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0-60元
  • 0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艺术的慰藉
    •   ( 40410 条评论 )
    • (英)阿兰·德波顿,(澳)约翰·阿姆斯特朗 /2019-07-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人们常常说道,艺术非常重要,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它之所以重要的确切原因。现在,流行文化领域的两位权威人士阿兰 德波顿与约翰 阿姆斯特朗将解答这一困扰我们的私密但平凡的难题。 我的工作为什么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别人的生活为什么看上去更加光鲜亮丽? 我应该如何改善与恋人之间的关系? 政治为什么总令人沮丧? 阿兰 德波顿选择150件经典绘画、建筑与设计作品,在 爱情 自然 金钱 政治 四大主题之间恣意穿插,深邃、机智、生动,他以一种全新的角度阐述艺术的功能:艺术可以是一种疗愈方式,为人生的诸多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安然地面对人类*终的命运。

    • ¥49 ¥98 折扣:5折
    •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精装 新版)
    •   ( 1715 条评论 )
    • 巫鸿 /2022-08-2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黄泉下的美术》是巫鸿对中国墓葬艺术传统的综合性研究。他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也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 生 与 死 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44 ¥88 折扣:5折
    • 艺术会让我们更爱这个世界吗(艺术家“大橘子”倾力打造,陈坤、罗永浩、李雪琴诚意推荐)
    •   ( 40 条评论 )
    • 大橘子 田橙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4-05-0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艺术会让我们更爱这个世界吗》精选五位对普通读者来说ZUI为熟悉的艺术家,他们中有人红作品也红的艺术家达 芬奇、梵高;有作品红人不红的维米尔和马格利特;还有人红作品一般红的弗里达。 提起达芬奇,就会想到那张满脸胡子的素描和蒙娜丽莎,可你知道他年轻时俊美非凡,还是个喜欢用玫瑰精油洗手护手的时尚达人吗? 一说梵高,就说他是没学过画画、没有朋友,ZUI后在绝望中自杀的天才,可你知道他其实很小就跟着妈妈学画画,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实真不少,而且很可能死于他杀吗? 那些耳熟能详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对你来说,也许就是ZUI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想要了解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欢迎 观看 《艺术会让我们更爱这个世界吗》,来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艺术往事。

    • ¥54 ¥108 折扣:5折
    •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   ( 587 条评论 )
    • 许钦松 编著 /2024-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九场重量级对谈,直面山水画关键问题:为什么中国人钟爱画山水?千年来山水画经历了哪些变革与发展?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何区别?山水画的笔墨和书法笔墨有何关联?画家的修养和性情如何影响作品?当代人如何面对山水画传统? 早在南北朝,宗炳便以《画山水序》奠定了山水画的理念;此后历朝历代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不朽名画,这些作品至今仍是艺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本书收录了许钦松与邵大箴、郎绍君、薛永年、潘公凯、易英、朱良志、尹吉男、余辉、吴为山九位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的对谈,循序渐进并深入浅出地讨论了中国山水画传统,以及现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如何重建。 对谈山水画,既是解读前人,也是阐释自己。进入对话,随经典画作穿越千年.溯源中国人的审美基因。

