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空白的纸,不知该从何下笔吗? 你很想画超出界线以外,但又不敢这么做吗? 如何才能大胆自由发挥创意? 本书颠覆一般传统书籍的格式,每页以不同的指示文字及插图,引导读者突破书本的局限,随时随地放肆涂写、画,创作个人化作品。 在页面上藏一个秘密、剪下来穿在身上、让书漂起来、收集各种数字、以书记录时间、滴上泥巴、带书去散步、用线把某页填满、拓印叶子、收集姓名/梦、盖手印、记录天上飞的鸟儿 作者希望借由这些大部分人从来不会对书做的事,让读者亲身体验发想创意的过程,鼓励读者以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找到新的方式发挥想象力,真正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而借由一些看似 破坏 的动作,作者也鼓励读者进行创意大探索,突破自我,走出框架,无拘无束大胆勇敢尝试,体验生命的各种可能性。现在,无论你走到哪,
《传统即创造》是《今日的艺术》的姐妹篇。《今日的艺术》出版获得成功后,冈本太郎想要再写一本关于日本传统的专著,于是将自己对传统艺术的看法具体展开,主要分成土器艺术、绘画艺术、庭园艺术三大部分,力图探寻日本传统的根源,告诫读者应当如何审视传统,避免矫揉造作的不正之风对传统的误读,并启示人们该如何从更高的角度理解、重组传统文化,让它焕发新的光彩。冈本太郎认为,现在错误的传统主义者横行于世,严重妨碍了年轻人富有激情的、茁壮的成长。传统不属于过去,不是那些形而上的枯燥理论;传统应当属于当下,甚至就是创造本身。只有让传统依存于现在,以当下的眼光去评判并创新,传统才能永葆新生。
《做了这本书》作者*创作!*创意大探索,全新体验! 这次作者要邀请所有读者,一起来趟找寻创意的大探险!就是现在!不管你人在哪里,现在开始做就对了! 请先收集一些物品,它们可能一开始很不起眼、很普通、无关紧要,但千万不要被蒙骗啰, 它们可是会非常非常重要的!!然后按照每页指示把找寻/收集的物品固定在右页,*后描述此物品的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别人分享。 每天,我们旁边都有很多很多的物品,但我们的眼睛自动略过,因为它们不是马上会用到的 东西。 但是,选择不同的观看方式,就像我们从没看过它们呢?就像从不知道它们是干嘛用的呢? 这样,我们可以学习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物品。 当我们选择观看的方式不同时,这些物品便会变得独特。它们就像珍贵的宝物,等着我们以探索的眼光去发掘,以创意的方式大胆进行艺
有几位相熟的读者批评说,近年我所出的三五本“书”,还算《纽约琐记》尚可读。这本书是我纽约生涯的结账,初事写作的开端……我的生活因这本书从此转向,出现新地带。 我早已不再是那个在博物馆凑近名画合影留念的青年,回国数年,也和那位《纽约琐记》的作者日渐疏远:写作使我从只顾画画的痴态中醒来,醒在自己不同的书中,暗暗惊讶域外和家国怎样深刻地改变并重塑一个人。 初版分为两册,下册多是访谈、杂稿与中国话题,本次修订删除,同时大量增添图片,彩色印制,封面重新设计过。此刻尚未见书,我已先有点欢喜的意思了。
本书学有章法,画不拘泥,基础与创意兼顾,方法与想象充分结合,相得益彰又相映成趣。家长与儿童可以一起投入绘画,在临摹参考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不以形似设框,不因神异否定,充分尊重儿童张扬个性,抒发情怀。 本书不仅致力于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儿童学习绘画,对广大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为家长和少年儿童带来一些帮助, 好地促进儿童美育事业的发展。
。。。
艺术家是如何获得灵感,又是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或创作主题的呢?在成为大师之前,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通过与世界上 的创意思想家多年的亲密接触,BBC艺术频道主编威尔?贡培兹发现了这些大师共同的特点——他们是 好奇的、勇敢的、懂得思考的……贡培兹将从古至今的艺术大师分门别类,以轻松风趣的语言重点讲述了20余位艺术家背后的创意故事, 记录了他与我们这个时代的 艺术家的直接交流。我们每个人都能借鉴这些艺术家的经历,是时候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了!
