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共3册,分别以 蔬果 花鸟 动物 为主题,精选了少儿喜爱的绘画题材,结合一线教师陈夏露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帮助少儿国画入门。每本共十四个课例,配有导入语,清晰的步骤及讲解,精彩范画和 一问一答 环节,还有免费的视频课程,扫码即可观看。 本丛书既是少儿自主学习的范本,也可作为教师的实用参考资料。
吴昌硕、齐白石早年都以卖画来维持生计,他们的很多作品同时兼顾了客人所要求的华丽和文人须坚守的雅逸,色彩富丽,俗中尚雅。四季花卉成为他们用以寄托情感的载体,其中梅花就是他们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 吴昌硕画梅较少添加草虫,齐白石画梅却常以蜜蜂、蝴蝶、鸟雀等人画。吴昌硕身上有着古代士大夫们的风雅蕴藉,这是做过木匠活的齐白石没法比拟的。换个角度看,正是由于齐白石出身农民,故胸中无所约束,敢于大胆变法,自然也冲破了传统文人画的拘谨与矜持,他的作品多了些许质朴清新的民间气息。 画者,文之极也。我们在学临和借鉴两位前辈的绘画构图、笔墨技法、落款钤印的同时,如再能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它萌芽子商周时代,发展于唐宋时期,18、19世纪以地域为特点的画派应运而生,岭南画派以广东岭南地区为主,是中国画坛有重要影响的画派之一。此书延续我社国画训练新编系列,为第三辑。以介绍岭南画派花鸟技法为主,着重介绍岭南派兼工带写的特点。全书步骤图详尽,文字说明以介绍构图、运笔、着色等基础性只是为着重点,是岭南派画爱好者入门教程。书中同时配有王雪涛等岭南派大师的范画供读者借鉴、欣赏。
所有人,总有一天,会迎来死亡吧? 你知道多少物体的寿命呢? 对于不同动物或物体来说,寿命的长短完全不一样: 豆芽:一天,小白鼠:一年多一点,飞机:20~25年,人:70年甚至80年以上,屋久杉:1000年以上,太阳:一百亿年…… 每种事物的生存方式和死亡方式,也全然不同,但在拼尽全力活下去这一点上,却是出奇的一致。 正因为寿命有终点,我们才能珍惜每分每秒、每一个瞬间,才会爱护每一件事物。 因为了解寿命,所以我们才会更加认真努力地活着。 这本图鉴,将向大家逐一展现万物生命的光辉。 本图鉴将为大家介绍15种类共计310种生物或物体的寿命知识! 1、哺乳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的寿命 2、海洋生物的寿命 3、鸟类的寿命 4、昆虫和其他动物的寿命 5、植物的寿命 6、食物的寿命 7、物体的寿命 8、机器的寿命 9、身体的寿命 10、世界人口的寿
《吴成建彩墨山水扇面选》收录实力派青年山水画家吴成建先生创作的彩墨山水扇面精品力作约60余幅。形式有折扇、团扇、圆扇等,画面意境深远,气势磅礴,行云流水尽在其中,给人以小幅见鸿篇之感,其画风清新典雅,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广大山水画创作者学习和欣赏的好范本。
在当今我国山水画坛上,北京画院老画家郭传璋先生是掌握『北宗』山水画传统技法功力最的深厚的少数画家之一。他不仅继承了『北宗』的用笔肯定、点画严谨、结构明确、工整劲利、简约痛快、飘逸隽爽等优点,并能糅合『南宗』笔致含蓄凝重、墨色融合多变等长处,在长期的写生和创作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郭老画黄山,着意在峰、松、云、瀑下功夫,黄山之奇正在于此。这是构成黄山特有意境美的基本要素。这诸要素中,郭老对云的描绘又倍加着力。游过黄山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赶上无云晴天,那是最扫兴的了。云,一方面能使景色具有含蓄的魅力,避免了一览无余,掩去了杂乱无章,把奇峰、劲松突现了出来,另一方面又把单个、分散的景物连成一体,使之成为有主从、有远近、有聚散