    • ¥49 ¥98 折扣:5折
    • 笔法·章法·字结构:书法形态研究
    •   ( 715 条评论 )
    • 邱振中 著 /2023-07-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笔法、章法、字结构 书法形态研究》一书作者邱振中先生依凭对有关细节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将书写技法放在历史变迁中进行解析,揭示了书法形式构成的种种奥秘,以及汉字书写与生俱来的规定与可能性。本书围绕笔法、章法、结构三个方面展开,构建了相关的形态理论。其中笔法和章法理论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已对书法领域的教学、创作、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字结构研究面对的材料无限复杂,费时尤长,它的完成标志着书法形态学基础部分的完成。 作为一部跨越四十年的重要理论著作,《笔法、章法、字结构 书法形态研究》的出版不仅完整呈现了邱振中关于书法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将为书法领域的创作、教学、研究以及相关学科提供新的众多的可能,有重要学术价值。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颜色 中国古典颜色搭配设计教程书籍零基础 国之色中国传统色彩搭配图鉴 配色设计 色彩搭配方案 故宫
    •   ( 5748 条评论 )
    • 黄仁达凤凰空间 出品 /2020-05-13/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人类的文化和生活缤纷多彩。本书包含了9大类、100种中国传统颜色,配上精美的照片和颜色故事,与你一起发现不同的光景和意义。 红:贯穿整部中华历史的深厚底色,象征吉祥、喜庆、婚嫁与热闹。 黄:我国先民*早将其认定为盘古开天辟地时混沌天地的原始色彩,有严肃、隆重、正面的含义。 蓝:是古代中国庶民阶级的色彩。 绿:大自然里充满了恣意、比例调和的绿,在我国色彩史中,却曾经属于低微的颜色。 紫:曾经为龙袍的专用色,也是道教尊崇的颜色。 褐:是传统颜色系列中历史悠久且广泛流传的色彩之一,色感低调。 白:白字*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本义为虚空,在古代指素色。 灰:传统颜色名词,给人阴暗低沉的感觉。 黑:是我国历史上单色崇拜时间长、含义多的一种色彩,也是传统书画中重要的用色。 原来

    • ¥44 ¥88 折扣:5折
    • 艺术与错觉——图像再现的心理学研究
    •   ( 11334 条评论 )
    • 著:[英]E.H.贡布里希 翻译:杨成凯 李本正 范景中 译:邵宏 /2023-03-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被肯尼思 克拉克描述为 我所读过的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 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这个问题也许简单,却很难回答。贡布里希教授对图画再现的心理学及历史的探索,充满睿智而包罗万象,从而引领他进入许多重要领域。在说明肖像制作远比它看起来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贡布里希对许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证、质疑与再评价,那些新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传统的功能、抽象问题、透视的有效性,以及对表现的解释。 本书虽然出版于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与重要性。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

    • ¥59 ¥118 折扣:5折
    •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精装)
    •   ( 550 条评论 )
    • 巫鸿 /2023-03-0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武梁祠》为巫鸿教授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扛鼎之作,从山东嘉祥武梁祠的石刻画像出发,畅谈汉代的民间信仰、丧葬习俗和政治观念。上半部分侧重从考古学角度讲述武梁祠的挖掘和研究过程,下半部分则从美术史和思想史角度分析武梁祠画像的丰富内涵。曾获美国汉学著作的荣誉 由全美亚洲研究学会(AAS)颁发的李文森奖(Levenson Prize)。

    • ¥49 ¥98 折扣:5折
    • 书迹??中国古代书法研究
    •   ( 65 条评论 )
    •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 /2023-12-01/ 人民美术出版社
    • 《书迹 中国古代书法研究》是雷德侯教授多年来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的成果集。作者从上古书写的艺术转换、宗教对书法的影响、世界艺术视角中的中国书法、作品文本与评论的传承、碑拓的传播与影响、古代精英社会对书法发展的作用、书法的审美维度与社会功能的相互关系、古代书法的创新机制、书法体现的古代社会末期的革新精神、中国书法的内在独特性、中国书法的创造力探源、中国书法的审美抱负等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与古代社会生活重要载体的中国书法。作者的笔触貌似分散,却紧紧围绕着书法源于社会生活、承载社会生活信息这样的史实,以书法为圆心,多面探讨了中国古代艺术与社会发展情况。同时,作者的讨论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使得本书不仅作为书法理论的文集值得一读,作为书法史的读物,亦深刻