艺术的光环让人眩晕,尤其让非专业者眩晕。静穆而崇高、单纯而的希腊雕塑,超前绝后的文艺复兴湿壁画,瑰丽幽琼的印度石雕,取神舍形的中国水墨,繁缛有章的波斯细密画,不臣不讳的现代艺术,无法无天的后现代艺术,它们的底部却涌动着一股文化潜流。理解艺术,当由此涉足。这便是作者基西克的成书意旨。本书以地域和时代的大文化为背景,介绍、分析艺术流派、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试图突破西方中心论的囚囿、男权主义的故辙和编年史的体例。广大和精微并重,深入和浅出两立,实为研究之佐,入门之径。五百多幅插图多为藏者提供。大旨准确,细处生动,立意新颖,体例不俗。
《生死的艺术对话:雕塑大师杨英风VS米开郎基罗和毕加索》包括十三部分内容,作者用无比景仰的笔触,结合对杨英风大师众多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论,详细介绍了景观雕塑大师——杨英风,对艺术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生。
《味水轩日记》的作者李日华,字君实,号竹懒,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四品太仆少卿,《明史》入文苑传。万历三十二年他四十岁时,因母亲病故从西华令的职位上离任,以后更以养亲为由,退隐故乡嘉兴长达二十馀年。《味水轩日记》也就在这一时期写成。日记起自万历三十七年,终于万历四十四年,前后八年不间断地记录了李日华品茗、会友、作文、赏画的闲居生活。它是观察明末江南文人画世界的一个窗口。 《味水轩日记》是《艺术史研究丛书: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赖以成文的基本史料之一。
知日系列出版物由最的知日派专家和编辑团队打造。每期以特辑方式推出日本最潮流和热度的人物和事件。 美术馆特辑将全面深入日本各种各样的美术馆,开始一段深度的文化与心灵巡旅! 贝聿铭的MIHO美秀美术馆、妹岛和世的金泽二十一世纪美术馆、安藤忠雄的直岛美术馆、根津嘉一郎的根津美术馆、宫崎骏的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知日将带领您从特别的角度去开启、撞击艺术的大门,从设计世家黑川、策展人北川FRAM、三代日本首富、人间国宝大师这些“人”的故事里,去发现存在于艺术空间之内的“人”的灵魂! 此外,更有知日专访日本摄影师山县勉、人气漫画家森井由佳,以及蒋丰、剑心、健吾、汗青等作家的专栏,将日本风俗娱乐一网打尽! 重量级知日派撰稿人,联合画廊级摄影师,倾力打造值得一辈子珍藏的纸上美术馆,直面当代
《西方美术简史》作者亨德里克·房龙,艺术是人类与身俱来的天性,因此,欣赏艺术就成为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房龙这个只有短短3万字的美术简史是在写过很厚很大的《艺术》之后写下的是长久的思考与写作之后思想精华的沉淀。以其独具的慧眼卓识,讲述了自洞穴艺术以降,直至近代实验美术,西方美术走过的摇曳多姿、精彩纷呈的历史。数百位大师的旷世杰作,以及细腻精到的文字解述,都在帮助我们重申这种,被我们久已遗忘,或从未意识到的天赋权利力图在最短的时间里,成就一个较为深刻的艺术鉴赏者。
您手中这本全球的图书有着一个简单而朴素的名字:THE ART BOOK。THE ART BOOK——简简单单,不事张扬,却包容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在浩若烟海的西方美术作品中,编者精心挑选500幅传世之作,配以明白晓畅的文字描述和要言不烦的专业点评,导引您步步深入艺术殿堂。 THE ART BOOK——朴朴素素,不加雕琢,却坦坦然面对各位艺术大师。编者一反常规,按每位艺术家姓氏的英文字母排序,使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艺术家和作品平等地呈现在您的面前,人生经历、艺术师承、独特风格跃然纸上。 THE ART BOOK——开本小巧,不以厚重见长,却以经典的魅力令人爱不释手。如一座小小艺术博物馆,书中附有艺术流派、艺术术语的释文以及世界著名画廊和博物馆的资料,以便您查询。THE ART BOOK的中国名字一如她的品性:《艺术手册》。如果您真心喜欢艺术,愿您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创作的《人类的艺术》讲述了从4000年前古埃及到19世纪现代派的作品,从建筑、绘画、雕刻到音乐、戏剧、小说,是一本艺术发展史,人类生产活动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甚至不可多得的简明世界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