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剧作精品合集(共三册),收录《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鳄鱼》《锅炉工的妻子》四部剧作,以及若干篇访谈及文化随笔。 《鳄鱼》是莫言获奖十年之后创作的一部新作,具有鲜明而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的荆轲》以 刺秦 的历史故事为蓝本,却赋予人物 穿越 般的现代思想,是北京人艺常青剧目;《霸王别姬》以犀利的语言和颠覆性的叙事,借项羽、虞姬、吕雉等历史人物之口探问至今难解的谜题;《锅炉工的妻子》在知青返城的时代背景下,讲述一个悬念重重的伦理悲剧。
《朱译莎士比亚戏剧31种》共计200万字,共收录了莎氏戏剧31种,分为戏剧、历史剧、悲剧、传奇剧四个章节。《朱译莎士比亚戏剧31种》为陈才宇教授关于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剧作研究的呕心沥血之作。 《朱译莎士比亚戏剧31种》以朱生豪先生译本为基础,“完整性”和“译风的一致性”是该著作的两大显著特点。“完整性”是因为它收录了朱生豪所译的全部31种莎剧,补译了被认为“不雅驯”而被删除的词句、段落。被删的部分主要是小丑的插科打诨、俏皮话或双关语,这一部分文字虽然游离于主情节,却是莎士比亚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译风的一致性”是指陈教授在校订和补译时尽可能地实践朱生豪所主张“明白晓畅”的翻译风格,力求在文采上逼近朱生豪的译文,以克服以往多人校订朱译时所出现的风格不一致的现象。
《舞台美术设计基础》是中央戏剧学院2020年首次出版的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主课教材。承继中戏舞美系70年舞台设计专业教学传统,体现延续至今的教学研究探索成果,以及几代师资的集体智慧结晶,其中很多教学方法均为,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优化课程内容。本书图文并茂,突出21世纪舞台设计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发展,充分显示出中戏舞美系舞台设计专业重戏剧综合性、整体性融通学习,重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养成的教学传统,为本专业的教学用书。
上海戏剧学院“谢克纳人类表演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3月,主要任务是引进人类表演学的研究成果,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综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并重,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社会表演学;密切跟踪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与相关行业和机构合作,开展社会表演学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本辑为谢克纳专辑,也是首次将谢克纳的重要论文集结出版。文章主要选自《戏剧与人类学之间》、《公共领域——戏剧文集》、《人类表演学读本》以及《以表演为手段——与仪式的跨文化研究》等多本专著和编著,以及谢克纳来上海所作的两场重要演讲。本辑精选了谢克纳十几年来的重要成果,尤以近年的成果为主,由此可了解谢克纳的教授作为人类表演学创造人的重要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这时作家的思想 和艺术都已经成熟。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牡丹亭》在《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了话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说中,杜丽娘还魂后,门当户对的婚姻顺利缔成;而在戏曲中,汤显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由的光辉理想。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 德”的歌颂,是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这是英国演员训练法的两本专业书籍《选择行动动词——如何选及如何用》与《行动——演员的同义动词辞典》的合订本。《选择行动动词——如何选及如何用》聚焦于“选择行动动词”,这是演员在排练中应用 广泛的一项技术。它使剧本的每个瞬间或每个思想都充满目的,从而让排练富有活力、使演出生动鲜活。“选择行动动词”可以让你通过研究剧本并作出 初的行动动词选择;运用声音和身体执行你所选择的行动;运用声音和身体执行你所选择的行动等几种方式,发现并发掘身体与声音的能量、幅度(范围)、变化以及表达的清晰度。
本书为名列京剧“后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表演剧目经典唱段的唱腔琴谱集,收录了如《将相和》 《上天台》《白帝城》《祢衡骂曹》 《失街亭》《坐楼杀惜》《空城计》《斩马谡》《珠连寨》《托兆碰碑》《四郎探母》《打棍出箱》《秦琼卖马》《十道本》《清官册》《二堂舍子》《三娘教子》《法门寺》等二十多部传统京剧剧目中经典唱段的琴谱和唱腔,还有一些特定历史时期创演的新戏如《霓虹灯下的哨兵》《白毛女》《红云崖》等。
《汤显祖戏曲全集》属古籍整理选题,包括《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紫箫记》,是对汤显祖戏曲作品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全集》以明末汲古阁刻本《六十种曲》为底本,对汤显祖所有的戏曲作品进行注释和评析,全面展现了汤显祖戏曲作品的全貌,反映了汤显祖完整的戏剧创作思想,是当代汤显祖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这套书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和古籍整理项目。
《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是著名戏曲批评家吴小如的戏曲批评文集全编,以“良史”为指归,“务求翔实,力戒虚夸”。该书以时间为主线、文章题材为副线,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谷曙光教授编注,以全新的体例,在突出《京剧老生流派综说》等名作的基础上,全面收录了吴小如七十多年来有关戏曲理论、演出史料、宗派发展等方面的戏曲文章,立体、历史地呈现了吴小如的京剧批评造诣。该书的出版,既是对七十余年的京剧演出史、流派史、文化史、制度史、理论发展史、传播史的有效梳理,也为当今京剧批评提供了宗师级的批评角度、批评视野甚至批评工具。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推广、传播以及如何有效地继承发展,可以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
????我进入一个房间,看见一个人站着,一个人坐着,几周之后,我写了《房间》。我进入了另一个房间,看见两个人坐着,几年之后,我写了《生日晚会》。我从一扇门里看见了第三个房间,看见两个人站着,然后我写了《看门人》。
日本,紧凑、同质、紧密团结,害怕无序;美国,庞大、开放,害怕经济危机,不断谋求 市场。本书即讲述了自1853年以来这两个 之间的分歧、冲突、战争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爱恨故事。通过运用美日两国的文献材料,拉夫伯尔为我们呈现了重新武装日本背后的曲折、现代美日贸易谈判中的紧张、日本在为美国巨额赤字提供资金方面的持续重要性,以及两国开拓中国市场的动力。
马致远一生创作杂剧十五种,现存七种,最负盛名的是历史悲剧《汉宫秋》。本卷的编著者李德身教授,是研究元曲方面的资深专家。2002年作者曾合作主编过一部了《元曲名篇鉴赏辞典》(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而他对马致远情有独钟,前作似意犹未尽,由他担纲此卷正合其意。该卷除收入马致远散曲外,又收入其杂剧《汉宫秋》四折,《岳阳楼》、《黄粱梦》、《青衫阳》、《荐福碑》、《陈传高卧》、《任风子》各一折。加上他精心进行的注释与点评,可以说,这是目前的一部搜集最全、评注最详的马致远作品专集。 本书所收集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风貌,我们对每一道无曲都进行了点评,语言通俗易懂,很容易为小读者们所接受。
本书紧紧围绕足踝外科的特点,着眼于临床应用,注重解剖与足踝疾病、手术操作的结合,是不可多得的足踝外科临床解剖学专著。 大量精美的图片展示了足踝部的精细解剖结构,如外侧副韧带、三角韧带,以及跗骨窦区精细解剖; 丰富的断层解剖内容,与相应的大体解剖互为对照,可帮助读者提高对于足踝解剖结构的认知和理解; 不可多得的病理解剖内容,如腓骨肌腱炎和腓骨肌腱滑脱的病理解剖,腓浅神经、腓总神经卡压的病理解剖等,有助于读者理解足踝疾病、损伤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提高手术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