    • ¥44 ¥88 折扣:5折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艺术批评入门:历史、策略与声音
    •   ( 91 条评论 )
    • 〔美〕克尔·休斯顿 著,张燕楠 译 /2024-03-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从批评流派缘起到2000年以来艺术批评演变的历史,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艺术批评领域的发展脉络;接下来分别探讨了一系列与描述、解释和判断这三个主要批评活动相关的具体问题;最后详细论述了构成批评话语的各种力量和抉择;书中插入的附页则用一定笔墨全面介绍了相关思想,并提及了很多论争和趋势,正是这些论争和趋势的共同作用,才使得艺术批评成为如此令人激动而又富于变化的体裁。 本书为《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系列》中的一本。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自2000年以来,已译介百余部域外学术佳作。复合光通过 棱镜 便分解成光谱,丛书以 棱镜 为名,意在通过所选篇什,折射出国外知识界的历史面貌和当代进展。丛书下设25个子系列,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媒介研究等诸领域,囊括了众多域

    • ¥59 ¥118 折扣:5折
    • 图像理论
    •   ( 1996 条评论 )
    • [美]W. J. T. 米切尔 /2021-08-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什么是形象?它们与语词有什么不同?更确切地说,W. J. T. 米切尔所追问的是,在20世纪后期,在人们普遍认为视觉力量空前强大、文化研究中 图像转向 已经取代了 语言学转向 的时候,图像(及图像理论)在起什么作用?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图像在关于文化、意识、再现的理论中的作用方式,并将理论自身视为一种图绘的形式。本书的目的不是要生产一种 图像理论 ,而是要将理论图绘为再现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活动。借用当代有争议的电影,比如斯派克 李的《为所应为》和奥利弗 斯通的《刺杀肯尼迪》,以及媒体对国家新闻的报道,米切尔考察并说明了视觉形象在唤起或压制公开辩论、集体情感与政治暴力上的塑造性力量。 作为美国视觉研究领域杰出的理论家之一,本书作者为贯穿文化(从文学到视觉艺术再到大众媒体)的可见性与可读性之间的相互

    • ¥49 ¥98 折扣:5折
    • 为什么那是艺术:当代艺术的美学和批评
    •   ( 8868 条评论 )
    • (美) 特里·巴雷特 徐文涛 邓峻(译) /2018-08-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为什么那是艺术?为什么它会被放在艺术博物馆里?谁说这是艺术?为什么说这是一件佳作?对待艺术,到底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有益、*批判性的?打开《为什么那是艺术?》,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本书通俗全面,广泛适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当代艺术作品,可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当代艺术、学术研究和理性论证的全新鉴赏能力。英文原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首版以来已风行欧美十余年,是美学、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哲学课程的理想教科书,也是大众读者的当代艺术入门津梁。

    • ¥59 ¥118 折扣:5折
    • 游戏动漫人体结构&类人角色绘画造型技法
    •   ( 89 条评论 )
    • (韩)朴炯旭 /2023-07-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本书分为四个章节从不同方面进行讲解,超详细的基础知识,分别从人物的素描关系、解剖学、透视、衣服的画法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绘画技巧。每个单独的部位都有从人物到不同类人角色的变形示范和解说。 速写 设计的实操指南,从日常动作到夸张的动作造型,包含超详细的人物、类人角色的画法教程,你能想象到的类人造型都在本书中呈现。海盗船长、小矮人、骷髅兵、半人马、乌鸦士兵、蜥蜴人等电影中常见角色的造型和表现手法,精准描绘不同类人角色的动作和特征。

