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巴尔加斯·略萨在攻读博士学位时, 欣赏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这位秘鲁作家深入研究了自己的文学伙伴在当时创作的全部小说,于是诞生了这本精深而厚重的博士论文。然而,两人在1976年突然决裂,本书随即遭到雪藏,直到近五十年后,《百年孤独》的作者已不在人世,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领域的重要专著才终于以单行本的形式重新出版。在小说家之外,巴尔加斯·略萨也是一位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他为哥伦比亚作家所作的详尽传记, 展现了他极其扎实的精读功力,细致入微地拆解了哥伦比亚作家当时的每一部作品。他向世人雄辩地证明,即便在 、 挑剔的批评者眼中,从《枯枝败叶》到《百年孤独》的每一个细节仍都是站得住脚的。
《漫歌》收录了诗人于1938年至1949年创作的诗歌,共分为15章,描绘了美洲大陆的山川河流、草木鸟兽、风土人情,是献给智利、美洲和全世界人民的颂歌。
死亡线上重返人世——二十岁那年,乔治·里奇在巴利营区的军队医院里,因病医治无效死亡。九分钟后,他复活过来,然而就在他死亡的短短九分钟里,他经历了灵魂离开躯体的一段旅程,就是这段经历地改变了他的生活观。本书是他在成为医师数十年后写成的,一经出版就不衰,帮助许多人重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成为生活的强者。
《伍尔夫读书随笔(精)》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随笔”。《伍尔夫读书随笔(精)》主要内容有:如何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家名作?以及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德国艺术家、作家朱迪丝·莎兰斯基,以精湛的绘图工艺和引人入胜的文字,描述五十多座你未曾到访也永不能游历的遥远孤岛,完美呈现地理、文学与艺术之美。从孤独岛到鲁道夫岛,从圣保罗岛到特罗姆兰岛,展现了被遗弃到自生自灭的奴隶、梦想破碎的探险家、灯塔守卫自立为王、理想主义者建立微型社会等一个个故事。每一个孤独的岛屿,以及每一个孤独的故事。岛屿无疑是最刺激旅行的终点与最不可靠的乐园。
“奥斯维辛三部曲”的终结篇,关于大屠杀不可不读的作品。对人类在状态下的生存状态和道德困境进行了残酷而深刻的反思。 1984年《被淹没与被拯救的》首次出版时,距离大屠杀已有四十余年,物证被销毁,记忆已模糊,有人刻意回避,也有人拒绝承认,而莱维写作本书的目的即是记忆和见证这段历史,让人类避免重蹈覆辙。 在本书中,莱维极其冷静地分析了集中营和集中营之后的一些关键问题:人类记忆所具有的欺骗性、纳粹摧毁囚犯意志的诸种手段、集中营中的特殊语言,以及暴力的本质。同时,他怀着幸存者的羞耻感和罪恶感,对善与恶、正与邪、加害与受害的绝然区分始终抱持怀疑,对道德的灰色地带与人性的缺陷进行反思,努力呈现了那个环境下错综复杂的真相与事实。 “莱维作品”系列还包括《扳手》《他人的行当》《这就是奥斯维辛:1945
冯至先生这部研究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专著,是他在海德堡大学的博士论文:《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创作中的文体原则》。本书收录了德语原文的全文和其弟子李永平、黄明嘉合译的中译文,还收录了德语文学教授陈铨刊发于1936年1月《清华学报》上的评论文章。冯至先生是中国 早研究诺瓦利斯的开拓者,以诺瓦利斯为题撰写博士论文,具有相当高的难度,至今 也寥寥无几,故这篇博士论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献价值。本书由德语文学翻译家、歌德研究学者陈巍主编,开篇附有其论述冯至研究诺瓦利斯的编者前言。
这本插图纪念版《我们的国家公园》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中文版本。记录了全美最经典的国家公园。对今天疲惫不堪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指南,所有去过美国国家公园的人们,以及有一天将要去那里旅行的人们,都会被缪尔的描述迷住。让我们与约翰·缪尔一起聆听瀑布、小鸟和微风的歌唱,读懂岩石,学习洪水、风暴和雪崩的语言,与冰川和野外的公园熟识,尽可能地去靠近世界的心灵。
德富芦花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日本近代作家。他的小说《不如归》早在1909年即由林纾译成中文。 德富芦花的散文曾在日本文坛产生过深远影响,被誉为进行美感教育的范文。 本书系德富芦花散文的第一部中文选本,包括《自然与人生》、《蚯蚓的戏言》两部分,代表了作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准。这些散文文学精湛,富有色彩感,于细微处理含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