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技法中的一门 重要的表现方法,也可以说是线描。一般指以线条表现景物,不着色彩,或以淡墨渲染,有些类似于西方的素描,是国画的基本技法。白描不仅是着色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由王岚、刘文斌编著的《经典国画临摹实技(白描人物)》收集了帝王将贤、神道释人物、历代名将、古装仕女、历代名画人物等白描人物画几百幅,以供广大学习者参考、临摹。
本套书从广大国画爱好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写意画的主要特点、笔墨技法和常用技法,系统地阐述了写意画的基本概念,学习过程与方法,工具材料,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写意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方法。内容丰富,文字简洁生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示教直观,读者阅读以后,可以加深对国画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在技法上得到提高。
《水浒一百零八将图(叶雄绘手卷本)》从整体上求爽,民间画与文人画结合,从细节上又吸取连环画的深入生活,求细致。 《水浒传》中的人物十分个性化,生动、活泼,从刻画的人物性格来看都十分豪爽。叶雄以民间化的笔墨抒文人之情,“逸”就成了“爽”,也正体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明快风格。中国画素以“骨法用笔”体现中国画的本质艺术,然其中的缺陷就是形式感不强,用以表现农民的质朴形象过于纤弱。叶雄为其造像时,笔触与笔势尽可能一致,在体现“爽”时,往往是一笔掠过,把中国画的线描的飘逸感改写成了强劲的运势。
《新编芥子园画传》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工程,属人民病态出版社“九五”出版计划的一个重要编辑者都是有素的老同事。主编徐震时,一九六五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兼工人物、山水、花鸟画,擅长摄影,是一痊有丰富编辑创作经验的美术家、出版家。本书的出版工程,是徐震时将要进入老年之前,在人美社领导下联合有识之二对出版界的一大奉献。 《新编芥子园画传》传授技巧特点之一是沿用程式化的方法。各门艺术无论戏曲、舞蹈,也无论绘画,其程式都源于生活,是生活现象转化为艺术样式所采取的特定的概括手段。 本书的前四篇分别从构图、造型、色彩、用线四个基本方面较为系统地剖析了传统装饰构图与西方现代构成、线与色彩交织的表现力等,后一篇《材料与画法》中,则更着重对于初学者的辅导。
仕女画既是人物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绘画中的一支奇葩。历代人物画家多擅长仕女画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绘画作品,为今天学习仕女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研究古代妇女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案头画范:萧惠珠画仕女》是“中国画技法丛书”之一,分步骤讲解了萧惠珠的仕女图的画法与技巧,并收入了她的作品若干。步骤明晰、讲解易懂、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很快掌握仕女画的画法和技巧。
《案头画范·中国画技法丛书:陈艳娥画仕女》介绍了仕女画的发展、各种发饰、手法、服式,画工笔仕女画所用的工具,单、双人仕女画画法,作品欣赏等内容。
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首先涉及到的是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问题。本书通过对水墨人物画述要及其写生方法部分的水墨人物画的性质,水墨人物画的画种特征,水墨人物画的学科基础,水墨人物画的两大基本问题,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水墨人物画写生举要以及水墨人物画的创作问题部分的水墨人物画形神关系的本质,水墨人物画中写实、写意、形似与真实的语义差别,水墨人物画要相对独立地发展及其发展目标,水墨人物画作品创作谈诸章节的阐述,使学习者能够结合实践较全面地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和创作规律。
本书内容包括线描技法和线描范本两部分。线描技法——系统介绍了线描的学习方法、人物画的线描特点和勾线方法;线描范本选择了吴道子、周昉、李公麟、梁凯、陈洪绶、唐寅、任颐等历代画家人物线描的精萃之作,并附有对画家及作品的点评介绍。
藏经洞,是敦煌莫高窟藏有经卷、遗书、绢画等约50000件珍贵文物的洞窟。目前,洞窟里的文物均藏于英国、法国等国家。 本书挑选了藏经洞绘画中适合临摹的作品,进行了线描的摹绘提炼,与大家共同分享绘画作品中的线描意义及神韵,内容包含了佛教题材的尊者像、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像和装饰图案等。此内容线描属首次出版,它将为当今学习中国画及从事佛教艺术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临摹范本。
张萱,生卒未详,京兆(长安)人,开元间为史馆画直,和杨宁、杨升同以擅长人物画而著名。张萱尤工仕女、婴儿画,有时也画“贵公子、鞍马屏障”。据朱景玄评述,张萱“善起草”,并对亭台、林木、花鸟皆穷其妙。流传的作品,《宣和画谱》所载有47卷绘画,其中游春、整妆、鼓琴、按乐、横笛、藏迷、赏雪等,都属贵族妇女幽静闲散生活的描写。 《捣练图》为宋徽宗赵佶摹本,横卷,绢本,宽37厘米,长145.3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画面中描绘贵族妇女捣练、熨练、缝制的情景,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人物形象逼真,设色艳而不俗,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肖蓝、李峰编著的《捣练图》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者,画作内容,绘画的技术
