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出版社编辑的《百鸟图集》,辑我院教授霍春阳先生、贾广健先生及画坛新秀张晓彦先生的花鸟画作为册。“百”即多也,他们以多品种的禽鸟入画,以利天下画人。霍春阳教授是当代中国画坛代表性的国画家,他的国画创作,不停留在中国绘画表现形态的探索之中,而是继承中国绘画“技进乎道”的文化传统,从绘画特征深入到文化内涵之中。他注重探寻中国绘画语言与中华文化的表里关系,通过对中国绘画特有的笔墨语言的千锤百炼,体悟中华文化所包含的基本人生态度与精神情操,复次将其转化为自我别有之绘画语汇,通过对绘画语汇锤炼研究,把握文化对人生的修持与造就。霍教授为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寂寞执教于我院数十年,孜孜以求,谆谆化育,培养国画人才不计其数,有着丰厚的国画教学体验。尤其对国画理法的参悟,自有一招,别是
甘肃美术历史悠久。以彩陶、青铜艺术为代表的远古美术显示了我国先民文化的灿烂。汉唐之际,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繁盛,甘肃铸就了古代文明与艺术的辉煌成就,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民族艺术瑰宝余脉绵延,为中华民族美术史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的美术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坚持 二为 方向和 双百 方针,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生活、歌颂时代的优秀美术作品,形成了一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美术队伍,而莫建成先生正是这支队伍的带头人直流之一。 在当今中国画坛,莫建成先生的名字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在我的眼中,莫建成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工笔画家,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美术事业践行者、推导者。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国
在这本书里所呈现的水墨作品,就是那些曾经深藏的文化,由于它们有许多是极为反传统的,恐怕难为一般人接受,所以多半未经发表,即使作者对自己的学生,都不曾展示。或许过去大多数认识我的人,都以为我是一个拼命钻研传统的画家,直到此书呈现,才发现原来刘墉也有反判的时刻。 在这本书里,依照编年排列作品,读者可以明显地见出,在作者的作品的背面有四个特质,从二十岁到四十岁,不断地浮现。 一、喜爱描写夜色,尤其是月夜。从最早期的《王守仁诗意》、《爱降城外月如霜》到近期的《雪山月夜》和《夜之华》,并从此发展出许多荒寒暗色调的作品。 二、常用折皱喷染的技法。作者认为中国的长纤维纸,由于柔韧而不怕折皱,加上强力的吸水特性,最适用于折皱、喷染、遮掩、防染的技法。 三、立体几何造型的分割和数学式的
齐白石(1864~1957),湖南省湘潭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被文化部授于“人民艺术家”称号,荣获“国际和平奖金”,并经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是中国近代画坛影响*的画家之一,其作品运用入化之笔,妙造自然之境,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高度凝炼的特点。“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是齐白石对于审美的精辟概括。他不囿于陈法,信笔挥洒,每幅画作都是敏锐观察和千锤百炼的结果,迸发出创作激情。他擅于恰到好处地把握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写意的尺度,致使平凡不过的花草虫鱼变成天机活泼、生趣盎然的美好象征。本画册所展示的420余幅作品均为人民美术出版社50年收集珍藏品,大多数为首次面世,并经大师后人甄别,异常珍贵。
石鲁,原名冯玉珩,因崇拜石涛和鲁迅,遂改名石鲁。他在1919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一个大地主家庭,15岁开始学画,20岁到陕北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曾编导过电影。一到陕北,他就被当地人民的淳朴、憨厚、勤劳、刻苦的性格迷住,从民间艺术中吸收了大量营养。解放后就留在西安,担任美术领导工作,画了传世作品《古长城外》。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和西安美协一批志同道合的国画家,组织成立了“国画研究室”,对国画创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当时美术界称这些画家为“长安画派”。文革中石鲁受到残酷迫害,为了活命,他从西安逃跑,整日躲在荒山野岭,像野人一样生活。 艺术特色:石鲁是一个天份过人的画家。他早年从事版画、漫画、连环画、年画等创作。并写了不少剧本,其《暴风雨中的雄鹰》、《金银滩》都被拍成电影。
娄东画派是中国清代绘画目前一个有名的绘画流派,其成员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又称”江左四王”。《娄东画派书画精品集》收录80余件娄东画派画作精品,全面展现清初娄东画派的绘画成就,为书画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读清初社会和艺术史的机会,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为中华文化学院中国花鸟画研修院常务院长,回忆自己四十余载的国画生涯,徐湛感到事业的路虽然很艰辛,但也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报: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开设系列书画讲座,一讲就是3年;央视开的书画频道也为他专门开设了名为《跟徐湛学国画》的栏目;他的学生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本书及光盘是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跟徐湛学国画》栏目的配套教材。
......
作为中华文化学院中国花鸟画研修院常务院长,回忆自己四十余载的国画生涯,徐湛感到事业的路虽然很艰辛,但也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报: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开设系列书画讲座,一讲就是3年;今年上半年央视新开的书画频道也为他专门开设了名为《跟徐湛学国画》的栏目;他的学生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为配合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的《跟徐湛学国画》栏目的讲座,特出版电视讲课VCD光盘及技法教材,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新的更为方便的学习课堂。本套光盘共8张DVD。
晏少翔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人物画家,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学习从不拘泥于一家一派,一招一式,而是广泛涉猎,精研细考,独辟自家风貌。本书收录了晏少翔先生的精典作品上百幅,主要有《竹光绿润石色青交》、《梅林春色》、《调鹦图》、《秋江出峡》、《荷塘小景》、《春桃仕女》等。
在中国的画坛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施惠无涯者,《芥子园画传》当之无愧也,它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近代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传》作为进修的范本。所以“芥子园”这部书的名气很大。《芥子园画传》自300多年前出版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康熙年间的“王概本”、光绪年间的“巢勋本”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