    • ¥44.9 ¥89.8 折扣:5折
    • 透明:中国视觉现代性(1872—1911)
    •   ( 1139 条评论 )
    • 唐宏峰 /2022-09-2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研究近代中国视觉文化,以视觉性为线索,从绘画、画报、摄影、幻灯、电影等艺术门类,到各类光学玩具/视觉技术,乃至小说与报章文字所记录的视觉经验、视觉感知,力图描画和分析近代中国所呈现的视觉图景、图像 媒介文化与近代中国人所分享的视觉经验,并将之与晚清的政治氛围、文化心理,乃至全球跨文化的图像、媒介与思想的流通联系在一起,由此勾勒出近代中国的视界政体,并揭示其与中国人主体性形成的关系。 本书作者但从事视觉文化研究多年,在海内外也有一定影响。写作过程中,作者查阅上百种中外文献、资料,走访国内外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旁征博引,力图在对近代中国视觉文化历史进行广泛而细致研究的同时,对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进行抽象化和理论化,将中国近代视觉文化的发生、演变,理解为现代性世界历史转型的内在部

    • ¥59 ¥118 折扣:5折
    • 考工格物-审物:18世纪之前欧洲对中华诸物的描述与想象
    •   ( 111 条评论 )
    • 潘天波 /2023-12-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在全球交往体系下,从13世纪旅行家马可 波罗到17世纪传教士安文思, 物的描写 与 物的想象 已然成为他们建构良好 中国形象 的重要途径。然而到了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后,良好的 中国形象 在欧洲人心目中轰然倒塌。本著以欧洲 文艺复兴 时期(14 16世纪)来华传教士马可 波罗撰写的《马可 波罗游记》(1299年)和门多萨撰写的《中华大帝国史》(1585年)以及 启蒙运动 时期(17 18世纪)利玛窦、曾德昭、安文思、杜赫德分别撰写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1615年)、《中华帝国》(1642年)、《中国新志》(1688年)、《中华帝国全志》(1735年)为案例,较为详实地描述了欧洲近代两大思想解放运动时期来华传教士在欧洲中心主义立场下对中华工匠文化的另样回应,确证了中华诸物对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深远影响,显示了中华诸物在欧洲世界崛起中的作用

    • ¥49 ¥98 折扣:5折
    •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   ( 646 条评论 )
    • 迩多 /2023-07-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这是一本关于博物馆与旅行书,跨越了5个世纪,8个城市,不同的艺术流派。 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浏览艺术家一生的创作,目睹他们的犹豫、疯狂、诚实和坚定。但我们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模仿他们的创作,那是时间、生命经验和思维体系的产物。看作品,最后还是看自己。在作品中找到自己,人能够感受到被懂得的幸福,这种对照和关怀,给予我们继续生活的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图谱和天体系统,不是每颗星辰都能看见。但当记忆里那些闪光的瞬间汇集在一起时,我们才能仰望整片星空。

    • ¥44 ¥88 折扣:5折
    • 中国人眼中的美:中国审美意识十讲 (解码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探寻中国文化基因)【浦睿文化出品】
    •   ( 2224 条评论 )
    • 长北 /2022-07-31/ 湖南人民出版社
    • 读懂了中国人眼中的美,就读懂了中国人的精神。 全书从思、气、神、意四个关键字切入,结合各类艺术实例,爬梳大量国学典籍,探寻中国人的十大审美意识,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如透过故宫、天坛等古典建筑,剖析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情怀;于文人山水画里,追问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深意;在中华传统装饰图案中,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景的祈盼;从书画、建筑、音乐、舞蹈到造物,体悟中华艺术特有的大象之美 中国人眼中的美,是藏在传统文化里的审美记忆,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 ¥43 ¥86 折扣:5折
    • 无用:人类最宝贵的工具?
    •   ( 148 条评论 )
    • [德] 米歇尔·霍华德,[德] 卢西亚诺·帕罗迪 /2022-09-26/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无用:人类宝贵的工具?》是一本有趣的学术专著,多位作者从建筑、艺术、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论述了无用的价值与意义。 无用是一种工具吗?获得工具是人类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地方。然而,我们也使用工具来讲述故事和制作毫无用处的物品。无用很少能满足我们的期望,但它也可以是迷人的、自由的,因为它逃避了 使用=价值 等式的逻辑。 在现代,在涉及空间、生产或是培训的时候,实用性成为优先事项。然而,今天的未来学家预测,人工智能的其中一个产出(结果)将是 无用 的未来。如果未来让我们变得无用,那么就有必要重新考虑我们对无用的态度。这本跨学科读物阐明了(我们将变得) 无用 这一未来趋势所带来的潜在创造力。

