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价值,不仅来源于华高莱斯强大的案例资料库,更来源于我们坚信——城镇发展是一门经验科学,其具有规律性、普遍性和通用性。事实也正是如此,乡村振兴并非中国所特有,在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国家都曾经面临过乡村衰落的问题,也都提出过不同的乡村振兴策略。
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来讨论这些问题。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周之内,它的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次(后来的累计阅读量超过了100万次)。很明显,这篇文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
《武汉大学校史新编(1893-2013)》分为三编,介绍了1893—2013年武汉大学的发展历程。部分是武汉大学的缘起及早期发展,着重介绍张之洞成立自强学堂及此后的发展演变;第二编分别介绍了进入新世纪前的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第三编重点介绍四校合并后武汉大学的新发展。
作为校长,李未在7年多的时间里做过许多讲话:总结和部署学校的各项工作、展望未来、提出新的目标……,也发表了一些关于教育的文章。《变革中的大学:李未教育文存》中的文章是从360多篇文稿中挑选出的,它们较集中地反映了李未校长的办学理念、思想和措施。将它们汇总成册是希望为北航、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留下一份历史资料。全书共分为办学思路、建言献策、媒体之声、教育思考和问学求道五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