现存早的工笔人物画是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和《人物御龙图》,至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技法和主要风貌已日臻完备,其形式呈现出以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线条来作为画面的主要表现手段,借以传达人物的神韵。到了唐代,工笔人物画的画风已经成熟,达到全盛时期。*代表性的是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作品的线条道劲、色彩古朴,在人物的质感、形象的刻画、气势的宏大等方面堪称传统人物画的典范。韩斡“牧马图》中的人物在造型和运笔行线等方面显示出圆厚、饱满、具有张力的特色。画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人称“吴带当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张萱的《捣练图》,在人物的结构性安排及用色的丰富等方面均达到了精巧雅丽的效果,颇具对比美、韵律美、均衡美、装饰
本书内容包括剪纸、玩具、脸谱、面具、吉祥人物及历代人物等纹饰。其中剪纸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剪纸。而江南的剪纸多为精巧秀丽;西北的剪纸倾向于粗犷朴拙。玩具是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就地取材,因才施艺,用手工制作的玩具,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特色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娱乐性、趣味性;在造型的塑造上,既强调夸张变形,又注重生动活泼、清新传神;在色彩的运用上,以象征性为主,注重色彩自身的纯色对比。脸谱是戏曲与舞蹈中为了表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在演员脸上进行彩绘的一种化妆手段;通过它可以造成一种悦目的舞台效果。脸谱的绘制非常讲究章法、程式,其中色彩具有特殊的象征涵义;红色表示忠耿,黄色表示干练,白色表示阴鸷,金银
本书精选16幅大师人物油画,并附画作名称、原作尺寸及作者生平。耳熟能详的大师,和他们眼中 有魅力的人物印象。莫里索是 位加入印象画派的女画家,她本人也曾多次担任同时代大画家马奈的模特。卡萨特 欣赏印象画派的技法,尤其喜欢德加的作品,后来经印象画派莫奈、塞尚等人的引见,与德加认识,长期被认为是德加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 重要的美国画家之一。两位女画家,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每一幅足够惊艳到你的感官,近距离感受大师的 美人物印象。
顾闳中,生卒未祥,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著名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翰林待诏。 《韩熙载夜宴图》为宋摹本,绢本设色,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物院。该画是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家夜宴乐舞的情景为题材绘制而成、由听琴、观舞、歇息、赏乐和送别等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场景统一完整。画面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人物神情意态刻画生动,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审美特征,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上的杰出作品,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肖蓝、李峰编著的《韩熙载夜宴图》对《韩熙载夜宴图》的绘者,画作内容,绘画的技术手法、特征及历史意义有详细的介绍。并讲述了临摹的过程和步骤,对重点细节部分进行了分析,配有临摹图和局部
“国画技法入门秘诀系列”为国画基础技法书,带有详细步骤的范画,并配有文字讲解。同时图书*后配有诗词题跋和各种形式的范例,是适合广大书画爱好者学习的实用的图书。 余宏达编著的《一学就会工笔观音画法》为其中一册,向初学者介绍了工笔观音的基本画法,重点选取*有代表性和民众*熟悉的观音形象加以创作分解图示说明,力求为广大工笔绘画爱好者提供一个经典范本。
本书针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传统绘画技法、当代工笔画的表现形式和技法进行详细讲解,对目前喜爱工笔人物画的读者,是一本极好的指导性读物。
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质。《范本传真:敦煌人物线描》作者用线描图的形式,认真地模仿、谦虚地学习、忠实地测绘、潜心地钻研、完整地记录,不但熟练把握了敦煌造像的 形 ,而且成功体现出敦煌佛像的 神 ;不仅以线描、临摹作为自己绘画生涯的起始,甚至以此作为研究、展示、宣传敦煌的毕生追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范本传真:敦煌人物线描》的出版有益于我们对佛教石刻艺术的研究,有益于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有益于我们艺术家自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