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而为女人》是意大利记者奥里亚娜 法拉奇为《欧洲人》周刊完成的一系列深度人物访谈,按不同的阶段和主题分为四个专辑: 之后,才有了夏娃 如今,女性更自由了吗? 生为女人,如此令人着迷 一种名曰 不顺从 的美好品德 。 这二十篇访谈(部分采用人物侧写或记者手记的形式)涉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思想、时尚、政治等领域具有标杆意义的女性人物:从设计师可可 香奈儿、超短裙设计师玛丽 官、《性政治》的作者凯特 米利特,到口无遮拦的意大利国民歌手米莉 蒙蒂、向性别禁忌宣战的瑞典演员英格丽 图林,到致力于废除卖淫合法化法案的参议员丽娜 梅林,等等。本书也收录了其对以色列首位女性总理果尔达 梅厄、印度前总理英吉拉 甘地的采访。 法拉奇和这些风云人物在交谈中针锋相对、尽所欲言。就其性别而言,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
如果这颗星球上的树能说话,那它会告诉我们什么? 一部人类与自然的史诗,如同《瓦尔登湖》遇见《百年孤独》,几个世纪,不同种族国家的人物命运如同一棵树,地下是家族传统的文化历史,地上是新世纪文明的枝杈,他们相遇,相识,共同为自然与生命而战。 从布鲁克林乡间的栗子树,到东方中国的扶桑传说,从有语言障碍的科学家,到越战中跌入树中的美国飞行员,一个瘫痪的印度游戏开发程序员,一个怀疑人性的心理学家,一个拥有神秘遗物听过古老传说的工程师,一个曾死去的女大学生。九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背景的毫无关联的故事,终于汇聚在一起。
这趟旅程由一班通勤地铁开始,之后便是各色火车的接力,有横跨美国六州的 孤星 号,像橱窗般透着墨西哥的衰颓与肉欲的 阿兹特克之鹰 ,横越崇山峻岭驶往秘鲁的山脉列车,还有穿行国界、长达一千英里以上的 泛美 号 *后,为旅程画下句点的,则是有百年历史、速度也如老牛的老巴塔哥尼亚快车。 保罗 索鲁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紧邻波士顿大城的梅德福,辗转来到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埃斯克尔小镇。平稳前行的列车上,别人的终点站是他的起点,与空间的对话之旅由此展开。
我不知道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但那里是我们专享的希望,而我们一定要活下去……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沙尘暴毁了乔德一家的土地,迫使他们离开家乡。他们用破铜烂铁拼装出一辆拖车,堆上所有家当,沿着六十六号公路,一路向西,前往传说中葡萄漫山遍野的天堂——加州。在这趟三千公里的漫长旅程里,他们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事情很残酷、很痛苦,但也有些际遇是如此感动他们,令他们重燃活下去的信心。
1930年,命运安排年轻的考古学家马克斯 马洛万和当时已负盛名的阿加莎 克里斯蒂相识,阿加莎的名气并未阻碍她分担丈夫的工作。她参与了马克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每一场发掘,与他同甘共苦,在考古学家遭遇的各种灾难事件中不断筛取笑料。她爱她的丈夫,对考古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朋友问起她的异乡生活时,她决定用这部轻松的游记来告诉他们答案。 本书初版于1946年,描绘了考古旅途中的艰辛和乐趣,从中能体会阿加莎独具的魅力,同时也能找到《古墓之谜》和《死亡约会》的影子。
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是一个的作家,他熟悉写作的条条框框,知道如何打破、什么时候打破这些条条框框。他是语言的魔术师,如同所有秀的变戏法的人、诗人一样,一旦戏法揭穿,诗文出口,他会让我们感到,这原来一直存在,在我们心中的某个地方,只是没能表达出来而已。 1971年春,博尔赫斯应邀赴哥伦比亚大学为写作班进行讲学,他解析自己的作品,并通过例子帮助其他人改进他们的作品。每次讲课围绕一个主题:谈写小说,谈写诗歌,谈翻译。在座的人,每人分发到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决斗(另篇)》和他的六首诗,以及博尔赫斯作品的不同译本范例,博尔赫斯逐行评论,详细讲解创作的过程。 《博尔赫斯,写作课》以讲课的录音稿为底稿,为保留原汁原味,未作任何编辑。另附课堂中所举范例的西班牙文原文与英文译文,供对比阅读。
四十多年前,保罗 索鲁从伦敦的维多利亚站出发,完成了贯穿欧亚大陆的旅行。他的出行工具是众多著名的火车,有东方快车、开伯尔山口慢车、夜班邮车、金箭、北方之星、跨西伯利亚快车等。 在这趟漫长的旅途中,各色人等如流水般来了又去:疲惫的老人达菲尔错过了火车;令人啼笑皆非的萨迪克正在找另一半;开伯尔山口月台上的疯子在欺负小男孩;曼德勒火车上八十岁的老厨师絮絮道起陈年旧事;印度南部的月台上有行乞的残疾女孩 这些平凡人的故事在索鲁的笔下变得不平凡。