    • ¥44 ¥88 折扣:5折
    •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
    •   ( 25 条评论 )
    • /2024-03-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未免《历代书法论文选》遗珠之憾,补辑自东汉至近、现代重要书论、书评四一十三家,共四十五篇。每篇各冠以作者生平,旁及版本源流,各为提要,内容则以理论为主,不泛及其他资料,并注意到书法与传统文字学之关系,入选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近代国学宗师章太炎《小学略说》等小学名篇,供学者参稽。

    • ¥42.5 ¥85 折扣:5折
    • 如果艺术会说话:锦绣大唐
    •   ( 75 条评论 )
    • 刘延琪 著; 清泉静读 出品 /2024-01-01/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大唐风采,润泽古今,惊艳千年。本书首先回顾了大唐艺术发展的繁荣景象,然后重点介绍了陶瓷、乐舞、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充分展现了唐代艺术珍品的魅力,再现盛唐风貌,带领读者领略唐人包容开放的审美观念,感悟雄浑开阔、绚丽璀璨的大唐气象。

    • ¥41.2 ¥86 折扣:4.8折
    • 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
    •   ( 56 条评论 )
    • 王新 /2023-05-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近几年,视觉文化研究蔚然兴起,成为学术界的前沿热点。《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正是回应这一文化热点的产物。全书逻辑严密,框架完整,立足于缤纷图像,融通前沿理论,点出图像背后的 秘密 。一百多幅经典图片为书中相关理论提供了有力例证。本书面向普通读者,以贴心教师的语气,谈论视觉学术问题,文风活泼,举证广博。本书乍看短小精悍,落英缤纷,实则企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图像识读系统,期待还读者一双明澈而有教养的眼睛。

    • ¥44 ¥88 折扣:5折
    • 外国美术史
    •   ( 20 条评论 )
    • 潘耀昌 季晓蕙编著 /2024-01-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美术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地区和国家社会的、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背景,突出展示了从史前到现代外国多彩的美术现象和丰硕的美术成果,为读者认识人类创造力在美术领域的辉煌体现提供了便捷的路径,有助读者进一步去探究美术的种种奥妙。通过分析提炼、精辟总结,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本线索清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便于记忆的艺术史,更利于艺术爱好者阅读,作为一本外国美术史的入门读本。同时页有利于美术学生深入理解,免去了看大堆参考书籍、自己总结提炼的繁杂程序,帮助美术生深入理解,提高复习效率,轻松应对美术史考试。

    • ¥49 ¥98 折扣:5折
    • 贡布里希文集.规范与形式
    •   ( 2366 条评论 )
    • 著者:【英】E.H.贡布里希 翻译:杨思梁范景中 译:杨思梁、{ /2018-03-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贡布里希教授极具影响力的文艺复兴研究系列文集的*卷。其中十一篇论文,以作者一贯深厚的学识和清晰的思路,探讨了关于风格、赞助人、趣味、研究方法和艺术理论等*根本的问题。本书不仅是研究文艺复兴学生的书目,对于有志加深对这段西方艺术*创造力的历史时期的认识的读者同样有所裨益。

    • ¥59 ¥118 折扣:5折
    •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2021年7月中国好书,美术史家巫鸿全新力作)
    •   ( 2378 条评论 )
    • [美]巫鸿 /2021-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 从怡红院到养心殿,镜屏如何引发中国人关于真与幻的文学和艺术想象? 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从程式到主体,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 有座架、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并通过跨国贸易在世界上流通,物品、绘画和摄影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起来。帝王、艺术家、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构建出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

    • ¥49 ¥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