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10月,伍尔夫在剑桥大学做了两场面向女性的演讲 女性与小说 。之后她在此基础上撰写《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并于1929年出版。 伍尔夫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女性要认清自身的境遇,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独立思考,自由生活,发挥出女性的最大优势,成就自我。 女性身上有一种高度发达的创造力,生来复杂且强大 她们的创造力和男性的极为不同。这种力量是几个世纪的严厉约束换来的,它不可替代,如果遭到遏制或者白白浪费,那绝对是一万个可惜。
内容简介 《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哲学随笔集,与其小说《局外人》、剧作《卡利古拉》堪称 荒诞三部曲 。在书中,加缪围绕荒诞人、荒诞生活等命题进行了理性的哲学探讨,可以窥见其对于荒诞哲学最深入和集中的考察以及最透彻和清晰的阐释。 西西弗这个永世苦役犯,无疑是人类生存最形象的荒诞象征,但同时他又是在反抗的激情烈焰中行进的英雄,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本书是英国作家毛姆的阅读随笔集,是他写给大众的阅读指南,正如毛姆所说: 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 在本书中,毛姆的语言巧妙精到,流畅洗练,既不故作高深也不沾沾自喜,读来宛如与你相对而坐,教读者如何读书、如何找到阅读的乐趣,也跟读者探讨小说的艺术、哲学的价值,引导着读者透过读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法学教授罗翔推荐阅读版本,他说 阅读应该是愉悦的,怎么思考就有怎么样的人生 ,让我们跟着毛姆一起读书,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构建属于自己的内心避难所,获得充实生活的力量。
这是一部毛姆读书笔记,内容涵盖毛姆有关读书的所有文字和文章。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读什么书?如何通过读书获得乐趣?这些名作家是如何写出这些名作 毛姆都在书中一一娓娓道来。 这也是一部集毛姆阅读、哲思、洞见和评论于一体的传世之作,集结了毛姆的全部读书随笔,包括书与你、书与作家、书与世界、书与我四个部分。不仅有毛姆对诸多名作家与著作的点评、对阅读提出的方法和建议,还有他的自我剖析、生活回忆和文学思考,此外,他列出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说名录,并分别佐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构成了一部分风格简约、让广大读者受益匪浅的文学回忆录。
瓦尔登湖(Walden;or,Life in the Woods)是美国作家亨利 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 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离梭罗家不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 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叫作阅读家的职业,不会再有人比毛姆更加适合。 作家热爱读书,这似乎是自然的事,但像毛姆一样,按图索骥,从作家的作品问解到作家的生平和性格,再由他们的生平和性格回转身,关照作家的作品,并以此写成一本精彩绝伦的随笔集,也是文学史上并不多见的妙事。 这是一本巨匠的八卦之书,也是毛姆对于阅读和哲学的洞见之书。文学巨匠的辛辣秘密与有趣人性,简 奥斯汀善良的 刻薄 ,司汤达内心的自卑,福楼拜童年的沙滩初恋,列夫 托尔斯泰一生的迷惑与忏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背叛
赫尔曼 黑塞所著的《悉达多(精)》记述了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侨文达一道跟随沙门修行。在舍卫城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侨文达选择追随乔达摩,悉达多则继续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迦摩罗,并开始追逐情欲和名利,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他再次抛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河水的声音