如果纽约的人行道会说话,那听起来就该是皮特 哈米*。 皮特 哈米*被许多人视为纽约这座城市的 化身 ,他是布鲁克林街头之子,是纽约后一代传奇纸媒记者,也是殿堂级专栏作家。《纽约下城》是一部饱含个人情感与报导文学特有的客观记述的追忆。在书中,哈米尔漫步曼哈顿 从格林威治村蜿蜒曲折的波希米亚街道,到肉类加工厂区破旧的小巷,再到南街海港饱经风霜的鹅卵石路 他将纽约的历史一层层展现在读者眼前,展现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不仅是一部历史或报道书稿,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纽约客为城市所写的挽歌,他经历了纽约发展过程中一些蕞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始终将这座宏伟而又往事纷繁的城市称为世界上自己喜欢的都市。
据说,英国是这世上被书写得最多的国家。正因为我们知道的英国都是听别人讲的,所以其实我们对英国一无所知。一个布满交通工具与步径的古老国度,似乎境内的每个地方都有人迹,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但每个英国人吹的牛都不一样,每一英里也都有其特色。英国每一处距离大海都很近,海岸本身就是英国。在伦敦居住十多年的美国人保罗 索鲁想一探大英帝国究竟,顺时针沿着海岸线漫游了一圈。他的旅游路径是这样的:英格兰肯定是像一只猪;鼻子在西南方的威尔士,伸出去的脚是康沃尔,而臀部是东安格利亚,整个英国就像是一个女巫骑着一只猪,而这轮廓──臀部、鼻子和女帽,以及苏格兰西部那张愁容,就是此次旅游的路线。对一个岛来说,还有什么比环游其海岸线更能看清它的呢?
蒙田(1533 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冷峻的观察家,1572年开始撰写被称为 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 的《随笔集》。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知识权威和批评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 思想的宝库 。 由马振骋先生独力翻译的《蒙田随笔全集》曾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本版《蒙田随笔》由译者特为我社选出,可以说三卷 全集 的精华尽入其中,真正称得上一部选目全面而又精当、译文上乘考究的蒙田随笔选本。
《要塞》以沙漠中一位王子的视角展开,由一篇篇优美诗意的思想随笔组成,对社会、时间、秩序、存在等宏大哲学命题展开探讨,又对爱情、友谊、家庭、年老、死亡等日常普遍话题进行讨论。可以说,《要塞》是圣埃克苏佩里耗尽一生心血创作的思想绝唱。
菲利普 罗斯的写作生涯横跨了惊人的五十年,在这五十年间,他跻身为战后美国生活的伟大记录者。收录于此的是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采访、随笔和书评。在这里,罗斯以纯粹的游戏态度和致命的严肃关怀 半个世纪以来,正是它们定义了罗斯的写作 开诚布公地回应了针对他本人及作品的争议和攻讦,畅谈了他对成名、媒体、阅读、写作、艺术等话题的看法,以及对他的文学导师、偶像卡夫卡深深的景仰。 《阅读自我及他人》分为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文章基本按时间顺序排列。两个部分在时间上多有重叠,但罗斯本人 既是读者也被阅读 是部分的核心。这一部分主要由采访组成,罗斯在其中描述了他的写作动机,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努力塑造的一些人物原型。第二部分由精选文章和随笔组成,其中多为应邀之作 为演讲、打笔战
一定要成为艺术家,才能获得艺术的慰藉吗?是,也不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博纳尔,与妻子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压抑生活,却用艺术筑造了一个世界,创造出色彩夺目的作品,他说: 吸引我更多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艺术家的生活和它对我所意味的一切。我不惜一切代价想要的,是逃避生活的单调。 艺术就像一段旅程,能开启各式各样的新天地。本书收录的,就是作者走遍世界各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的一些艺术的故事。跟着他的步伐,你也会发现艺术的新天地 有不需要技巧也不需要技术的艺术,登山的艺术,不需动手也能创造的艺术,收集灯泡的艺术,放大时间的艺术,朝觐艺术的艺术 这不是一本确切意义上的艺术史或艺术评论,也没有流连于伟大的画家、雕塑家、摄影家。出现在这些故事中的有大艺术家,也有艺术爱好者,还有无名的艺术实践者、
