特利尔监狱服刑开始写起,当下的监狱生活与保罗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交叉并进,直到 一章才揭开他被捕入狱的原因。小说一步步描绘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在各种无可奈何中缓慢崩塌。平静克制的叙事中蕴藏着浓烈的哀伤与孤独,但也不乏种种幽默诙谐的细节。 保罗出生在法国图卢兹。他的父亲约翰内斯·汉森是一名丹麦牧师,温柔又英俊,来自日德兰半岛上一个只有八千居民的小镇,因为儿时看到海边被沙子掩埋的教堂,而萌生了当牧师的念头。保罗的母亲安娜就出生在图卢兹,继承了家里经营的小影院,在新浪潮时期是当地有名的“艺术和实验”类影院。保罗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但先锋派的母亲与捍卫传统 信仰的父亲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终,在安娜不顾丈夫的反对执意播放一部 片后,二人的关系正式宣告破裂。约翰内斯只
一场鼠疫猝不及防地席卷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不断增加的死亡人数打破了市民们平凡的生活:恐慌扩散,谣言疯长,混乱取代平静成为日常……但在这个城市中有一群人,自发地承担了救治鼠疫患者、维护城市秩序的责任,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医生、公务员、记者、神父等等。他们不是闪闪发光的英雄。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初版于1947年的《鼠疫》,通过描写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普通人如何与疫情抗争的故事,呈现了人类反抗苦难与死亡的诸多姿态,它肯定人类直面荒诞并与命运抗争的力量,给予现代人关于生存的重要启示。
《局外人》是加缪思想的出发点,以阿尔及尔一家船运公司的职员默而索的自述形式写成。小说以简练得近乎枯涩的笔调,冷静得近乎淡漠的口吻,震惊读书界。 《西绪福斯神话》以哲学的 语言论证了《局外人》的基本思想。加缪在书中论述了“荒诞哲学”,这是一个从觉醒到行动的完整哲学体系。
《阴界与阳界》共有三个文集构成,分别是:散文集《阴界与阳界》、散文集《良缘》和小说《幸福死亡》。散文集《阴界与阳界》探讨了老年和死亡,加缪用精准的笔触描摹了人类临到暮年后力不从心的状态,或畏惧死亡或坦然迎接死亡。散文集《良缘》则是加缪前往布拉格、意大利、提帕萨等地旅游的个人情感抒发。小说《幸福死亡》是加缪生前一直没有发表的处女作。《阴界与阳界》、《良缘》和《幸福死亡》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小说《幸福死亡》中发现,很多场景的描写就来自加缪的旅游体验,而这些旅游感想大多收录在了《良缘》中。加缪在《幸福死亡》中又一次用虚构的语言探讨了死亡这个话题。
在《一个女孩的记忆》这本新书中,安妮·埃尔诺重温了1958年夏天在诺曼底担任夏令营辅导员的经历,并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度过的初夜。当他移情别恋时,她意识到她已经把自己的意志交给了他,像是没有了主人的被征服者。六十年后的今天,作者发现自己可以抹去中间的岁月,重新回忆这个她曾想完全忘记的年轻女孩。将那个夏天不可磨灭的记忆带入现实,埃尔诺发现,她写作生涯的重要和痛苦的起源是建立在耻辱、暴力和背叛的基础之上。
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两个月后父亲去世了,安妮·埃尔诺以此为契机,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他出生于世纪之交,不得不早早离开学校,先是当农民,然后在工厂做工,后来成为诺曼底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直到1967年去世。他自我克制,勤奋工作,谨言慎行,努力维持着一个男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却始终无法摆脱对滑落回下层社会的恐惧。作者用冷酷的观察揭示了困扰她父亲一生的耻辱,以及因阶层带来的父女之间的疏远和痛苦。这本父亲的传记也是一名知识分子女儿背叛的故事——背叛她的父母、她的成长环境,在亲情和耻辱之间,在归属和疏离之间的分裂。
\"《欢乐与时日》是普鲁斯特青年时代的作品,写于1892年至1895年间, 出版于1896年,是他生前除了《追忆似水年华》前四卷之外出版的wei一作品。 《欢乐与时日》体裁涵盖短篇小说、诗歌与随笔等。《追忆似水年华》的伟大主题,如美好童年的回忆,亲情的温暖,友情的慰藉,爱情的千回百转,上流社会的衣香鬓影,对文学与艺术的深刻思考,皆已在此书中萌芽,初绽。 \"
试想,如果有,你家的猫能毫无阻碍地与人对话、交流,并试图向你灌输价值观、人生观,那会怎么样? 巴黎。母猫巴斯特目睹了马路对面发生的一起恐袭事件,并爱上了隔壁新搬来的一只暹罗公猫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头上有“第三只眼”,能了解人类的想法。它向巴斯特传授了人类的思维和习性,开启了巴斯特对世界的全新思考。 于是,两只猫试图通过与人类的双向沟通,来改变人类的暴力倾向与愚蠢行为,以拯救我们这个世界。
《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鸠仅有的一部文学作品。小说通过波斯贵族郁斯贝克的见闻,描绘了18世纪初巴黎现实生活的画卷。小说中所描绘的流血、肉欲和死亡使人百读不厌,阉奴与后房被囚妻妾的对话,身处异国他乡的主人的绵绵情话令人深思。《波斯人信札》是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文学作品,开了理性批判的先河。整部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夕人们的思想状况及变化,为孟德斯鸠写作《论法的精神》奠定了基础。
《纵情生活》是法国当代旅行作家和小说家的代表性短篇小说集,由伽利玛出版社 出版于二〇一四年。这本短篇集收录了《情人》《百无聊赖》《尊重》《 》《隐士》《火车》等十七篇精彩的小说。这些作品展现出人类普遍面临的际遇和生存境况,小说的主人公有各种身份,他们是水手、恋人、战士、艺术家或旅行者,他们生活在巴黎、阿尔卑斯山小镇,或里加、阿富汗、雅库特、撒哈拉沙漠……面对命运的打击,他们没有太多选择,与其奋力挣扎,不如纵情生活,这就是这些小人物的选择。
安娜觉得自己有点失败,作为一名背着外债的单身母亲,就在刚刚,她被通知,自己被辞退了。而大女儿克洛艾和小女儿莉莉最近与自己的隔阂似乎也越来越深。糟糕的现实让她生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和女儿们到遥远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看极光! 于是,一辆嘎吱作响随时可能抛锚的二手房车出发了,车上是一名离异又失业的中年妇女、一名为了获得男孩青睐惯于牺牲自我的低自尊少女,和一名只喜欢和日记本交谈的古怪小女孩——这母女三人似乎聚焦了每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能遇到的所有困境。 从法国到德国再到挪威,漫长的旅途中,她们遇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和事,带着自闭症儿子旅行的男子、偷了养老院豪车出游的老大爷、说话总是不过大脑的情侣……她们,能否找回对彼此的爱?又能否打破自身困境走向更辽阔的人生?
《蓝色装甲兵》是一部以二战后期法国装甲部队进驻德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小说采用非常先锋的叙述方式,完全由不同人物的内心独白推进故事,语言大胆直率,风格鲜明,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占领军中不同层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普通士兵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