《我选择独自一人》是法国女作家玛塞尔 索瓦热奥短暂一生中出版的一部随笔集。当她因患肺结核而来到法国小城特奈欧特维尔疗养时,竟收到了爱人的分手信。遭遇身心的双重打击,她写下一封封没有寄出的信,记录这段无望爱情带来的苦痛,对易碎的男女情感关系作出了冷静剖析。这些书信集结成《我选择独自一人》,为法国女性文学留下了一个孤独而决绝的身影,被誉为突显女性自主意识的尊严之书。本书还收录了索瓦热奥生前未出版的作品,包括艺术评论、回忆录和部分日记。这些文字同样充满对情感、对自我、对生命的剖析,完整地呈现了一个细腻、敏感的知识女性形象,让我们得以深入到这位早逝天才的文学世界。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法国大文豪让 雅克 卢梭 临终遗作,是他在临终时,在 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 的悲凄境况下,坦然展露的思想和感情。书中收录了十篇漫步遐想,表达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怀。
在博尔赫斯一生的后两年里关于文学、故乡、远方、时间、电影、友情,以及 对话 本身的对话。 我们看到词语的关联和思想的变化,我们看到我们的头颅和脏腑,看到你的心,我们觉得眩晕,我们感叹,因为我们亲眼看到了那个名字屡屡被人们提及、但鲜少有人走近的、神化般的存在:博尔赫斯的宇宙。 我们感到无限崇敬、无限欣慰。 博尔赫斯是一个名字。用它来做指引我们思想的信号并非随意为之。在文学中,这个名字仿佛无限的、纯真的神明;它的所有者是一个知天知地的人,阐释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是整个世界的诗篇;在《后的对话》中,它是智慧的象征,在智慧中,语言早已超过对话本身的意义。 我们看到博尔赫斯,从各个角度在博尔赫斯中看到世界,在世界中再一次看到博尔赫斯。
众所周知,村上春树是个十足的音乐迷。从爵士到摇滚,从古典到流行,没有他不熟悉的领域。音乐和文字的相遇,使他笔下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内含,使故事的主人公有了更饱满的情感。 本书梳理了村上作品中音乐,以及音乐背后的趣闻轶事,探讨了这些音乐在村上文学中的角色和作用,使读者看到一个用文字和音乐交织出的、异彩纷呈的村上新世界。
每个人都是西西弗,差别在于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当你突然觉醒时,你就会萌生 为什么 的疑问,在惊讶与厌倦中,机械、荒诞的生活就面临着坍塌。加缪认为,在这个意义上,厌倦是有益的,正是厌倦唤醒了意识。 在《西西弗神话》一书中,加缪提出人类的本质问题已不是人生是否值得一过,而是如何带着与生俱来的伤痛去生活: 人生正因为没有意义,就更值得一过。 唯有反抗才能体现尊严。
三十岁那年,对生活心生倦怠,感到未来一片迷茫的野野村馨,辞去设计事务所的工作,告别女友峰子,决定出家修行 在以严厉著称的永平寺行住坐卧一年,行钵、坐禅、讽经、钟洒、作务,一切仪法从头学起;在七堂伽蓝间,放下习见的自我,接受严格的身心试炼;在暮鼓晨钟中,体悟四季的微细变化,和每一天极简的日常。 自尊、孤独、沮丧、失望 过往的杂念被一一碾碎。 永平寺的一年结束,新的人生,也即将开始。
八十四岁的法国哲学家安德烈 高兹为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妻子多莉娜写下这封情书,记述了二人共度五十八年的情感历程,之后打开煤气共赴黄泉。在平静、理性、深情的叙述中,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形象带给了读者巨大的冲击和感动。 《致D》是高兹写给她妻子多莉娜(Dorine,1924-2007)的 情书 ,也是他的*后一部作品 爱情的墓志铭。法国哲学家高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多莉娜回溯这段刻骨铭心的情史。那时,他已经知道身患绝症的多莉娜医治无望,很有可能会先他而去。面对缠绵病榻、体重只剩四十五公斤、身高缩短了六厘米、在他眼里 依然美丽、依然优雅、魅力无穷 的妻子,他感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的爱,以致抑制不住要给她写信的狂热欲望。他要告诉她自己是多么爱她,多么后悔没有更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无限深情,没有更早地表
阅读避难所文库系列: 001《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著 002《女性、阅读和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著 这本书是女性主义先驱伍尔夫的自由宣言, 既写给万千普通读者,也写给无数普通女性, 它向我们揭示了自由精神的真谛, 可以让我们在纷乱的阅读和人生中,做自己。 当到处都是不休的争吵,当对立与仇恨成了主论调, 当整个世界都想对我们的阅读和人生指手画脚 伍尔夫让我们明白: 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