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1923 年8 月,《呐喊》由北大新潮社初版印行。初版的《呐喊》由鲁迅先生编辑定稿,收录了他1918 年至1922 年间发表的15 篇小说(在1930 年《呐喊》第13 次印刷时,作者将《不周山》抽去,后改名《补天》收入《故事新编》中)。 该书的封面和版式由鲁迅先生亲手设计,甫一上市便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时至今日仍是不可替代的经典版本。 本次重版我们着力于为读者重现初版《呐喊》的原貌。在编校方面,除了将初版的繁体竖排转换为简体横排之外,仅改正了初版里个别的文字、标点和知识性的错误。初版中大量鲁迅的习惯用字、用词和句式等,均按原样保留。在装帧方面,则采用了双封面设计,其中的内封即是精修复原的初版封面。 《彷徨》 1926 年8 月,《彷徨》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印行。初版的《彷徨》由鲁迅先生编辑定稿,收录了他1924 年至19
南宋 永康学派 代表人物陈亮,为人慷慨奇节,出语跌宕不羁,号称 人中之龙,文中之虎 ,《龙川文集》为他流传至今的个人文集。本书选文在注重思想史价值的同时,兼顾完整性,以呈现人物思想的不同侧面。每篇均包含 解题 注释 与 研读 三个部分,书前置以 导读 ,总领全书,书后辅以 后记 ,略陈选注心路。 陈亮之文思想性强、用典较多、不易读通。本书 导读 选取陈亮一生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几件事展开论述,鲜活体现了陈亮一生刚毅坚执的行事风格、大胆务实的思想风貌和豪放不羁的独特个性; 注释 以简注为主,难处参以详注; 研读 部分则侧重于阐释作者思想精微之处。本书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读懂陈亮、了解浙学经典。
《声音之茧》以 声音 为载体,以 海岛 为空间原点,以 四季 节气 为时间节点,以 情感 为媒介,以 人生 为指向,将中国南方的风物人情与作者记忆深处最刻骨铭心的声音、生命片段相结合,勾连古今中外,书写万物有灵、天地大美,挖掘人生哲理、中华美学,构建独特视角下灵动幻美、大气磅礴、深情无限的心灵时空。一本书,就是一个用文字织就的、充盈着温暖和力量的 声音之茧 ,让读者重新听见自己生命中的回响,微弱或响亮,幽暗或明朗,是潮汐,是渡船,是破茧成蝶,将你拥向阔远的彼岸,找到最好的自己。
内容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导演、作家陈晓卿,著名作家、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沈宏非,新荣记创始人、中国食神张勇倾情推荐。 寻鲜东海,一部海洋文化散文,一场海洋博物之旅,一场海洋美食盛宴。《马鲛穿着灰龙袍》《西风烈,海鳗肥》《鱿鱼妖娆》《神武龙虾》《青蟹煮酒论英雄》近40篇文化散文,将活蹦乱跳的东海至味传递到每位读者的舌尖。 精选《海错图》插图,搭配海鲜鱼虾实景图,图文并茂,幽默风趣,可读性强,满满知识点,海洋文化书。 东海的每一口鲜甜,都跟江河、大地有关。每一条鱼的背后,都有山川风物、人文地理。讲美食,其实讲的是人与自然、食物与土地、游子与故乡之间的关系。 二十四时,三十六味。桃花鲻鱼、清明马鲛、芒种虾皮、夏至鳎鱼、大暑鲈白、秋风蟹紫、西风鳗肥 人间
形影之间观世事: 在心灵*终极之处,有一种蓝比景泰蓝更蓝,有一种香比夜来香更香,文学家便是为了触及那更蓝、更香、更空明的境界而写作;但是文学家不能独存于世间,因此,心灵的空明与社会的改革同等重要。本书是林清玄继《越过沧桑》之后的入世之作,由 形影之间 沧海浮生 宽怀世事 三卷构成。作者站在形影之间,通过洞察复杂的社会现象,拷问心灵,*后提出,即使生活在浊恶的世间,也要永不失去更清明的希望,维持比景泰蓝更蓝的心。 放下过后更澄明: 本书秉承了一贯的从容单纯的文字风格,并加以人文的思考和关怀。作者以细致入微的观察,以清澈细腻的文字,以饱含深情的笔端,书写了对人情世事的悲悯胸怀。写景抒情,气势雄浑,动人心魄;怀人记事,深刻感人。读者在感慨之余,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生命的奇绝和