*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娇子。 它的形态令人着迷,全身只黑白两色,黑毛漆黑、白毛雪亮,使一切色彩都黯然无光;它的动作天真无邪,憨态可掬,使你感动、给你想象,感悟人生之情理,与人的审美情感息息相通。自古以来*就是吉祥、安宁的象征,和平、友谊的使者。 8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早期猿人就和*的祖先共同生活在地球上,那时*是一个兴旺的种群,经历了历史长河中地质、气候、环境的变迁,如今当人类在享受高度现代文明的时候,全世界的*却只有1000多只了,并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濒临灭绝的危机,生命是不可失而复得的,由于政府的重视、专家的努力、群众的支持,在*的生存环境和物种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蔚蓝色的星球上,人类需要和*等动物和谐相处,不然人类也会感到单调、寂寞,甚至不能生存。在我拿起笔画*的
本套丛书准确反映一线专业老师的特色有效的教学方法,紧扣教学知识点,配以很好范画,为考前的同学们提供一条由实践通向理解、由理解通向提高的学习之道。丛书的出版既能为学生提供美术基础技法如速写、素描、色彩方面的实用指导,又能为美术基础教学提供方法和范本。 本书主要讲解线面结合的人物速写画法,配以优秀的范画,非常适合学生学习与临摹。
虎因威武雄健的体魄为世人所敬畏,因优美轻盈的体态和瑰丽的斑纹毛色为世人所欣赏。上溯到远古时期,虎就有“百兽之王”的美誉和镇邪保吉的神力。考古发现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期一墓穴中有用蚌壳摆成的青龙白虎天象图,可谓是六千多年前先祖创造的一幅龙虎镶嵌画。商周时期的文物中,以虎的形象为造型和装饰的青铜器有很多,如“龙虎尊”“虎耳扁足鼎”“伏鸟双尾虎”“虎食人卣”等,还有以虎的形象为造型和装饰的玉虎,以及秦汉时期的虎符、虎形饰纹的瓦当和画像砖。更令人震撼的是陕西茂陵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伏虎》。
传统的楼阁界画,笔墨精工,源远流长,功底扎实,它是中国画的重要一科。但是自宋元以后,文人画得到发展,并一跃成为画坛的主流,因而界画技法被视为工匠技能而遭到贬低,界画家的地位日渐低下,从事界画的人越来越少。 袁氏父子的功绩就在于他们不顾世俗的偏见,将日益衰落的界面振兴起来,并加以发扬光大。纵观他们的作品,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绘画技巧,都有明显的创新,有较大的进步: (一)从题材内容讲,袁江父子的楼阁界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对景写生画。另一类是虚构的山水楼阁界画。三类是袁氏父子拟唐人诗意的作品。此外袁氏父子还绘一些花鸟、鱼虫画。 (二)从技法上讲,二袁在继承前人的传统基础上又有创新。二袁根据艺术贵在创新的思想,创立了变化多端的鬼面皴,并把人间的楼阁构置于虚无飘渺的仙境中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绘。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成为当今学习中国人物绘画的重要临习范本,尤其是艺术院校人物画***的学习课程,也是当代从事服装设计、纺织印染、工艺美术、等多学科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作品内容以五个故事情节,描绘了韩熙载为摆脱朝廷贵族官僚间争权夺利的事端,在家中把酒纵歌的情景。由于原作距今千余年,画面中人物服饰细部等模糊不清,使临摹不能深入进行。所以,本书选用荣宝斋水印本为范本,内附完整作品拉页、部分步骤图,以及服饰等局部图,并按中国人物绘画技法的步骤,分别加以提示指导,给读者提供一个非常清晰明快又便于临摹的技法参考书。读者通过对《韩熙载夜宴图》的临习,能体会到中国绘画中笔、墨、色彩运用的真正内涵和
骆驼由于它独特的生理结构和习性,能适应寒冷、干旱、风沙等严酷的地理气候环境,所以成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居民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得力帮手,深受人们喜爱。历史上不乏描绘骆驼形象的作品。骆驼因它坚韧顽强的毅力、任重道远的精神,成为人们的榜样和楷模,在它伟岸雄强的形象中,投射着人类自勉自励的精神光芒。 本书作者刘怀山以自己多年在骆驼水墨画技法上的探索心得,编绘此册,以供广大美术爱好者学习参考。