在读书上,茨威格被描述为一个 急性的充满热情的读者 ,每当读到好的作品,无论是昔日的还是在世的,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其他民族的,他对这些作家、艺术家都充满尊敬和热爱之情,将之视为自己的楷模、师法的榜样和知心好友。 本书遴选的随笔是茨威格这方面的代表作,发表于1902-1939年,论及卢梭、巴尔扎克、福楼拜、罗曼 罗兰、普鲁斯特、乔伊斯、歌德、里尔克、托马斯 曼、赫尔曼 黑塞、尼采、弗洛伊德等。 他用自己无与伦比的心理描写和渊博学识,架起通往伟大作家精神世界的桥梁。茨威格在写下这些随笔时,将读书视为一项 心灵的事业 ,他孜孜以求的是这样一种理想:实现一种 在人们之间,在思想之间,在文化和民族之间的人性谅解 。
“深时”是地质时间概念,是地下世界的计时单位。在萨米族传说中,地下世界像是人世的颠倒镜像,地面就是镜面,“生者直立,而逝者行走时上下颠倒,二者的脚彼此接触”。本书讲述的是黑暗之旅,是对地下的求知之行。从中石器时代藏骸所、深海实验室、森林菌根网络,到双生地下城、地下无星河、战时万人冢,再到洞穴岩壁、冰臼、核废料处置库……作者见到了一些希望自己永远铭记之物,也见到了一些宁愿从未目睹之事。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安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隐秘的人性、漫长的文明。
这是一趟深入美国南方诸州的旅行。 在四季的变换中,索鲁沿着乡间公路,驾车从北到南,来到卡罗来纳、佐治亚、田纳西、密西西比、亚拉巴马、阿肯色等州,参观了小镇教堂,访问了市长、社工、作家、牧师、农民,探寻了密西西比的部分地区 在那里他们仍然把农场称为种植园。他发现南方有着魅力无穷的自然景观、无与伦比的音乐、美味绝伦的菜肴,但也有美国最糟糕的学校、住房、医疗机构以及极高的失业率。
一部完美融合了莎士比亚文学、威廉 罗伯特 加法叶渊博的植物学理论以及名家植物手绘的卓越之作!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 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 第二场) 威廉 罗伯特 加法叶是墨尔本皇家植物园的缔造者,也是一名杰出的园林设计师、植物学家、作家。本书收集了他撰写的曾在莎翁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的数十种植物、水果与花的手稿。每个词条都附有著名植物学家巴西利厄斯 贝斯勒尔以及法国艺术家雅克 勒 穆瓦纳雅致的水彩画,与文字相得益彰。此作品看堪称文学的天堂、艺术的花园,博学多识的加法叶先生慷慨地向读者展示他多年苦心专研的植物学理论,并通过古典文学这扇窗口优雅地表现出来。
十七岁,V.S.奈保尔考取政府奖学金,离开特立尼达赴牛津读书,从此开始和父亲的书信往还。四年后,父亲过世。又四年,儿子的作品成功出版。本书收录了1950至1954年间V.S.奈保尔和父亲及其他家人的往来书信。 记述伟大文学天才真实的成长之路,249封不同寻常、亲密坦诚的家书,写出了一对由爱、尊重、共同的理想所联结的父子的动人故事。这是一位伟大作家的成长史,一位 失败 作家的奋斗史,一个引人入胜、关乎梦想的奇迹般的故事。 -------- 我很想家。你知道我渴望什么吗?我渴望那毫无预兆突然降临的夜幕,我渴望夜里狂乱的暴雨。我渴望听见暴雨砸在屋顶的单调声响,或者,雨点落在美丽的野生芋类植物宽大叶片上的声音。总之,我渴望回家,想念家的气氛。我想念骑车,想念大海,想念里亚尔托电影院的后排座位,想念我抽过的那种香烟,想念发
1907年11月10日,一支由俄罗斯著名的中亚考察家彼得 库兹米奇 科兹洛夫带领的考察队离开了莫斯科,准备前往中国西部,计划在这次为期两年的考察中,对蒙古的中部和南部、青海湖地区以及西藏东北部和四川北部地区进行考察研究。与科兹洛夫同行的还有莫斯科大学的地理学教授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洛维奇 纳帕尔科夫、地形测绘员彼得 雅科夫列维奇 纳帕尔科夫、植物和昆虫类收集家谢尔盖 西里维尔斯托维奇 切蒂尔金,以及十名护卫队员。当列车离开凌冽的北方,载着这十四人去往中国西部的戈壁沙漠之时,大概没有人能预料得到,他们的这一次中国之行,将带来一次人类考古学历史中的重大发现,揭开一座被尘沙湮没的古城 黑城哈喇浩特的全部秘密。 在《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一书之中,我们除了获悉科兹洛夫的考古发掘成果之外,还可以在他的考
《清算已毕》为波伏瓦四卷本回忆录的*后一卷。 作者在本卷中回顾了其性格的成因,与重要女性友人的交往,与萨特游历世界各国的见闻,她的阅读与写作,她对文学、艺术和国际政治的看法,等等,并对于《第二性》中提及的一些女性主义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补充阐述,可以说是对前三卷的总结,对研究波伏瓦的著作与生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