《鲁迅杂文选读》系鲁迅杂文甄选集,收录了鲁迅《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13个杂文集,每个杂文集中精选经典篇目,包括《我之节烈观》《并非闲话》《无花的蔷薇》《无声的中国》《未有天才之前》等。他的杂文是我们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可靠、生动、深刻的文本。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享有极高的评价。本书除了《朝花夕拾》,还收录了《故事新编》全部篇章,以及《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部分篇章。 《呐喊》是鲁迅久富盛名的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扛鼎之作。收录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包括其代表性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
汪曾祺关于小说、关于写作的篇目全收录,40余万字,近100篇文章著述。深度理解这位在自己创造的形式中达到艺术级的小说家,读透其作品字里行间的秘密精髓。真正使新时期小说步入新的历史门槛的,应该是手里擎着《受戒》的汪曾祺。他的文章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独步之作,对汉语的运用和把握堪称精妙。 本套书版本全,干货多,概念少。解读技法、思想性、书评等写作要诀,金句重点标出,编选者撰写万余字导读,快速阅读、快速了解其精华。阐述小说细节的真与假,意蕴的丰与枯,开头的起与伏,叙事的相与实,结尾的徐与疾,思想的藏与露,语言的雅与俗,风格的庄与谐,文体的长与短,写作态度的诚与诈,成就汪氏写作集大成者。 读汪曾祺的文字是一种享受,干净、细腻、真诚,安安静静却充满力量。写吃食,让人垂涎三尺;写哀伤,让人心如刀
余光中诗歌散文典藏本套装 《白玉苦瓜:余光中原版诗集典藏本》 每个人都会在余光中的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乡愁。 《白玉苦瓜》是 乡愁诗人 余光中的诗歌集代表作。书中收录了《乡愁》《乡愁四韵》《民歌》《白玉苦瓜》等 59 首原版无删节诗作,主题横跨乡愁、情感、人生、命运,展露出开阔的意境。《白玉苦瓜》诞生以来,再版重印几十次,名篇《乡愁》等更是被收入几代人的语文课本。罗大佑、李泰祥等音乐人曾将他的诗谱成民谣传唱。 读完《白玉苦瓜》,你会了解到一个更为纯粹与完整的余光中,一个你所不熟悉的天才、顽童、浪子与旅人。 《左手的缪斯:余光中原版散文集典藏本》 当大师遇见大师,他们都聊些什么?一本让你舍不得外借的文艺指南。 《左手的缪斯》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书中收录了《猛虎与蔷薇》《石城
本书是《马识途文集》的第十三卷,汇集马识途新近写作的杂文随笔,包括批判性的杂文,回首文学创作以及人生历程的随笔,对文学、报刊、书画、电影、川剧乃至美食等文化领域的言论,在科技领域文章,对青年作家以至儿童的期望寄语,等等。马识途作为老一辈革命家,著述丰厚,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宽广,并且时刻怀着对家国天下的关怀,秉承实话实说、实事求是的语言风格,也带有鲁迅式的批判性眼光,是一部极其丰富的作品合集。因此这些文章的价值在于:马识途经历之丰富众所周知,回忆性文章能提供大量的真实历史细节,这是很难得一手史料;作为现在文体之一的杂文,在马识途这里承续了鲁迅遗风和巴金 讲真话 的风格,这部分杂文本身是很好的文学性杂文;马识途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接触宽广的领域,比如科技领域,这些文章可以提供草创期
女主人公从巴蜀到延安,同战友一起打入敌人内部,与军统上层人物周旋,同美蒋特务斗智斗勇,经历了一场又一场险象环生的恶战,忍辱负重、出生入死,为我党取得了重要情报,后被抓入敌人大牢,面对敌人的淫威,她们仍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小说富有传奇色彩,情节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不失为一部宣扬爱国主义的好读物。
本书是《马识途文集》的第十二卷,在汇集原《盛世微言》《盛世放言》的基础上有所增补和调整,是马识途非常重要的杂文合集。马识途属于五四新文化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同时亲身经历过传奇的革命工作,兼具五四杂文社会批判性的风骨,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深知革命成果来之不易的关怀,因此马识途的杂文大多针对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比如贪腐、打假、文山会海等等,读来很有鲁迅式的深沉和巴金式的激情,既有很好的文学价值,也提供了珍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