该书汇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画家的作品,分为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梅兰竹菊、扇谱六部分,每部分为一册,共收名家手书题词、唐诗400余首,配画400余幅,用古画解古意,颇具匠心。其中辑录了《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题称为“四君”,以这四种植物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流传开来,后人便用“四君子”来统称梅、兰、菊、竹了各册均有序言,册《山水》前有《唐六如画并序》,从时间上推测,唐寅已经去世近百年,应该是托名唐寅所作。其他册分别由陈继儒等人作序,他们生活年代与落款时间吻合可信。
蒋兆和本是四川沪州人。创作以骨法用笔为基,融汇西画造型之长和山水画的皴擦点染技法,画风质朴、深邃,笔墨精湛娴熟,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在丰富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手法方面颇有创造。 出版《蒋兆和画集》,《蒋兆和水墨人物画》等。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蒋兆和是一位重视形式感的画家,但他对形式的运用,总是紧扣着艺术的内涵,特别是紧扣着人物内心世界。当他适当地运用光影时,总和艺术的情调有关。
傅抱石(1904~1965年),原名瑞麟,号抱号斋主人,生于江西省新喻县。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美协江苏分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傅抱石的历史人物画,如屈原、杜甫、陶渊明、李白、王羲之及竹七贤等,都历史上别有怀抱、具有崇高人格的人物。他们的悲愤、悒郁、不满现实、萧疏放逸以及人物内心深处不可名状的哀伤与沉重,在傅抱石笔下,都与画家心有灵犀。令人感到不在画人,而在画心境,在表现人生的际遇,表达画家对他们的理解与共鸣;令人感到画家不在画古人,而在画自己。 傅抱石继承了文人画对线条的倚重,认为浓厚的色彩必为挑大梁的线条所不能容忍。但是他的色彩,大不同于传统的规格化与笔调贫乏,色彩辅佐笔墨的气韵也底定了作品的调予。他在多色彩的运用上也常有一新耳目的地方。在色彩中加墨,大面积的渲染、
本书详尽的讲解了国画基础入门的各种技法。分别对国画入门的起步、提高,以及梅兰竹菊的各种画法、笔法、造型方式,国画的作画工具、执笔方法、基本构图知识、调色方法等逐一细致讲解,其案例详尽,步骤清晰,对初学国画的读者会有极大的帮助。
动物画作为独立画科出现,恐怕在山水、人物、花卉之后吧。近百年来由于生宣纸的应用,动物画的表现手法产生了新的飞跃。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李苦禅的鹰、黄胃的毛驴……这些作品往往集中体现了一位画家思想、情趣和笔墨的精萃,是我们学习好范本。我画虎,一是想通过画虎来练习过程中练笔的“试验田”,时间久了,虽少得而多感。 虎作为人们所喜爱的动物,用绘画表现由来已久。原始社会洞窟的壁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商周时代的青铜器装饰,秦汉时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以及民间的布考虎、小孩的虎帽、虎鞋等。这些虎怒目圆睁,形态夸张,其造型往往集狮虎龙麟于一体,显其神魄处取之,无益处弃之,是众兽惬意的“合像”,这种表现手法是古人避邪、镇恶、护善的意愿寄托,其精神流露即是在技法幼稚的原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